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家用電器,尤其涉及一種室外機、空調、室外機控制方法和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1、空調即空氣調節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對建筑或構筑物內環境空氣的溫度、濕度和流速等參數進行調節和控制的設備。
2、現有技術的空調,通常包括室內機和室外機,室內機包括蒸發器,室外機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干燥瓶(或可稱儲液罐)和膨脹閥(或可稱節流部件)??照{的制冷原理通常是通過壓縮機將氣態的制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氣態的制冷劑,并送至冷凝器進行冷卻,經冷卻后變成中溫高壓的液態的制冷劑,中溫高壓的液態的制冷劑進入干燥瓶進行過濾與去濕,經過濾與去濕后的中溫高壓的液態的制冷劑經膨脹閥(節流部件)節流降壓成低溫低壓的氣液混合體(通常液體多),經過蒸發器吸收空氣中的熱量而汽化,變成氣態,從而通過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實現制冷。
3、然而,現有技術中,通常空調在制冷時,室內機釋放冷量,而室外機釋放熱量,由于室外機釋放的熱量直接流至大氣,因此,室外機的熱量無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室外機、空調、室外機控制方法和電子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室外機的熱量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的技術問題,減少能源的浪費,提高能源利用率。
2、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室外機,包括殼體、冷凝器、第一閥和第二閥;殼體具有容水腔,還具有進水口、取水口和排水口,進水口能通過容水腔連通取水口和排水口;冷凝器設置于容水腔內,用于在制冷模式下加熱容水腔內的水;第一閥設置于取水口;第二閥設置
3、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在制冷模式下的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且進水口通入有自來水的狀態下,第一閥和第二閥關閉。
4、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還包括加熱器,設置于容水腔內。
5、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還包括分隔部件和第三閥,分隔部件設置于容水腔內并將容水腔分隔為第一腔和第二腔,冷凝器設置于第一腔內,分隔部件設有連通第一腔和第二腔的第一連通口,第三閥設置于第一連通口,進水口、取水口和排水口設置于第二腔的腔壁,第三閥用于在制熱模式下關閉。
6、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分隔部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沿水平方向設置于殼體內,并將容水腔分隔為上腔和下腔,第二隔板沿豎向設置于第一隔板的下方的殼體內,以將下腔分隔為左腔和右腔,左腔形成第一腔,上腔和右腔形成第二腔,進水口設置于右腔的腔壁,取水口和排水口設置于上腔的腔壁,第一連通口設置于第二隔板,并位于左腔和右腔之間,第一隔板設有連通上腔和右腔的第二連通口,第二隔板還設有連通上腔和左腔的第三連通口,室外機還包括設置于第三連通口的第四閥;第三閥和第四閥用于在制熱模式下關閉。
7、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在制冷模式,且在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且進水口通入有自來水,且第一閥關閉,第三閥開啟的狀態下,第二閥開啟,以便于冷凝器換熱。
8、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在制冷模式下的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且進水口通入有自來水的狀態下,第一閥和第二閥關閉,第三閥開啟。
9、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還包括蓄水箱,連通排水口,用于承接在第二閥開啟的狀態下排水口排出的水。
10、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空調,包括:上述的室外機;室內機,連接室外機。
11、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室外機控制方法,室外機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室外機,室外機控制方法包括:獲取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在制冷模式,且在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且進水口通入有自來水的狀態下,排出容水腔內的水,以便于冷凝器換熱。
12、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室外機,包括: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控制模塊,用于在制冷模式,且在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且進水口通入有自來水的狀態下,排出容水腔內的水,以便于冷凝器換熱。
13、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處理器執行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室外機控制方法的步驟。
14、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室外機、空調、室外機控制方法和電子設備,冷凝器位于容水腔內,可在制冷模式將冷凝器釋放的熱量傳遞至容水腔內的水,加熱容水腔內的水,由此,可有效利用冷凝器釋放出的熱量,減少能源的浪費,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決現有技術中室外機的熱量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的技術問題。
15、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夏季用戶通常使用的是空調的制冷功能(制冷模式),因此,冷凝器的溫度較高,本專利技術通過利用冷凝器釋放的熱量來加熱容水腔內的水,可減少能源的浪費,提高能源利用率;進一步地,若用戶僅使用空調,而不取用熱水,也即,若用戶僅使用空調制冷而不使用“熱水器”,此時容水腔內的水處于一直被冷凝器加熱的狀態,使得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較高,影響冷凝器的換熱效果,從而存在影響空調的制冷效率,因此,在制冷模式,且在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高于第一預設溫度,且進水口通入有自來水,且第一閥關閉的狀態下,開啟第二閥,可將容水腔內的水(熱水)排出,并在容水腔內通有自來水(涼水),換掉容水腔內的至少部分的水,以降低容水腔內的水的溫度,提升冷凝器的換熱效果,以便于冷凝器換熱,從而提高空調的制冷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冷凝器(2)、第一閥(3)和第二閥(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模式下的所述容水腔(11)內的水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且所述進水口(12)通入有所述自來水的狀態下,所述第一閥(3)和所述第二閥(4)關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熱器(5),設置于所述容水腔(11)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隔部件(6)和第三閥(7),所述分隔部件(6)設置于所述容水腔(11)內并將所述容水腔(11)分隔為第一腔(111)和第二腔(112),所述冷凝器(2)設置于所述第一腔(111)內,所述分隔部件(6)設有連通所述第一腔(111)和所述第二腔(112)的第一連通口(621),所述第三閥(7)設置于所述第一連通口(621),所述進水口(12)、所述取水口(13)和所述排水口(14)設置于所述第二腔(112)的腔壁,所述第三閥(7)用于在制熱模式下關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6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模式,且在所述容水腔(11)內的水的溫度高于所述第一預設溫度,且所述進水口(12)通入有所述自來水,且所述第一閥(3)關閉,所述第三閥(7)開啟的狀態下,所述第二閥(4)開啟,以便于所述冷凝器(2)換熱。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模式下的所述容水腔(11)內的水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且所述進水口(12)通入有所述自來水的狀態下,所述第一閥(3)和所述第二閥(4)關閉,所述第三閥(7)開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蓄水箱,連通所述排水口(14),用于承接在所述第二閥(4)開啟的狀態下所述排水口(14)排出的水。
9.一種空調,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種室外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機控制方法采用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室外機,所述室外機控制方法包括:
11.一種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310)、處理器(320)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310)上并可在所述處理器(320)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320)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如權利要求10中所述室外機控制方法的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冷凝器(2)、第一閥(3)和第二閥(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模式下的所述容水腔(11)內的水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且所述進水口(12)通入有所述自來水的狀態下,所述第一閥(3)和所述第二閥(4)關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熱器(5),設置于所述容水腔(11)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隔部件(6)和第三閥(7),所述分隔部件(6)設置于所述容水腔(11)內并將所述容水腔(11)分隔為第一腔(111)和第二腔(112),所述冷凝器(2)設置于所述第一腔(111)內,所述分隔部件(6)設有連通所述第一腔(111)和所述第二腔(112)的第一連通口(621),所述第三閥(7)設置于所述第一連通口(621),所述進水口(12)、所述取水口(13)和所述排水口(14)設置于所述第二腔(112)的腔壁,所述第三閥(7)用于在制熱模式下關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6)包括第一隔板(61)和第二隔板(62),所述第一隔板(61)沿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殼體(1)內,并將所述容水腔(11)分隔為上腔和下腔,所述第二隔板(62)沿豎向設置于所述第一隔板(61)的下方的所述殼體(1)內,以將所述下腔分隔為左腔和右腔,所述左腔形成所述第一腔(111),所述上腔和所述右腔形成所述第二腔(112),所述進水口(12)設置于所述右腔的腔壁,所述取水口(13)和所述排水口(14)設置于所述上腔的腔壁,所述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凡星,閆虹帆,孫振興,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