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立體停車設備,具體為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
技術介紹
1、停車場是用于車輛停靠的場地設備,有現在城市中,地面面積有限的情況下,就會需要立體停車的設備,尤其在一些商場等車流量大的地方,更需要這種能夠節(jié)約空間還有更多停車數量的設備。
2、經檢索,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cn112854858a,一種巷道式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通過在升降板的抗側設置用于車輛停靠的承載板,讓車輛可以多層擺放,節(jié)約底面面積,但是還存在以下缺陷:
3、上述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在使用的時候,由于車輛需要通過升降板來移動,但是升降板的升降和移動,在車輛仍然停留的時候有突然啟動的風險,且車輛在駛入升降板和駛入承載板的時候,沒有引導結構,車輛容易偏移導致側面的剮蹭。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由于車輛需要通過升降板來移動,但是升降板的升降和移動,在車輛仍然停留的時候有突然啟動的風險,且車輛在駛入升降板和駛入承載板的時候,沒有引導結構,車輛容易偏移導致側面的剮蹭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包括停車箱,所述停車箱對稱設置有兩組,兩組所述停車箱的頂部安裝均有一組升降電機,所述停車箱的內部固定有兩組隔板,所述隔板上開設有兩組平行分布的第一軌道,所述隔板遠離停車箱的側面固定有兩組支柱,所述支柱的頂部與升降電機連接,兩組所述停車箱之間設置有板狀結構的升降臺,
3、所述轉盤的頂面開設有兩組平行分布的第二軌道,所述升降臺的頂面靠近停車箱的位置開設有四組第四軌道,所述升降臺的頂面還開設有與第四軌道垂直分布的四組第二軌道,所述升降臺的側面靠近第二軌道的位置上固定有連接塊,所述升降臺與支柱的連接處固定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頂面固定有拉繩,所述拉繩與升降電機連接。
4、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第三軌道、第四軌道的深度尺寸相一致。
5、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軌道兩組之間的間距尺寸與兩組第二軌道、第三軌道、第四軌道之間的間距相一致。
6、優(yōu)選的,所述升降臺的第二軌道內部設置有四組壓力板,所述壓力板的底部與轉盤的連接處固定有滑桿,所述滑桿與壓力板的底部連接處設置有緩沖墊,所述升降臺與壓力板的連接處開設有外形尺寸相一致的滑槽,所述壓力板的底部還固定有按壓片,所述滑槽內與按壓片對應的位置上安裝有壓力感應器。
7、優(yōu)選的,所述壓力板的頂面設置有弧面向內凹陷的槽,且壓力板設置有四組,并且兩組壓力板設置于一組第二軌道的內部。
8、優(yōu)選的,所述緩沖墊的厚度尺寸與按壓片的厚度尺寸相一致。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過設置第一軌道、第二軌道、第三軌道、第四軌道引導車輛的駛入和駛出,能避免車輛跑偏和側面的剮蹭。
11、2.在升降臺的轉盤頂面的第二軌道內部設置壓力板,壓力板可以通過凹陷來讓車輪對位,在車輛的重量影響下,壓力板會向下移動最后通過按壓片抵住壓力感應器,在壓力感應器接收壓力的時候能夠避免轉向電機和升降電機工作,讓裝置的使用更加安全。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包括停車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車箱(1)對稱設置有兩組,兩組所述停車箱(1)的頂部安裝均有一組升降電機(2),所述停車箱(1)的內部固定有兩組隔板(4),所述隔板(4)上開設有兩組平行分布的第一軌道(401),所述隔板(4)遠離停車箱(1)的側面固定有兩組支柱(3),所述支柱(3)的頂部與升降電機(2)連接,兩組所述停車箱(1)之間設置有板狀結構的升降臺(5),所述升降臺(5)的頂面旋轉連接有圓形的轉盤(501),所述轉盤(501)的底部與升降臺(5)的連接處安裝有轉向電機(50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軌道(401)與第二軌道(503)、第三軌道(504)、第四軌道(505)的深度尺寸相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軌道(401)兩組之間的間距尺寸與兩組第二軌道(503)、第三軌道(504)、第四軌道(505)之間的間距相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板(6)的頂面設置有弧面向內凹陷的槽,且壓力板(6)設置有四組,并且兩組壓力板(6)設置于一組第二軌道(503)的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墊(602)的厚度尺寸與按壓片(604)的厚度尺寸相一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包括停車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車箱(1)對稱設置有兩組,兩組所述停車箱(1)的頂部安裝均有一組升降電機(2),所述停車箱(1)的內部固定有兩組隔板(4),所述隔板(4)上開設有兩組平行分布的第一軌道(401),所述隔板(4)遠離停車箱(1)的側面固定有兩組支柱(3),所述支柱(3)的頂部與升降電機(2)連接,兩組所述停車箱(1)之間設置有板狀結構的升降臺(5),所述升降臺(5)的頂面旋轉連接有圓形的轉盤(501),所述轉盤(501)的底部與升降臺(5)的連接處安裝有轉向電機(50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軌道(401)與第二軌道(503)、第三軌道(504)、第四軌道(505)的深度尺寸相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側移類立體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軌道(401)兩組之間的間距尺寸與兩組第二軌道(503)、第三軌道(50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賢茂,高曉,劉同凱,趙雨浩,
申請(專利權)人:青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