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燃氣管封堵,具體為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
技術介紹
1、目前,在燃氣管維修過程中,為保證安全性,現有技術通常會采用封堵裝置對切割處的端頭進行臨時密封,而封堵裝置的相關技術也以被公開,例如公告號為cn219300210u,主題名稱為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的授權專利就在自身的說明書中提出“通過手輪轉動螺紋筒,螺紋筒帶動錐形筒、橡膠罩、連接管、環形氣囊和供氣管向燃氣管內移動,在此期間錐形筒和橡膠罩組成的整體,能夠對燃氣管的端口進行封堵,外部壓縮機的出氣管與供氣管相連,然后打開外部壓縮機,外部壓縮機通過供氣管和連接管傳輸,最終內環形氣囊內沖入氣體,環形氣囊隨即在燃氣管內膨脹,環形氣囊沖氣的壓力越大,密封力大和密封效果好則越好”。
2、然將上述
技術實現思路
與申請人實際操作經驗結合后發現,若想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實現上述現有技術的技術效果的話,需外攜帶充氣設備,較為麻煩,其次,氣囊使用的過程中的穩定性較差,現有技術對天然氣的泄漏情況缺乏警示手段,安全性上需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解決了上述
技術介紹
提出的問題。
2、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包括燃氣管,所述燃氣管一端的外側和內側分別套裝有輔助套筒和嵌套有密封空間的彈性密封套,所述彈性密封套的一端與輔助套筒一端的內壁膠粘固定,所述彈性密封套的內側套裝有夾壓傳動部件、中空套桿,且中空套桿的一端與輔助套筒一端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輔助套筒中部內側套設有調壓
3、精選的,所述夾壓傳動部件的設置數量為三個并以圓周陣列的方式排列在彈性密封套的內部,所述夾壓傳動部件包括環形壓板、傳動桿、彈簧,所述環形壓板的表面與彈性密封套的內壁貼合連接,所述環形壓板中部內壁與傳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作為夾壓傳動部件的傳動端并以卡接的方式貫穿至中空套桿的內部。
4、精選的,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環形壓板中部的內壁和中空套桿對應結構的表面上,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為球狀結構。
5、精選的,所述調壓部件包括螺紋桿、錐形調節桿,所述螺紋桿的一端與錐形調節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的一端采用螺紋鎖合的方式分別與輔助套筒中部內側、中空套桿一端內側對應連接,所述錐形調節桿的另一端作為調壓部件的調節端活動套接在中空套桿的內部并與傳動桿的另一端貼合連接。
6、精選的,所述螺紋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數量不少于三個扭壓板,且螺紋桿另一端表面固定套接限位套。
7、精選的,所述輔助套筒另一端的內壁膠粘連接有環形氣囊,所述環形氣囊的內壁與燃氣管一端表面貼合連接,所述輔助套筒的頂部安裝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的一側與輔助套筒的另一端之間連接有連通管。
8、精選的,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保護殼、控制器以及傳感器,所述控制器和傳感器分別安裝在保護殼兩側的內部,所述傳感器通過導線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傳感器具體采用甲烷一氧化碳傳感器。
9、精選的,所述控制器與傳感器之間設置有輔助隔板,燃氣管封堵所述輔助隔板固定套接在保護殼中部內側,且控制器內設置有蜂鳴報警器。
10、精選的,所述連通管將輔助套筒另一端內部空間與保護殼中傳感器所處空間的進行貫通。
11、與現有技術對比,本技術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術以公開的輔助套筒、彈性密封套、三個夾壓傳動部件、中空套桿、調壓部件組成調壓密封結構,繼而聯動燃氣管組合使用時,調壓部件傳動三個夾壓傳動部件,使得彈性密封套的表面與燃氣管的內壁精密貼合,充分密封,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申請提出的調壓密封結構使用狀態更為穩定、便捷性更高。
13、2、本技術以公開的環形氣囊、連通管、控制部件組成檢測結構,繼而聯動上述的調壓密封結構、燃氣管綜合組裝使用后,可在對燃氣管充分密封之外,還能對燃氣管可能出現燃氣泄漏情況進行實時檢測,進一步提升整體裝置使用時的安全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包括燃氣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管(1)一端的外側和內側分別套裝有輔助套筒(2)和嵌套有密封空間的彈性密封套(3),所述彈性密封套(3)的一端與輔助套筒(2)一端的內壁膠粘固定,所述彈性密封套(3)的內側套裝有夾壓傳動部件(4)、中空套桿(5),且中空套桿(5)的一端與輔助套筒(2)一端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輔助套筒(2)中部內側套設有調壓部件(6),所述調壓部件(6)的調節端與夾壓傳動部件(4)的傳動端均延伸至中空套桿(5)的內部并在中空套桿(5)內部空間進行貼合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壓傳動部件(4)的設置數量為三個并以圓周陣列的方式排列在彈性密封套(3)的內部,所述夾壓傳動部件(4)包括環形壓板(41)、傳動桿(42)、彈簧(43),所述環形壓板(41)的表面與彈性密封套(3)的內壁貼合連接,所述環形壓板(41)中部內壁與傳動桿(4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42)的另一端作為夾壓傳動部件(4)的傳動端并以卡接的方式貫穿至中空套桿(5)的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壓部件(6)包括螺紋桿(61)、錐形調節桿(62),所述螺紋桿(61)的一端與錐形調節桿(6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61)的一端采用螺紋鎖合的方式分別與輔助套筒(2)中部內側、中空套桿(5)一端內側對應連接,所述錐形調節桿(62)的另一端作為調壓部件(6)的調節端活動套接在中空套桿(5)的內部并與傳動桿(42)的另一端貼合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桿(6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數量不少于三個扭壓板(63),且螺紋桿(61)另一端表面固定套接限位套。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套筒(2)另一端的內壁膠粘連接有環形氣囊(7),所述環形氣囊(7)的內壁與燃氣管(1)一端表面貼合連接,所述輔助套筒(2)的頂部安裝有控制部件(9),所述控制部件(9)的一側與輔助套筒(2)的另一端之間連接有連通管(8)。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9)包括保護殼(91)、控制器(92)以及傳感器(93),所述控制器(92)和傳感器(93)分別安裝在保護殼(91)兩側的內部,所述傳感器(93)通過導線與控制器(92)電性連接,所述傳感器(93)具體采用甲烷一氧化碳傳感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92)與傳感器(93)之間設置有輔助隔板,燃氣管封堵所述輔助隔板固定套接在保護殼(91)中部內側,且控制器(92)內設置有蜂鳴報警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管(8)將輔助套筒(2)另一端內部空間與保護殼(91)中傳感器(93)所處空間的進行貫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包括燃氣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管(1)一端的外側和內側分別套裝有輔助套筒(2)和嵌套有密封空間的彈性密封套(3),所述彈性密封套(3)的一端與輔助套筒(2)一端的內壁膠粘固定,所述彈性密封套(3)的內側套裝有夾壓傳動部件(4)、中空套桿(5),且中空套桿(5)的一端與輔助套筒(2)一端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輔助套筒(2)中部內側套設有調壓部件(6),所述調壓部件(6)的調節端與夾壓傳動部件(4)的傳動端均延伸至中空套桿(5)的內部并在中空套桿(5)內部空間進行貼合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壓傳動部件(4)的設置數量為三個并以圓周陣列的方式排列在彈性密封套(3)的內部,所述夾壓傳動部件(4)包括環形壓板(41)、傳動桿(42)、彈簧(43),所述環形壓板(41)的表面與彈性密封套(3)的內壁貼合連接,所述環形壓板(41)中部內壁與傳動桿(4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42)的另一端作為夾壓傳動部件(4)的傳動端并以卡接的方式貫穿至中空套桿(5)的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43)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環形壓板(41)中部的內壁和中空套桿(5)對應結構的表面上,所述傳動桿(42)的另一端為球狀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燃氣管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壓部件(6)包括螺紋桿(61)、錐形調節桿(62),所述螺紋桿(61)的一端與錐形調節桿(6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61)的一端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連杰,曹波,錢東良,劉柄呈,蘇媛,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省燃氣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