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包裝膜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熱封膜通過三層共擠制得,依次包括熱封層、芯層、抗菌層,熱封層由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劑組成,同時具有防冷霧和熱霧的性能,使水容易濕潤塑料表面,凝結的小水滴能夠迅速擴散形成水膜,有效避免了水霧在膜的表面霧化,芯層由聚丙烯和茂金屬聚乙烯組成,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抗菌層由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抗菌劑組成,抗菌層中加入的改性抗菌劑,具有優良的抗菌性能,同時引入長碳鏈的改性抗菌劑具有較大的分子結構,與樹脂纏繞較多,能夠有效減緩防霧成分的遷移速率,延長薄膜防霧有效期,具有優良的冷熱防霧效果。效果。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及其制備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包裝膜
,具體為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0002]預制菜是指經過預加工處理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種類繁多、價格低廉,大大便捷了人們的生活。隨著預制菜在市場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是食品生產、流通、貯存和消費等方式的巨大變化,其中包裝材料是保證預制菜流通環節中的一道重要防線,會直接影響著預制菜的儲存運輸、成本控制、銷量以及食品安全。由于預制菜中含水量較大,在貯運及銷售過程中溫度又有很大的變化,會在包裝袋內層產生一層不透明的水霧,導致用戶看不清袋內的商品情況,不僅降低了產品的吸引力,同時水霧的存在又會引起細茵的繁衍,影響薄膜的抗菌效果。為了讓使用者或消費者能清晰看到食物是否新鮮,且抑制細菌的滋生,具有抗菌功效的防霧膜的使用尤為重要。
[0003]防霧膜是一種防止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結霧而影響透明度的食品包裝薄膜,不會因為溫度變化水蒸氣凝結在薄膜表面形成霧氣,一般分為冷防霧膜和熱防霧膜。冷防霧指的是在低溫下薄膜內外層不起霧,熱防霧指的是在加熱或高溫下薄膜內外層不起霧。常用的防霧膜是聚烯烴防霧膜,其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厚度均勻性、成本低等優點。中國專利CN103707603B公開了一種雙面熱封雙面防霧型BOPP膜及其制備方法,由內表層、芯層和外表層通過共擠出后經過雙向拉伸而成,內表層和外表層的材料均由聚丙烯和防粘劑組成,芯層由聚丙烯、防霧劑和爽滑劑組成,該BOPP防霧膜具有優良的防霧性能,但該防霧膜的抗菌性能較差,且層中原料間分散性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防霧膜的綜合性能。
[0004]因此,亟需開發出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好且具有抗菌功效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膜。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聚丙烯熱封膜冷熱防霧效果差和抗菌效果差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通過三層共擠制得,依次包括熱封層、芯層、抗菌層;所述熱封層原料包括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劑,其中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劑的質量比為100:(18
?
35):(0.5
?
1);所述芯層原料包括聚丙烯和茂金屬聚乙烯,其中聚丙烯和茂金屬聚乙烯的質量比為100:(5
?
10);所述抗菌層原料包括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抗菌劑,其中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改性抗菌劑的質量比為100:(8
?
14):(2
?
5)。
[0007]優選地,所述熱封層、芯層、抗菌層在單位面積內的質量比為100:(78
?
90):(35
?
64)。
[0008]優選地,所述相容劑包括聚氧乙烯單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醚中的一種。
[0009]優選地,所述改性聚乙烯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步驟一、將質量比為100:(3
?
8)的低密度聚乙烯和馬來酸酐加入到混煉機中進行熔融共混,熔融共混的溫度為140
?
150℃,熔融共混的時間為4min,共混過程中攪拌的速度為15
?
35r/min,混合均勻后,冷卻,得到馬來酸酐改性聚乙烯;步驟二、將質量比為(6000
?
7500):100:(7
?
15):(75
?
120)的丙酮、馬來酸酐改性聚乙烯、山梨醇和對甲苯磺酸混合均勻,發生反應,反應后,過濾,使用丙酮洗滌,在60℃干燥12h,得到改性聚乙烯。
[0010]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二中反應的溫度為60
?
70℃,反應的時間為5
?
7h。
[0011]優選地,所述改性抗菌劑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S1、將納米二氧化鈦分散到無水乙醇中,分散均勻后,加入γ
?
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中納米二氧化鈦、無水乙醇和γ
?
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質量比為100:(1500
?
1800):(75
?
125),在氮氣氛圍中,發生反應,反應后,過濾,使用去離子水洗滌,在60℃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h,得到環氧改性二氧化鈦;S2、將環氧改性二氧化鈦超聲分散到去離子水中,分散均勻后,加入12
?
氨基十二酸和碳酸鈉,攪拌混合,發生反應,反應后,過濾,依次使用去離子水和乙醇洗滌,在60℃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h,得到十二酸改性二氧化鈦;S3、在氮氣氛圍中,將月桂酸、三乙醇胺、十二酸改性二氧化鈦和對甲苯磺酸混合,發生反應,反應產物中的水由通入的氮氣帶出,反應后,過濾,依次使用去離子水和乙醇洗滌,在60℃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h,得到改性抗菌劑。
[0012]進一步地,所述S1中反應的溫度為65
?
75℃,反應的時間為18
?
24h。
[0013]進一步地,所述S2中環氧改性二氧化鈦、去離子水、12
?
氨基十二酸和碳酸鈉的質量比為100:(900
?
1200):(50
?
80):(3
?
7)。
[0014]進一步地,所述S2中反應的溫度為55
?
60℃,反應的時間為18
?
24h。
[0015]進一步地,所述S3中月桂酸、三乙醇胺、十二酸改性二氧化鈦和對甲苯磺酸的質量比為(40
?
70):100:(55
?
75):(1
?
2)。
[0016]進一步地,所述S3中反應的溫度為150
?
160℃,反應的時間為1
?
2h。
[0017]優選地,上述的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熱封層原料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劑熔融共混,得到熱封層熔體;將芯層原料聚丙烯和茂金屬聚乙烯熔融共混,得到芯層熔體;將抗菌層原料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改性抗菌劑熔融共混,得到抗菌層熔體,將熱封層熔體、芯層熔體、抗菌層熔體在三層共擠擠出機中擠出成型,得到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
[0018]優選地,所述熱封層原料熔融共混的溫度為170
?
180℃。
[0019]優選地,所述芯層原料熔融共混的溫度為175
?
185℃。
[0020]優選地,所述抗菌層原料熔融共混的溫度為155
?
165℃。
[0021]優選地,所述三層共擠擠出機的模頭溫度為185
?
195℃。
[0022]本專利技術中,熱封層原料中的改性聚乙烯,是通過馬來酸酐對低密度聚乙烯進行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其特征在于,通過三層共擠制得,依次包括熱封層、芯層、抗菌層;所述熱封層原料包括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劑,其中聚丙烯、改性聚乙烯和相容劑的質量比為100:(18
?
35):(0.5
?
1);所述芯層原料包括聚丙烯和茂金屬聚乙烯,其中聚丙烯和茂金屬聚乙烯的質量比為100:(5
?
10);所述抗菌層原料包括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抗菌劑,其中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改性抗菌劑的質量比為100:(8
?
14):(2
?
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封層、芯層、抗菌層在單位面積內的質量比為100:(78
?
90):(35
?
6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劑包括聚氧乙烯單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醚中的一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步驟一、將質量比為100:(3
?
8)的低密度聚乙烯和馬來酸酐加入到混煉機中進行熔融共混,熔融共混的溫度為140
?
150℃,熔融共混的時間為4min,混合均勻后,冷卻,得到馬來酸酐改性聚乙烯;步驟二、將質量比為(6000
?
7500):100:(7
?
15):(75
?
120)的丙酮、馬來酸酐改性聚乙烯、山梨醇和對甲苯磺酸混合均勻,發生反應,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改性聚乙烯。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冷熱防霧效果的食品包裝用聚丙烯熱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抗菌劑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S1、將納米二氧化鈦分散到無水乙醇中,分散均勻后,加入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勇,林毅,陳少彬,鐘祥紹,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中興塑料紙類印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