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光無痕塑膠雙色模具,還包括與所述硬塑型腔相連通的硬塑澆注系統和與所述軟塑型腔相連通的軟塑澆注系統,所述硬塑澆注系統包括第一熱嘴、與所述第一熱嘴相連通的第一流道、與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硬塑型腔相連通的扇形澆口,所述第一流道由U型流道和斜向延長流道組成,所述軟塑澆注系統包括第二熱嘴、與所述第二熱嘴相連通的第二流道、與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軟塑型腔相連通的錐形澆口,所述第二流道設置為平直流道;優點是解決成型時高光制品表面常會發生的斑紋、氣孔、發白、霧暈、黑點等不良缺陷的問題,提升產品的合格率。品的合格率。品的合格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光無痕塑膠雙色模具
[0001]本技術涉及注塑成型
,尤其涉及一種高光無痕塑膠雙色模具。
技術介紹
[0002]塑料制品大多數是由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借助注塑模具能高效地成型出所需外形的塑膠制品,這也加速了注塑模具的發展步伐。雙色注塑是指將兩種不同顏色或不同種類的塑料粒子通過注塑成型工序制成不同色彩或外表軟硬度不同的成品的工藝方法。雙色模具在注塑時,首先動模與第一次成型定模進行合模,接著動模帶著一次成型產品旋轉180
°
后與第二次成型定模合模,冷卻后開模,二次成型產品被頂出,完成雙色注塑。
[0003]人們對塑料產品外形美觀和制品精度的要求不斷提高,比如很多的家電塑膠制品都要求達到高光無痕的標準,因此高光無痕塑膠雙色模具是當今較為先進的一種注塑成型模具,其注塑成型后的制品表面沒有不良缺陷,可直接用于產品裝配,不需要再對其進行二次表面加工。但是,該類模具在實際生產中,即使采用了定模一側加隔熱板、分型面排氣、成型時加模溫等措施,常常也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讓品質要求極高的產品表面常會產生一些瑕疵缺陷,如斑紋、氣孔、發白、霧暈、黑點等不良缺陷,且極難消除,從而導致產品報廢。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光無痕塑膠雙色模具,解決了成型時高光產品表面常會發生的斑紋、氣孔、發白、霧暈、黑點等不良缺陷的問題,提升了產品的合格率。
[0005]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高光無痕塑膠雙色模具,包括固定在定模固定板上的硬塑成型定模仁、軟塑成型定模仁和兩個固定在動模固定板上的相同的動模仁,所述硬塑成型定模仁的型腔和所述動模仁的型芯共同組成用于成型硬塑本體的硬塑型腔,所述軟塑成型定模仁的型腔和所述動模仁的型芯共同組成用于成型軟塑表皮的軟塑型腔,還包括與所述硬塑型腔相連通的硬塑澆注系統和與所述軟塑型腔相連通的軟塑澆注系統,所述硬塑澆注系統包括第一熱嘴、與所述第一熱嘴相連通的第一流道、與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硬塑型腔相連通的扇形澆口,所述第一流道由U型流道和斜向延長流道組成,所述軟塑澆注系統包括第二熱嘴、與所述第二熱嘴相連通的第二流道、與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軟塑型腔相連通的錐形澆口,所述第二流道設置為平直流道。
[000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熱嘴穿入所述硬塑成型定模仁中與所述第一流道相連通,所述第一流道設置在所述硬塑成型定模仁和所述動模仁相對的兩個面之間,合模時共同組成完整的第一流道,所述扇形澆口開設在所述動模仁上并分別與所述第一流道、所述動模仁的型芯相連通,所述第二熱嘴穿入所述軟塑成型定模仁中與所述第二流道相連通,所述第二流道設置在所述軟塑成型定模仁和所述動模仁相對的兩個面之間,合模時共同組成完整的第二流道,所述錐形澆口開設在所述軟塑成型定模仁上并分別與所述第二流道、所述軟
塑成型定模仁的型腔相連通,所述軟塑成型定模仁上還開設有與所述第一流道的形狀相吻合的第一流道容納腔。
[0008]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熱嘴為尖點式熱嘴,所述第二熱嘴為通咀式熱嘴。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是設置相互獨立的硬塑澆注系統和軟塑澆注系統,設置合適的熱嘴類型、流道形狀及澆口,解決雙色產品成型時高光產品表面常會發生的斑紋、氣孔、發白、霧暈、黑點等不良缺陷的問題,提升產品的合格率。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技術注塑完成的一種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技術定模固定板和兩個定模仁的裝配示意圖;
[0012]圖3為本技術硬塑成型定模仁的示意圖;
[0013]圖4為本技術軟塑成型定模仁的示意圖。
[0014]圖5為本技術動模固定板和兩個動模仁的裝配示意圖;
[0015]圖6為本技術動模仁的示意圖;
[0016]圖7為本技術的硬塑澆注系統和軟塑澆注系統的注塑狀態示意圖(去掉模仁后);
[0017]圖中:1、定模固定板;2、硬塑成型定模仁;3、軟塑成型定模仁;4、動模固定板;5、動模仁;6、硬塑澆注系統;7、軟塑澆注系統;8、第一熱嘴;9、第一流道;91、U型流道;92、斜向延長流道;10、扇形澆口;11、第二熱嘴;12、第二流道;13、錐形澆口;14、產品;15、硬塑本體;16、軟塑表皮;17、熱流道系統;18、第一流道容納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9]如圖1為本技術的雙色注塑模具可加工的其中一類雙色小蓋板產品14,雙色小蓋板產品由硬塑本體15和軟塑表皮16構成,硬塑本體15表面上有精細的激光鐳雕花紋,激光鐳雕花紋上覆蓋有高光透明的軟塑表皮16,注塑時先注塑硬塑本體15,再注塑軟塑表皮16,該產品要求成型表面高光無不良缺陷。
[0020]如圖2
?
7所示,一種高光無痕塑膠雙色模具,包括相互獨立的硬塑澆注系統6和軟塑澆注系統7,定模固定板1上固定有硬塑成型定模仁2和軟塑成型定模仁3,動模固定板4上固定有兩個相同的動模仁5,硬塑成型定模仁2的型腔和動模仁5的型芯共同組成用于第一次成型硬塑本體15的硬塑型腔,軟塑成型定模仁3的型腔和動模仁5的型芯共同組成用于第二次成型軟塑表皮的軟塑型腔,硬塑澆注系統6和軟塑澆注系統7分別與硬塑型腔和軟塑型腔相連通并向其分別澆注硬塑流料和軟塑流料。
[0021]如圖3、6和7所示,硬塑澆注系統6包括第一熱嘴8、第一流道9和連通第一流道9和硬塑型腔的扇形澆口10,第一流道9設置在硬塑成型定模仁2和動模仁5相對的兩個面之間,合模時共同組成完整的第一流道9,第一熱嘴8穿入硬塑成型定模仁2與第一流道9相連通,扇形澆口10開設在動模仁5上并分別與第一流道9、動模仁5的型芯相連通,硬塑流料通過第一熱嘴8注入后流經第一流道9和扇形澆口10后進入硬塑型腔,其中第一熱嘴8采用尖點式熱嘴,尖點式熱嘴升溫快,對環境溫度窗口需求較寬,適合高光材料(即硬塑本體15)的成
型,第一流道9由U型流道91和斜向延長流道92組成,起到緩沖作用,避免產品外觀存在缺陷,U型流道91的末端有大約5mm的冷料穴,流經第一流道9的硬塑流料通過一個逐漸展開的扇形澆口10進入硬塑型腔,能夠降低流料的沖擊力,讓熔融流料在硬塑型腔里得到穩定均勻的填充,可降低產品的內應力,減少變形,流紋和定向效應也大為減少。
[0022]如圖4、6和7所示,軟塑澆注系統7包括第二熱嘴11、第二流道12、與第二流道12和軟塑型腔相連通的錐形澆口13,第二流道12設置在軟塑成型定模仁3和動模仁5相對的兩個面之間,合模時共同組成完整的第二流道12,第二熱嘴11穿入軟塑成型定模仁3中與第二流道12相連通,錐形澆口13開設在軟塑成型定模仁3上并分別與第二流道12、軟塑成型定模仁3的型腔相連通,軟塑成型定模仁3上還開設有與第一流道9的形狀相吻合的第一流道容納腔18,硬塑本體15注塑后,第一流道9和扇形澆口10內的硬塑廢料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光無痕塑膠雙色模具,包括固定在定模固定板上的硬塑成型定模仁、軟塑成型定模仁和兩個固定在動模固定板上的相同的動模仁,所述硬塑成型定模仁的型腔和所述動模仁的型芯共同組成用于成型硬塑本體的硬塑型腔,所述軟塑成型定模仁的型腔和所述動模仁的型芯共同組成用于成型軟塑表皮的軟塑型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硬塑型腔相連通的硬塑澆注系統和與所述軟塑型腔相連通的軟塑澆注系統,所述硬塑澆注系統包括第一熱嘴、與所述第一熱嘴相連通的第一流道、與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硬塑型腔相連通的扇形澆口,所述第一流道由U型流道和斜向延長流道組成,所述軟塑澆注系統包括第二熱嘴、與所述第二熱嘴相連通的第二流道、與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軟塑型腔相連通的錐形澆口,所述第二流道設置為平直流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光無痕塑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少平,汪鵬,柯其,嚴佳潤,
申請(專利權)人:余姚市德沃斯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