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鍋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換熱器結構及余熱鍋爐。
技術介紹
1、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電能或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鍋爐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在鍋爐使用中,主要以燃氣和煤炭為主要能源,能源消耗普遍都比較大。
2、一般情況下其煙氣通道處排出的煙氣熱量溫度在160℃左右,但是現有的鍋爐多是直接對煙氣進行凈化后排放,并沒有對煙氣的余熱進行再利用,造成熱量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換熱器結構及余熱鍋爐,詳見下文闡述。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3、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包括導氣筒和換熱管道,所述導氣筒兩端均連接有法蘭,所述換熱管道在所述導氣筒外壁呈連續凹凸形結構,所述換熱管道的開口處設有向外延伸的出水管和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設有流量器。
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進水管端部設有單向閥。
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導氣筒外壁可拆卸連接有保溫板。
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保溫板截面呈弧面結構,所述導氣筒長度方向拼接有兩個保溫板,所述法蘭上設有用于對所述保溫板限位的限位件。
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彈簧,所述法蘭相向面通過所述彈簧連接有限位塊,所述保溫板朝向所述法蘭的一側設有與所述限位塊插接的插槽。
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兩個所述法蘭的相向面均呈階梯環面,其外環面高度高于其
9、一種余熱鍋爐,包括鍋爐本體和與所述鍋爐本體排煙管道連通的煙氣過濾器,所述煙氣過濾器排氣端連接有所述的換熱器。
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換熱器數量有多個,多個所述換熱器串聯設置,所述換熱器上的出水管與其上部相鄰換熱器上進水管通過管道相連,最底端所述換熱管道上的進水管與管道相連,最高端所述換熱管道上的出水管與所述鍋爐本體進水口相連。
11、有益效果在于:
12、在煙氣通過導氣筒時,水在換熱管道內部的流動能夠對導氣筒側壁溫度導熱,實現換熱,利用流量器能夠對進水流量以及管道水流情況進行監測,換熱效果好;
13、利用保溫板形成對換熱管道的保溫保護,減少熱量流失,提高熱量的利用效率;
14、利用多層換熱器連接,不僅能夠對煙氣進行導向,且利用導氣筒外側的換熱管道形成對煙氣的多層高利用,減少熱量流失,對煙氣的利用效果好。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換熱器結構,包括導氣筒(1)和換熱管道(2),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202)端部設有單向閥(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筒(1)外壁可拆卸連接有保溫板(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板(5)截面呈弧面結構,所述導氣筒(1)長度方向拼接有兩個保溫板(5),所述法蘭(3)上設有用于對所述保溫板(5)限位的限位件(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包括彈簧(401),所述法蘭(3)相向面通過所述彈簧(401)連接有限位塊(402),所述保溫板(5)朝向所述法蘭(3)的一側設有與所述限位塊(402)插接的插槽(501)。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法蘭(3)的相向面均呈階梯環面,其外環面高度高于其內環面,所述限位件(4)和所述保溫板(5)均與所述法蘭(3)內環面對應。
7.一種余熱鍋爐,包括鍋爐本體(9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數量有多個,多個所述換熱器串聯設置,所述換熱器上的出水管(201)與其上部相鄰換熱器上進水管(202)通過管道相連,最底端所述換熱管道(2)上的進水管(202)與管道相連,最高端所述換熱管道(2)上的出水管(201)與所述鍋爐本體(9)進水口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換熱器結構,包括導氣筒(1)和換熱管道(2),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202)端部設有單向閥(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筒(1)外壁可拆卸連接有保溫板(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板(5)截面呈弧面結構,所述導氣筒(1)長度方向拼接有兩個保溫板(5),所述法蘭(3)上設有用于對所述保溫板(5)限位的限位件(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換熱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包括彈簧(401),所述法蘭(3)相向面通過所述彈簧(401)連接有限位塊(402),所述保溫板(5)朝向所述法蘭(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房建鑫,吳天鵬,洪巖,姚亮,
申請(專利權)人: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