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包括激光器、準直器、位置傳感器和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激光器用于發射激光;準直器固定連接在船舶動力裝置的基準設備上,且與激光器相連接,準直器的中心線與船舶動力裝置的被測設備的中心線之間成一定角度;位置傳感器固定連接在被測設備上,且位置傳感器的感光面與準直器相對安裝,用于感測準直器的激光光束;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電連接至位置傳感器,用于采集并處理位置傳感器的電信號。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能夠有效提高被測設備相對于基準設備對中偏差的監測精度,自動化程度高,且結構簡單,體積小,對船舶動力裝置等被測系統具有較強的兼容性。強的兼容性。強的兼容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船舶柴油機動力裝置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動力裝置是船舶動力系統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動力裝置的對中,即動力裝置的軸對中,是動力裝置集成業務的重點工作之一。對中質量直接影響動力裝置的運營成本和可靠性。如果出現對中超差,則容易導致軸承受的力變復雜,軸承和密封裝置磨耗增加,甚至軸承“抱軸”,聯軸器承受異常扭力,壽命和傳動效率降低,軸系振動超標等。對中超差會帶來巨大的運行風險和經濟損失。
[0003]目前主要從兩方面保障對中質量,一是安裝調試中的靜態對中,二是動力裝置運行時的對中在線監測。
[0004]保證靜態對中的方法主要有靠尺法、千分表法和激光法。靠尺法一般用于設備粗對中或對中精度要求較低的場合。千分表法中的單表法操作方便,精度較高,應用較為廣泛。激光法可以避免千分表測桿變形引起的系統誤差,現場操作簡單且易于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近二十年來逐漸有取代千分表法的趨勢。
[0005]而對中在線監測技術目前處于探索發展階段,各種技術方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且現有的對中在線監測裝置由于結構的原因,難以與被測系統集成,對不同被測系統的兼容性較差。且對監測裝置的安裝精度要求比較高,無法同時對多個方向的位移以及旋轉角度進行測量。
[0006]為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以至少部分地解決相關技術中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7]在
技術實現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0008]為了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0009]激光器,所述激光器用于發射激光;
[0010]準直器,所述準直器固定連接在所述船舶動力裝置的基準設備上,且與所述激光器相連接,所述準直器的中心線與所述船舶動力裝置的被測設備的中心線之間成一定角度;
[0011]位置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固定連接在所述被測設備上,且所述位置傳感器的感光面與所述準直器相對安裝,用于感測所述準直器的激光光束;
[0012]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所述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電連接至所述位置傳感器,用于
采集并處理所述位置傳感器的電信號。
[0013]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將準直器固定連接在船舶動力裝置的基準設備上,并將準直器的中心線構造為與船舶動力裝置的被測設備的中心線之間成一定角度,能夠有效提高被測設備相對于基準設備對中偏差的監測精度;將位置傳感器固定連接在被測設備上,且將位置傳感器的感光面與準直器相對安裝,能夠保證位置傳感器感測到準直器發射的激光光束;通過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采集并處理位置傳感器的電信號,能夠有效提高對中監測的自動化程度。此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結構簡單,體積小,在使用時,只需將準直器和位置傳感器安裝在船舶動力裝置的基準設備和被測設備上,對激光器和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的布置位置沒有特殊要求,因此對船舶動力裝置等被測系統具有較強的兼容性,且可以大范圍調整安裝位置。
[0014]可選地,所述準直器的中心線通過所述位置傳感器的感光面的中心點。
[0015]可選地,所述位置傳感器的測量精度為δ,所述被測設備沿所述被測設備的中心線方向的位移的測量誤差為ε,所述準直器的中心線與所述被測設備的中心線之間的所述角度不小于arctan(δ/ε)。
[0016]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分光器,所述分光器連接至所述激光器,所述準直器通過光纖連接至所述分光器。
[0017]可選地,所述準直器至少為三個,所述位置傳感器的數量與所述準直器的數量一致,且與所述準直器一一對應。
[0018]可選地,所述基準設備為柴油機,所述被測設備為軸支架或發電機,所述準直器和所述位置傳感器分別安裝在所述柴油機的機體和所述軸支架或所述發電機的機體相對的位置。
[0019]可選地,所述基準設備為柴油機,所述被測設備為軸支架或發電機,所述準直器安裝在所述柴油機的輸出軸的外表面,所述位置傳感器安裝在與所述軸支架的或所述發電機相連的傳動軸的外表面。
[0020]可選地,所述準直器通過焊接或者螺接的方式連接至所述基準設備,所述位置傳感器通過焊接或者螺接的方式連接至所述被測設備。
[0021]可選地,所述位置傳感器為二維位置傳感器,所述二維位置傳感器構造為光點位置傳感器、CCD相機、CMOS相機和四象限傳感器中的一種。
[0022]可選地,所述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包括修正模塊,所述修正模塊用于修正所述基準設備和所述被測設備的熱膨脹和油膜變化引起的測量誤差。
附圖說明
[0023]本專利技術的下列附圖在此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專利技術。附圖中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及其描述,用來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原理。
[0024]附圖中:
[0025]圖1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與船舶動力裝置連接的示意圖;
[0026]圖2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與船舶動力裝置連接的另一示意圖;以及
[0027]圖3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的被測設備校正的示意圖。
[0028]附圖標記說明:
[0029]100: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110:激光器
[0030]120:分光器130:準直器
[0031]131:第一準直器132:第二準直器
[0032]133:第三準直器140:光纖
[0033]150:位置傳感器151:第一位置傳感器
[0034]152:第二位置傳感器153:第三位置傳感器
[0035]160: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161:數據采集裝置
[0036]162:服務器170:基準設備
[0037]171:輸出軸180:被測設備
[0038]181:傳動軸191:第一螺栓
[0039]192:第二螺栓193:第三螺栓
[0040]194:第四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41]在下文的描述中,給出了大量具體的細節以便提供對本專利技術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本專利技術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而得以實施。在其他的例子中,為了避免與本專利技術發生混淆,對于本領域公知的一些技術特征未進行描述。
[0042]為了徹底理解本專利技術,將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詳細的結構,以便闡釋本專利技術。顯然,本專利技術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該
的技術人員所熟習的特殊細節。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如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用于發射激光;準直器,所述準直器固定連接在所述船舶動力裝置的基準設備上,且與所述激光器相連接,所述準直器的中心線與所述船舶動力裝置的被測設備的中心線之間成一定角度;位置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固定連接在所述被測設備上,且所述位置傳感器的感光面與所述準直器相對安裝,用于感測所述準直器的激光光束;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所述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電連接至所述位置傳感器,用于采集并處理所述位置傳感器的電信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準直器的中心線通過所述位置傳感器的感光面的中心點。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傳感器的測量精度為δ,所述被測設備沿所述被測設備的中心線方向的位移的測量誤差為ε,所述準直器的中心線與所述被測設備的中心線之間的所述角度不小于arctan(δ/ε)。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分光器,所述分光器連接至所述激光器,所述準直器通過光纖連接至所述分光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動力裝置對中偏差監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準直器至少為三個,所述位置傳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博,周臻,戎志祥,王燕萍,郭豐澤,朱奎,仇立兵,江嘉堃,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