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礦熱爐冷卻,尤其是涉及一種礦熱爐爐襯冷卻裝置。
技術介紹
1、礦熱爐是冶煉鐵合金的主要設備。礦熱爐大型化是鐵合金產量保持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而超負荷運行、冶煉操作不當以及爐襯結構或耐火材料選擇不合理等原因對礦熱爐爐襯壽命及安全生產提出了嚴峻挑戰。礦熱爐大型化之后,爐襯砌筑及維修成本顯著增加,爐襯燒穿所導致的停產及爐襯修復的高昂費用是制約礦熱爐連續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為了延長爐襯的使用壽命,會用冷卻裝置對爐襯進行降溫。
2、其中,中國專利申請號:202222204389.4公開了一種礦熱爐爐體冷卻裝置,包括礦熱爐主體、第一冷卻管和第二冷卻管,礦熱爐主體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礦熱爐主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三水腔和第四水腔,第一冷卻管與第一水腔和第四水腔貫通連接,第二冷卻管與第二水腔和第三水腔貫通連接,第一水腔的側端面設置有第一進水管,第二水腔的側端面設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三水腔的側端面設置有第二進水管,第四水腔的側端面設置有第一出水管。本技術通過交替排列的第一冷卻管和第二冷卻管結構,第一冷卻管冷水由上至下通過,第二冷卻管的冷水由下至上通過,從而使礦熱爐主體的上下端受熱更加均勻,避免上端或下端局部溫度過高的情況。
3、通過上述所述可知,現有技術中為了對爐襯進行冷卻,在爐體內部安裝冷水管,通過水冷的方式進行降溫,但是由于爐內的溫度較高,當冷水管內的水經過長時間降溫后,會使冷水的溫度升高,進而降低后續的冷卻效果,其次爐襯的底部與爐體的外壁也存在較高的溫度,若不對爐體其他部位進行降溫,很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礦熱爐爐襯冷卻裝置,能夠避免通過單一的水冷降溫方式不便于對爐襯進行有效降溫的問題。
2、本技術提供一種礦熱爐爐襯冷卻裝置,包括爐墻,所述爐墻的內部設置有爐襯,所述爐襯與爐墻之間安裝有外部冷卻組件,并且所述外部冷卻組件延伸至爐墻的外側,所述爐墻的下側安裝有底部冷卻組件,所述底部冷卻組件用于對爐襯底部進行風冷降溫,所述外部冷卻組件包括位于爐墻與爐襯之間的冷卻板,所述冷卻板上設置有螺旋盤,所述螺旋盤的進水口與第一水管的出水口連接,所述第一水管的進水口通過第一水泵與冷水塔的出水口連接,所述螺旋盤的出水口通過另一個第一水管與冷水塔的進水口連接,所述底部冷卻組件包括位于爐墻下側的安裝殼,所述安裝殼內設置有盤管,所述盤管上設置有多個出風頭,所述盤管的進風口與風機的出風口連接。
3、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冷卻板上側的尺寸與爐墻和爐襯之間的間距相適配。
4、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爐墻的外側滑動設置有儲水圈,所述儲水圈的下側設置有多個噴頭,所述儲水圈的進水口與第二水管的出水口連接,所述第二水管的進水口通過第二水泵與冷水塔的出水口連接。
5、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噴頭的噴淋口向爐墻傾斜。
6、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爐墻的一側設置有滑桿,所述儲水圈的一側與滑桿滑動連接。
7、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爐墻的另一側轉動設置有絲桿,所述絲桿與儲水圈的另一側螺紋連接。
8、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爐墻外側設置有出鐵口,所述出鐵口外側套設有冷水套。
9、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冷水套的進水口與環形圈的出水口連接,所述環形圈的進水口與第三水管的出水口連接,所述第三水管的進水口通過第三水泵與冷水塔的出水口連接,所述冷水套的出水口與另一個環形圈的進水口連接,所述環形圈的出水口通過另一個第三水管與冷水塔的進水口連接。
10、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礦熱爐爐襯冷卻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
11、1、本技術通過第一水泵將冷水塔內的冷水抽入螺旋盤內,使螺旋盤內的冷水形成循環,對爐襯進行降溫,提高降溫的效果,同時利用儲水圈、噴頭、冷水套對爐墻和爐底分別實施噴淋水冷卻和強風冷卻,使處于爐襯受熱面的鐵水或爐渣形成一層凝固層,凝固層穩定存在后將爐襯與熔池隔開以保護爐襯,并且出鐵口通過水冷降溫,降低出鐵口高溫區域面積,延長出鐵口使用壽命。
12、2、本技術通過儲水圈在滑桿上的上下滑動,使噴頭增加對爐墻噴淋的面積,有效的起到了加強冷卻的作用。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礦熱爐爐襯冷卻裝置,包括爐墻(1),其特征在于:所述爐墻(1)的內部設置有爐襯(14),所述爐襯(14)與爐墻(1)之間安裝有外部冷卻組件(2),并且所述外部冷卻組件(2)延伸至爐墻(1)的外側,所述爐墻(1)的下側安裝有底部冷卻組件(3),所述底部冷卻組件(3)用于對爐襯(14)底部進行風冷降溫,所述外部冷卻組件(2)包括位于爐墻(1)與爐襯(14)之間的冷卻板(21),所述冷卻板(21)上設置有螺旋盤(221),所述螺旋盤(221)的進水口與第一水管(22)的出水口連接,所述第一水管(22)的進水口通過第一水泵(23)與冷水塔(24)的出水口連接,所述螺旋盤(221)的出水口通過另一個第一水管(22)與冷水塔(24)的進水口連接,所述底部冷卻組件(3)包括位于爐墻(1)下側的安裝殼(31),所述安裝殼(31)內設置有盤管(33),所述盤管(33)上設置有多個出風頭(34),所述盤管(33)的進風口與風機(32)的出風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熱爐爐襯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板(21)上側的尺寸與爐墻(1)和爐襯(14)之間的間距相適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礦熱爐爐襯冷卻裝置,包括爐墻(1),其特征在于:所述爐墻(1)的內部設置有爐襯(14),所述爐襯(14)與爐墻(1)之間安裝有外部冷卻組件(2),并且所述外部冷卻組件(2)延伸至爐墻(1)的外側,所述爐墻(1)的下側安裝有底部冷卻組件(3),所述底部冷卻組件(3)用于對爐襯(14)底部進行風冷降溫,所述外部冷卻組件(2)包括位于爐墻(1)與爐襯(14)之間的冷卻板(21),所述冷卻板(21)上設置有螺旋盤(221),所述螺旋盤(221)的進水口與第一水管(22)的出水口連接,所述第一水管(22)的進水口通過第一水泵(23)與冷水塔(24)的出水口連接,所述螺旋盤(221)的出水口通過另一個第一水管(22)與冷水塔(24)的進水口連接,所述底部冷卻組件(3)包括位于爐墻(1)下側的安裝殼(31),所述安裝殼(31)內設置有盤管(33),所述盤管(33)上設置有多個出風頭(34),所述盤管(33)的進風口與風機(32)的出風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熱爐爐襯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板(21)上側的尺寸與爐墻(1)和爐襯(14)之間的間距相適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熱爐爐襯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爐墻(1)的外側滑動設置有儲水圈(25),所述儲水圈(25)的下側設置有多個噴頭(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天鵬,張冬,姚亮,李治興,
申請(專利權)人: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