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過膜機構,兩個相對稱的側板,側板的底端一側轉動設置有包裝膜卷,側板內側設置有驅動包裝膜卷轉動的驅動部件,側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輥筒,第一輥筒的上方設置有與其相對應的第二輥筒,側板之間與第二輥筒交錯設置有漲緊輥筒,漲緊輥筒沿豎直方向滑動設置在兩個側板的內部,漲緊輥筒的上方設置有第三輥筒、第四輥筒、第五輥筒、第六輥筒、第七輥筒;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漲緊輥筒在重力作用下,下拉第二輥筒與第三輥筒之間的包裝膜,能夠保持包裝膜漲緊,將包裝膜張拉平整;通過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調節第六輥筒的位置,通過包裝膜能夠拉動漲緊輥筒上下移動,調節包裝膜使其打碼位置與打碼裝置對應,保證打碼的準確性。保證打碼的準確性。保證打碼的準確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過膜機構
[0001]本技術屬于包裝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過膜機構。
技術介紹
[0002]在包裝設備中,通常將包裝膜設置在膜卷機構上,被膜卷機構牽引出來。將包裝膜卷裝載在膜卷機構上后,為了保證包裝的平整需要是保證膜保持漲緊狀態,同時為了使包裝膜的打碼位置與打碼裝置相對應,需要能夠對包裝膜的位置進行調整。
[0003]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能夠保持包裝膜漲緊并能夠對包裝膜位置進行調整的過膜機構來解決目前所面臨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保持包裝膜漲緊并能夠對包裝膜位置進行調整的過膜機構。
[0005]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過膜機構,兩個相對稱的側板,所述側板的底端一側轉動設置有包裝膜卷,所述側板內側設置有驅動所述包裝膜卷轉動的驅動部件,所述側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輥筒,所述第一輥筒的上方設置有與其相對應的第二輥筒,所述側板之間與所述第二輥筒交錯設置有漲緊輥筒,所述漲緊輥筒沿豎直方向滑動設置在兩個所述側板的內部,所述漲緊輥筒的上方設置有第三輥筒、第四輥筒及第五輥筒,所述第五輥筒的上方沿水平方向滑動設置有第六輥筒,所述第六輥筒的端部設置有用于將其與所述側板之間鎖定或釋放的鎖定組件,所述第六輥筒的上方設置有第七輥筒。
[0006]所述鎖定組件具有轉動設置在所述第六輥筒內部的輥筒軸,所述側板上沿水平方向上開設有與所述輥筒軸相匹配的滑道,所述輥筒軸的端部螺紋連接有手擰把手。
[0007]所述輥筒軸上固定設置有齒輪,所述側板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設置有與所述齒輪相嚙合的齒條。
[0008]所述側板的內側沿豎直方向設置有與所述漲緊輥筒相對應的滑軸,所述漲緊輥筒的端部固定設置有與所述滑軸相匹配的直線軸承。
[0009]所述側板的內側上下對應設置有兩個與所述直線軸承相配合的接近開關。
[0010]所述滑軸的端部通過固定座固定設置在側板的內側。
[0011]所述驅動部件具有與所述包裝膜卷相接觸的壓輥,所述壓輥上連接有減速器,所述減速器上連接有放卷電機。
[0012]所述側板內側固定設置有壓輥支撐軸,所述壓輥支撐軸上設置有壓輥支撐板,所述減速器固定設置在所述壓輥支撐板上。
[0013]所述側板的底端一側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包裝膜卷的內側安裝有裝膜軸,所述裝膜軸安裝在所述安裝槽的內部。
[0014]所述第四輥筒與所述第五輥筒之間設置有接膜板,所述接膜板上開設有條形開口。
[0015]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6](1)在本技術中,漲緊輥筒在重力作用下,下拉第二輥筒與第三輥筒之間的包裝膜,能夠保持包裝膜漲緊,將包裝膜張拉平整;
[0017](2)打碼裝置安裝在第五輥筒與第四輥筒之間,通過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調節第六輥筒的位置,通過包裝膜能夠拉動漲緊輥筒上下移動,調節包裝膜使其打碼位置與打碼裝置對應,保證打碼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中過膜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19]圖2為本技術中過膜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20]圖3為本技術中過膜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現在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對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技術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實現,不限于這里所述的實施例。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使本技術透徹且完整,并且向本領域技術人員充分表達本技術的范圍。應注意到: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材料的組分、數字表達式和數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
[0022]本技術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在該詞前的要素涵蓋在該詞后列舉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蓋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僅用于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當被描述對象的絕對位置改變后,則該相對位置關系也可能相應地改變。
[0023]如圖1和2所示,過膜機構,兩個相對稱的側板1,側板1的底端一側轉動設置有包裝膜卷4,側板1內側設置有驅動包裝膜卷4轉動的驅動部件,側板1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輥筒5,第一輥筒5的上方設置有與其相對應的第二輥筒6,側板1之間與第二輥筒6交錯設置有漲緊輥筒7,漲緊輥筒7沿豎直方向滑動設置在兩個側板1的內部,漲緊輥筒7的上方設置有第三輥筒8、第四輥筒9及第五輥筒10,第五輥筒10的上方沿水平方向滑動設置有第六輥筒11,第六輥筒11的端部設置有用于將其與側板1之間鎖定或釋放的鎖定組件,第六輥筒11的上方設置有第七輥筒12;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包裝膜卷4的包裝膜401依次環繞通過第一輥筒5、第二輥筒6、漲緊輥筒7、第三輥筒8、第四輥筒9、第五輥筒10、第六輥筒11、第七輥筒12, 其中漲緊輥筒7在重力作用下,下拉第二輥筒6與第三輥筒8之間的包裝膜401,能夠保持包裝膜漲緊,將包裝膜401張拉平整;打碼裝置21安裝在第五輥筒10與第四輥筒9之間,通過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調節第六輥筒11的位置,通過包裝膜401能夠拉動漲緊輥筒7上下移動,調節包裝膜401使其打碼位置與打碼裝置21對應,保證打碼的準確性。
[0024]作為鎖定組件具體的一種實施方式,鎖定組件具有轉動設置在第六輥筒11內部的輥筒軸16,第六輥筒11與輥筒軸16之間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側板1上沿水平方向上開設有與輥筒軸16相匹配的滑道19,輥筒軸16能夠沿滑道19移動調節,拉動調節包裝膜401使其打碼
位置與打碼裝置21對應,輥筒軸16的端部螺紋連接有手擰把手20,輥筒軸16的端部設置有外螺紋,手擰把手20上設置有與該外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通過旋擰手擰把手20,能夠將輥筒軸16的端部與滑道19之間鎖定。
[0025]在一些實施例中,輥筒軸16上固定設置有齒輪17,側板1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設置有與齒輪17相嚙合的齒條18,釋放手擰把手20,轉動輥筒軸16,通過齒輪17與齒條18相配合,能夠驅使輥筒軸16沿齒條18移動。
[0026]在一些實施例中,側板1的內側沿豎直方向設置有與漲緊輥筒7相對應的滑軸13,漲緊輥筒7的端部固定設置有與滑軸13相匹配的直線軸承14,漲緊輥筒7通過直線軸承14與滑軸13相配合滑動連接,通過滑軸13的導向作用,能夠保證漲緊輥筒7上下滑移的穩定性,通過直線軸承14與滑軸13相配合能夠減小摩擦。
[0027]在一些實施例中,側板1的內側上下對應設置有兩個與直線軸承相14配合的接近開關29,通過上下兩個接近開關29來檢測直線軸承14的上下限位,當觸發位于上方的接近開關29時,表明包裝膜卷4的供料速度較慢,需要提高其轉動速度,當觸發位于下方的接近開關29時,表明包裝膜卷4的供料速度較塊,需要降低其轉動速度。
[002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過膜機構,其特征在于,兩個相對稱的側板,所述側板的底端一側轉動設置有包裝膜卷,所述側板內側設置有驅動所述包裝膜卷轉動的驅動部件,所述側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輥筒,所述第一輥筒的上方設置有與其相對應的第二輥筒,所述側板之間與所述第二輥筒交錯設置有漲緊輥筒,所述漲緊輥筒沿豎直方向滑動設置在兩個所述側板的內部,所述漲緊輥筒的上方設置有第三輥筒、第四輥筒及第五輥筒,所述第五輥筒的上方沿水平方向滑動設置有第六輥筒,所述第六輥筒的端部設置有用于將其與所述側板之間鎖定或釋放的鎖定組件,所述第六輥筒的上方設置有第七輥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組件具有轉動設置在所述第六輥筒內部的輥筒軸,所述側板上沿水平方向上開設有與所述輥筒軸相匹配的滑道,所述輥筒軸的端部螺紋連接有手擰把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輥筒軸上固定設置有齒輪,所述側板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設置有與所述齒輪相嚙合的齒條。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智,閆奇昌,尚明舉,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智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