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包括底座、設于底座上的升降樁、設于底座一側的第一驅動裝置、設于第一驅動裝置上端面且由第一驅動裝置驅動平行于地面轉動的轉動盤、沿升降樁上下滑移設置的封膜機構以及驅動所述封膜機構升降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封膜機構設有放卷軸以及導向軸,所述放卷軸上設有用于給干粉砂漿袋堆垛封膜的膜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占用面積小,通過叉車即可直接實現干粉砂漿袋堆垛的搬運,打包效率高,易于操作。易于操作。易于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打包設備的
,特別是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干粉砂漿,是指經干燥篩分處理的骨料(如石英砂)、無機膠凝材料(如水泥)和添加劑(如聚合物)等按一定比例進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種顆粒狀或粉狀,以袋裝或散裝的形式運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的物料。又稱作砂漿干粉料、干混砂漿、干拌粉,有些建筑黏合劑也屬于此類。干粉砂漿在建筑業中以薄層發揮粘結、襯墊、防護和裝飾作用,建筑和裝修工程應用極為廣泛。
[0003]干粉砂漿生產完畢后,會經過自動化的打包設備分裝成袋,由智能化機械手將分裝成袋的干粉砂漿袋自動碼垛,最后經由打自動包機纏繞封膜,以備后續的運送過程。
[0004]然而,現有的干粉砂漿袋堆垛打包設備一般都比較復雜,設備占地面積大,不利提升于堆垛的打包效率。
[0005]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專門設計了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0006]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包括底座、設于底座上的升降樁、設于底座一側的第一驅動裝置、設于第一驅動裝置上端面且由第一驅動裝置驅動平行于地面轉動的轉動盤、沿升降樁上下滑移設置的封膜機構以及驅動所述封膜機構升降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封膜機構設有放卷軸以及導向軸,所述放卷軸上設有用于給干粉砂漿袋堆垛封膜的膜卷。
[0008]優選的,所述封膜機構包括頂板、底板以及連接于頂板和底板接近升降樁一側的立板,所述底板底面突出于頂板覆蓋位置形成突出面,所述放卷軸底部固定于突出面上且上端為活動端,所述導向軸設于底板遠離突出面的另一側,所述導向軸以及放卷軸均設于接近轉動盤的一側,所述導向軸設有兩根且相互貼緊平行分布。
[0009]優選的,所述頂板下端設有放卷電機,所述頂板與底板之間且位于接近升降樁的一側依據與升降樁的距離由近到遠設有第一放卷輥及第二放卷輥,所述第一放卷輥及第二放卷輥均由放卷電機驅動轉動,所述放卷軸導出膜卷后先繞過第一放卷輥或第二放卷輥后經由導向輥輸出至轉動盤位置的干粉砂漿袋上進行纏繞。
[0010]優選的,所述第一放卷輥及第二放卷輥的表面均設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為尖狀三角凸起且其突出的尖部設有圓弧過渡。
[0011]優選的,所述升降樁內開設有升降槽且升降槽接近轉動盤的一側貫穿設有連通槽,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設于升降槽頂部的升降電機以及與升降電機傳動連接且立設與升降槽內的升降絲桿,所述升降槽內滑移設有升降塊,所述升降塊中部與升降絲桿螺紋連接且其一側穿過連通槽后與立板一側固定。
[0012]優選的,所述升降槽與連通槽的連接位置設有弧形導角,所述升降塊上設有與弧
形導角相適應的弧形轉角。
[0013]優選的,所述轉動盤上設有與干粉砂漿袋堆垛兩個同側邊角形狀相適應的卡腳,兩所述卡腳使得干粉砂漿袋堆垛處于轉動盤正中心位置。
[0014]優選的,所述卡腳呈90度彎折,且由第一彎折部及第二彎折部構成,兩個所述卡腳的第一彎折部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
[0015]優選的,所述第二彎折部接近轉動盤中心的一側設有導向斜面。
[0016]優選的,所述卡腳底部設有插接軸,所述轉動盤上端面設有與插接軸插接配合的插孔。
[0017]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外部僅包含升降樁、底座以及轉動盤,無需大量支架,占用面積小,叉車可直接實現干粉砂漿袋堆垛的搬運,打包效率高,易于操作;
[0019]2、通過放卷電機、第一放卷輥以及第二放卷輥,能夠根據不同的需要調節封膜的張緊度,且通過放卷電機控制出膜的速度,使得干粉砂漿袋堆垛的封膜打包過程更加穩定可控;
[0020]3、通過卡腳對干粉砂漿袋堆垛的底部進行卡位,且通過導向斜面對干粉砂漿袋堆垛進行導向使得干粉砂漿袋堆垛可以快速進行定位,從而實現干粉砂漿袋堆垛的快速定位,防止干粉砂漿袋堆垛因位置偏移而影響打包效果。
附圖說明
[0021]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
[0022]其中:
[0023]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本技術中封膜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3是本技術凸顯封膜機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6]圖4是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7]圖5是本技術凸顯卡腳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8]標號說明:
[0029]1、底座;2、升降樁;21、升降槽;22、連通槽;23、升降塊;24、弧形導角;25、弧形轉角;3、第一驅動裝置;4、轉動盤;41、卡腳;42、第一彎折部;43、第二彎折部;44、導向斜面;45、插接軸;46、插孔;5、封膜機構;51、放卷軸;52、導向軸;53、膜卷;54、頂板;55、底板;551、突出面;56、立板;57、放卷電機;58、第一放卷輥;581、凸起;59、第二放卷輥;6、第二驅動裝置;61、升降電機;62、升降絲桿;7、干粉砂漿袋堆垛。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為了使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31]請參閱圖1至5,是作為本技術的最佳實施例的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包括底座1、設于底座1上的升降樁2、設于底座1遠離升降樁2一側的第一驅動裝置3、設于第一驅動裝置3上端面且由第一驅動裝置3驅動平行于地面轉動的轉動盤4、沿升降樁2上下滑移設置的封膜機構5以及驅動封膜機構5升降的第二驅動裝置6,封膜機構5設有放卷軸51以及導向軸52,放卷軸51上設有用于給干粉砂漿袋堆垛7封膜的膜卷53,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3為電機,驅動實現轉動盤4在平行于地面上的方向進行轉動(結合圖4),以配合封膜機構5出膜,實現對干粉砂漿袋堆垛7的自動打包,為增強對轉動盤4的支承能力,電機外部設有加強外殼。
[0032]優選的,如圖2、3所示,封膜機構5包括頂板54、底板55以及連接于頂板54和底板55接近升降樁2一側的立板56,底板55底面突出于頂板54覆蓋位置形成突出面551,放卷軸51底部固定于突出面551上且上端為活動端,導向軸52設于底板55遠離突出面551的另一側,導向軸52以及放卷軸51均設于接近轉動盤4的一側,導向軸52設有兩根且相互貼緊平行分布,從而,上端為活動端的放卷軸51能夠實現膜卷53的方便安裝及更換,且配合導向軸52,實現對膜卷53的穩定放卷。
[0033]優選的,如圖2、3所示,頂板54下端設有放卷電機57,頂板54與底板55之間且位于接近升降樁2的一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設于底座(1)上的升降樁(2)、設于底座(1)一側的第一驅動裝置(3)、設于第一驅動裝置(3)上端面且由第一驅動裝置(3)驅動平行于地面轉動的轉動盤(4)、沿升降樁(2)上下滑移設置的封膜機構(5)以及驅動所述封膜機構(5)升降的第二驅動裝置(6),所述封膜機構(5)設有放卷軸(51)以及導向軸(52),所述放卷軸(51)上設有用于給干粉砂漿袋堆垛(7)封膜的膜卷(5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膜機構(5)包括頂板(54)、底板(55)以及連接于頂板(54)和底板(55)接近升降樁(2)一側的立板(56),所述底板(55)底面突出于頂板(54)覆蓋位置形成突出面(551),所述放卷軸(51)底部固定于突出面(551)上且上端為活動端,所述導向軸(52)設于底板(55)遠離突出面(551)的另一側,所述導向軸(52)以及放卷軸(51)均設于接近轉動盤(4)的一側,所述導向軸(52)設有兩根且相互貼緊平行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54)下端設有放卷電機(57),所述頂板(54)與底板(55)之間且位于接近升降樁(2)的一側依據與升降樁(2)的距離由近到遠設有第一放卷輥(58)及第二放卷輥(59),所述第一放卷輥(58)及第二放卷輥(59)均由放卷電機(57)驅動轉動,所述放卷軸(51)導出膜卷(53)后先繞過第一放卷輥(58)或第二放卷輥(59)后經由導向輥輸出至轉動盤(4)位置的干粉砂漿袋堆垛(7)上進行纏繞。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袋裝干粉砂漿堆垛打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卷輥(58)及第二放卷輥(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加豐,王佳德,張茹蘋,王培佳,張永福,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杰質建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