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打磨機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建筑用鋁制模具打磨機,包括打磨機支撐架,所述打磨機支撐架包括底部支撐架,所述底部支撐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部支撐架,所述頂部支撐架的一側開設有傳動固定孔,所述頂部支撐架一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廢料收集裝置,所述傳動固定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旋轉固定裝置,所述旋轉固定裝置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傳動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有旋轉固定裝置與可更換摩擦片,有利于在進行工作時,工件在可更換摩擦片的不斷轉動和摩擦作用下完成加工過程,同時,模具的內部孔洞可利用內部摩擦桿上固定的砂紙進行打磨,有利于實現(xiàn)對細小孔洞的加工。工。工。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用鋁制模具打磨機
[0001]本技術涉及打磨機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建筑用鋁制模具打磨機。
技術介紹
[0002]模具是工業(yè)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為成型過程中的型材形狀可控,建筑材料通常會使用鋁制模具進行加工,這種加工方式易于調整加工型材的尺寸大小以及各類細節(jié),且在加工完成后易于脫模;
[0003]現(xiàn)有的鋁制模具在使用前通常會對模具的表面進行打磨處理以消除表面的毛刺等加工缺陷,增加產品質量,現(xiàn)有的打磨機的工作原理通常為單片摩擦片進行旋轉工作人員手持器件對工件的各個表面進行打磨,這類打磨方式對于工件外部平面表面能夠很好的進行處理,但由于摩擦片的形狀較大,工件的內部表面無法接觸,通常需要工作人員手持打磨紙進行打磨,工作效率較低,摩擦產生的碎屑會噴射到加工場所的各個地方,且由于工件的形狀一般具有弧度,現(xiàn)有的打磨機對于這類彎曲的大表面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打磨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4]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建筑用鋁制模具打磨機,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問題。
[0005]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用鋁制模具打磨機,包括打磨機支撐架,所述打磨機支撐架包括底部支撐架,所述底部支撐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部支撐架,所述頂部支撐架的一側開設有傳動固定孔,所述頂部支撐架一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廢料收集裝置,所述傳動固定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旋轉固定裝置,所述旋轉固定裝置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傳動裝置,所述電機傳動裝置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旋轉支撐裝置,所述旋轉支撐裝置包括旋轉固定外殼,所述旋轉固定外殼的一側開設有摩擦片安裝槽,所述旋轉固定外殼外側的另一側開設有廢料輸出槽,所述摩擦片安裝槽的正面與背面開設有安裝導向槽,所述安裝導向槽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固定槽,所述旋轉固定外殼外側位于連接固定槽的底部開設有螺栓安裝槽,所述旋轉固定外殼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內部摩擦桿,所述旋轉支撐裝置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可更換摩擦片,所述可更換摩擦片包括摩擦片主體,所述摩擦片主體外側的正面與背面均固定連接有摩擦片固定環(huán),所述摩擦片主體的內側開設有多個省料耐磨槽;
[0006]進一步的,所述旋轉固定裝置包括旋轉連接套筒,所述旋轉連接套筒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傳動延申套筒,所述旋轉連接套筒的內部安裝有滾動軸承。
[0007]進一步的,所述旋轉支撐裝置通過傳動桿與電機傳動裝置固定連接,傳動桿固定連接在旋轉固定裝置的內部,所述電機傳動裝置的底部安裝有固定板,固定板安裝在打磨機支撐架上。
[0008]進一步的,所述摩擦片固定環(huán)固定在連接固定槽的內部,所述摩擦片固定環(huán)與連
接固定槽通過內六角螺栓固定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內部摩擦桿的外側固定有砂紙。
[0010]進一步的,所述廢料收集裝置的寬度與頂部支撐架底部的寬度一致,所述廢料收集裝置的長度略大于旋轉支撐裝置的長度。
[0011]進一步的,所述摩擦片主體的厚度略大于旋轉固定外殼與摩擦片安裝槽之間的高度差。
[0012]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yōu)點:
[0013]1.本技術通過設有旋轉固定裝置與可更換摩擦片,有利于在進行工作時,工件在可更換摩擦片的不斷轉動和摩擦作用下完成加工過程,同時,模具的內部孔洞可利用內部摩擦桿上固定的砂紙進行打磨,有利于實現(xiàn)對細小孔洞的加工。
[0014]2.本技術通過設有廢料收集裝置,有利于摩擦產生的碎屑通過旋轉支撐裝置的不斷旋轉,最終會在廢料輸出槽掉入廢料收集裝置上,由工作人員進行收集處理,避免了摩擦屑的亂飛。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的打磨機支撐架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的旋轉支撐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的可更換摩擦片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技術的旋轉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為:1、打磨機支撐架;101、底部支撐架;102、頂部支撐架;103、傳動固定孔;104、廢料收集裝置;2、電機傳動裝置;3、旋轉支撐裝置;301、旋轉固定外殼;302、摩擦片安裝槽;303、安裝導向槽;304、連接固定槽;305、螺栓安裝槽;306、內部摩擦桿;307、廢料輸出槽;4、可更換摩擦片;401、摩擦片主體;402、摩擦片固定環(huán);403、省料耐磨槽;5、旋轉固定裝置;501、旋轉連接套筒;502、傳動延申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中的附圖,對本技術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記載的各結構的形態(tài)只不過是例示,本技術所涉及的一種建筑用鋁制模具打磨機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記載的各結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參照圖1
?
5,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建筑用鋁制模具打磨機,包括打磨機支撐架1,打磨機支撐架1包括底部支撐架101,底部支撐架1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部支撐架102,頂部支撐架102的一側開設有傳動固定孔103,頂部支撐架102一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廢料收集裝置104,傳動固定孔103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旋轉固定裝置5,旋轉固定裝置5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傳動裝置2,電機傳動裝置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旋轉支撐裝置3,旋轉支撐裝置3包括旋轉固定外殼301,旋轉固定外殼301的一側開設有摩擦片安裝槽302,旋轉固定外殼301外側的另一側開設有廢料輸出槽307,摩擦片安裝槽302的正面與背面開設有安裝導向
槽303,安裝導向槽303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固定槽304,旋轉固定外殼301外側位于連接固定槽304的底部開設有螺栓安裝槽305,旋轉固定外殼30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內部摩擦桿306,旋轉支撐裝置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可更換摩擦片4,可更換摩擦片4包括摩擦片主體401,摩擦片主體401外側的正面與背面均固定連接有摩擦片固定環(huán)402,摩擦片主體401的內側開設有多個省料耐磨槽403,在進行工作時,工件在可更換摩擦片4的不斷轉動和摩擦作用下完成加工過程,同時,模具的內部孔洞可利用內部摩擦桿306上固定的砂紙進行打磨。
[0023]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旋轉固定裝置5包括旋轉連接套筒501,旋轉連接套筒50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傳動延申套筒502,旋轉連接套筒501的內部安裝有滾動軸承,有利于增加旋轉的流暢性與穩(wěn)定性。
[0024]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旋轉支撐裝置3通過傳動桿與電機傳動裝置2固定連接,傳動桿固定連接在旋轉固定裝置5的內部,電機傳動裝置2的底部安裝有固定板,固定板安裝在打磨機支撐架1上,在工作的過程中,電機傳動裝置2對旋轉支撐裝置3的轉動起到傳動的作用。
[0025]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摩擦片固定環(huán)402固定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用鋁制模具打磨機,包括打磨機支撐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機支撐架(1)包括底部支撐架(101),所述底部支撐架(1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部支撐架(102),所述頂部支撐架(102)的一側開設有傳動固定孔(103),所述頂部支撐架(102)一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廢料收集裝置(104),所述傳動固定孔(103)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旋轉固定裝置(5),所述旋轉固定裝置(5)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電機傳動裝置(2),所述電機傳動裝置(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旋轉支撐裝置(3),所述旋轉支撐裝置(3)包括旋轉固定外殼(301),所述旋轉固定外殼(301)的一側開設有摩擦片安裝槽(302),所述旋轉固定外殼(301)外側的另一側開設有廢料輸出槽(307),所述摩擦片安裝槽(302)的正面與背面開設有安裝導向槽(303),所述安裝導向槽(303)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固定槽(304),所述旋轉固定外殼(301)外側位于連接固定槽(304)的底部開設有螺栓安裝槽(305),所述旋轉固定外殼(30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內部摩擦桿(306),所述旋轉支撐裝置(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可更換摩擦片(4),所述可更換摩擦片(4)包括摩擦片主體(401),所述摩擦片主體(401)外側的正面與背面均固定連接有摩擦片固定環(huán)(402),所述摩擦片主體(401)的內側開設有多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蘭小單,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市建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