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纜安裝固定架,屬于電纜固定裝置領域,包括直線橋架、調角橋架、夾管機構和防變形機構,兩組直線橋架安裝在調角橋架的兩端,調角橋架包括彈性側板、底板以及蓋板,底板和蓋板均包括等距間隔安裝的安裝板以及安裝在相鄰兩個安裝板間的彈性伸縮板,上下正對的安裝板間通過分段定位機構鎖緊;夾管機構包括若干組正對滑動設置的移動夾持塊,同組移動夾持塊上方相向設置有朝頂部內側延伸的第一楔形塊;防變形機構包括側推機構以及彈性安裝在蓋板安裝板下方且兩側斜面能與第一楔形塊楔形面相互配合的梯形塊,梯形塊的下方安裝有底部設置開口部的柔性導向環,柔性導向環的內壁滾動安裝有滾珠,本發明專利技術能提高對電纜的敷設和固定效率。敷設和固定效率。敷設和固定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纜安裝固定架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電纜固定裝置
,具體涉及一種電纜安裝固定架。
技術介紹
[0002]在多數工廠以及露天環境中,通常電纜會采用橋架進行鋪設安裝。現有技術中,電纜橋架多為拼接安裝,橋架的設置多縱橫分布,遇到需要拐彎的區域,多采用定制的角板進行連接。之后,將電纜相對均勻的敷設在橋架的槽框底部,并采用尼龍扎帶進行固定,之后蓋上蓋板。上述過程存在以下缺陷:(1)現有的電纜橋架在敷設電纜后不便調節電纜位置,在電纜架設拉扯電纜時容易磨損電纜表面,影響電纜的使用壽命;(2)橋架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在電纜的重力作用下發生變形,需要定期對橋架進行修理矯正,增加了裝置的運維成本,現有技術中常采用的預應力法具有難以對復雜角鋼進行矯正的局限性;(3)拐角處設置的角板適用性差,只能根據橋架的布置軌跡分別單獨定制尺寸,導致橋架的拼裝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纜安裝固定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0004]一種電纜安裝固定架,包括:直線橋架;調角橋架,兩組所述直線橋架安裝在所述調角橋架的兩端,所述調角橋架包括彈性側板、安裝在所述彈性側板底部的底板以及可拆卸的安裝在彈性側板頂部的蓋板,所述底板和蓋板均包括等距間隔安裝的安裝板以及安裝在相鄰兩個所述安裝板間的彈性伸縮板,上下正對的所述安裝板間通過分段定位機構鎖緊;夾管機構,其包括若干組兩兩正對滑動安裝在所述底板安裝板上的移動夾持塊,所述移動夾持塊的外壁與安裝板之間通過壓縮彈簧連接,同組所述移動夾持塊上方相向設置有朝頂部內側延伸的第一楔形塊;防變形機構,其包括側推機構以及通過復位彈簧安裝在所述蓋板安裝板下方且兩側斜面能與所述第一楔形塊楔形面相互配合的梯形塊 ,所述梯形塊的下方安裝有底部設置開口部的柔性導向環,所述柔性導向環的內壁滾動安裝有滾珠,所述側推機構用于實現當蓋板下壓能使若干組移動夾持塊相向移動夾持中部的電纜。
[0005]優選的,所述移動夾持塊與所述柔性導向環及梯形塊相對的內壁設置有讓位槽,所述移動夾持塊 的長度大于所述讓位槽的槽寬,所述讓位槽的下部內側壁通過第一彈簧連接有能作用在所述柔性導向環下部外側壁的頂塊。
[0006]優選的,所述分段定位機構包括安裝在上方所述安裝板外緣的第一定位板以及安裝在下方所述安裝板外緣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豎直開設有導向孔,所述第二
定位板上安裝有與上方所述導向孔上下正對的內螺紋筒,一根螺紋桿能貫穿所述導向孔以及與其螺紋相互配合的內螺紋筒,所述螺紋桿的上段安裝有擋片,并且螺紋桿的頂部安裝有轉把。
[0007]優選的,所述側推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移動夾持塊上朝上部內側延伸的楔形槽以及設置在所述蓋板所在安裝板的下方與對應所述楔形槽相互對應的第二楔形塊。
[0008]優選的,所述蓋板下壓位移的豎直距離小于對應所述梯形塊被兩側第一楔形塊導向豎直下移的距離。
[0009]優選的,所述直線橋架亦包括底板、設置在所述底板兩側壁的固定側板以及能拆卸的安裝在所述固定側板頂部的蓋板,所述底板上等距安裝有夾管機構,所述蓋板上等距安裝有與所述夾管機構相互配合的防變形機構。
[0010]優選的,一組所述移動夾持塊兩側的所述底板安裝板上方設置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水平滑動安裝有與所述移動夾持塊外端連接的導向桿,所述壓縮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安裝座的外壁與所述導向桿的外端。
[0011]優選的,所述移動夾持塊的內側設置有弧形壓面。
[0012]優選的,所述防變形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蓋板安裝板下方的導向筒以及滑動設置在所述導向筒內部的升降滑塊,所述復位彈簧連接在所述蓋板的安裝板底面以及升降滑塊的頂面之間,所述梯形塊通過連接桿安裝在所述升降滑塊的底面。
[0013]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專利技術裝置通過直線橋架、調角橋架、夾管機構、防變形機構以及分段定位機構間的配合,初步沿直線敷設電纜后,在“第一蓋板狀態”,使電纜被柔性導向環導向并脫離底板表面,有利于對電纜的分布調整及減少調角橋架彎折拉伸過程中對電纜的損傷,提高電纜的使用壽命;“第二蓋板狀態”中,電纜被下壓至底板表面,并被移動夾持塊夾持固定,避免其使用過程中隨意發生位移;底板也會受到一個向上的作用力,使底板輕微上拱,這個作用力抵消了部分電纜對底板的壓力,從而使底板的受力狀態有所改善,具有強化底板和緩解其長時間使用下撓的現象,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并且其可以適用于直線橋架的直線型底板以及調角橋架的弧線型底板的強化,適用性強,從整體上提高了對電纜的敷設以及固定效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夾管機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防變形機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蓋板狀態”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蓋板狀態”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0015]圖中:1
?
直線橋架;2
?
調角橋架;3
?
夾管機構;4
?
防變形機構;5
?
分段定位機構;10
?
電纜;20
?
夾持區域;101
?
固定側板;
201
?
彈性側板;202
?
底板;203
?
蓋板;204
?
安裝板;205
?
彈性伸縮板;301
?
移動夾持塊;302
?
壓縮彈簧;303
?
第一楔形塊;305
?
楔形槽;306
?
安裝座;307
?
導向桿;308
?
弧形壓面;401
?
復位彈簧;402
?
梯形塊;403
?
第二楔形塊;404
?
導向筒;405
?
升降滑塊;406
?
連接桿;407
?
讓位槽;408
?
柔性導向環;409
?
開口部;410
?
滾珠;411
?
第一彈簧;412
?
頂塊;501
?
第一定位板;502
?
第二定位板;503
?
導向孔;504
?
螺紋桿;505
?
內螺紋筒;506
?
擋片;507
?
轉把。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
[0017]如圖1至圖6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纜安裝固定架,包括直線橋架1、調角橋架2、夾管機構3、防變形機構4以及分段定位機構5。
[0018]其中,兩組所述直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纜安裝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線橋架(1);調角橋架(2),兩組所述直線橋架(1)安裝在所述調角橋架(2)的兩端,所述調角橋架(2)包括彈性側板(201)、安裝在所述彈性側板(201)底部的底板(202)以及可拆卸的安裝在彈性側板(201)頂部的蓋板(203),所述底板(202)和蓋板(203)均包括等距間隔安裝的安裝板(204)以及安裝在相鄰兩個所述安裝板(204)間的彈性伸縮板(205),上下正對的所述安裝板(204)間通過分段定位機構(5)鎖緊;夾管機構(3),其包括若干組兩兩正對滑動安裝在所述底板(202)的安裝板(204)上的移動夾持塊(301),所述移動夾持塊(301)的外壁與安裝板(204)之間通過壓縮彈簧(302)連接,同組所述移動夾持塊(301)上方相向設置有朝頂部內側延伸的第一楔形塊(303);防變形機構(4),其包括側推機構以及通過復位彈簧(401)安裝在所述蓋板(203)的安裝板(204)下方且兩側斜面能與所述第一楔形塊(303)楔形面相互配合的梯形塊(402) ,所述梯形塊(402)的下方安裝有底部設置開口部(409)的柔性導向環(408),所述柔性導向環(408)的內壁滾動安裝有滾珠(410),所述側推機構用于實現當蓋板(203)下壓能使若干組移動夾持塊(301)相向移動夾持中部的電纜(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纜安裝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夾持塊(301)與所述柔性導向環(408)及梯形塊(402)相對的內壁設置有讓位槽(407),所述移動夾持塊(301) 的長度大于所述讓位槽(407)的槽寬,所述讓位槽(407)的下部內側壁通過第一彈簧(411)連接有能作用在所述柔性導向環(408)下部外側壁的頂塊(41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纜安裝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定位機構(5)包括安裝在上方所述安裝板(204)外緣的第一定位板(501)以及安裝在下方所述安裝板(204)外緣的第二定位板(502),所述第一定位板(501)上豎直開設有導向孔(503),所述第二定位板(502)上安裝有與上方所述導向孔(503)上下正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連彤,姚成,王林,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旭彤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