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油氣開發,具體地,涉及一種混配裝置。
技術介紹
1、當前,在油氣開發
,連續混配設備大都以柴油驅動的配液車、橇為主,具有噪音大、維護工作量大,成本高等缺點。
2、此外,傳統的混配設備自動化程度低,一般都需要人工進行現場操控,不僅消耗了大量人力資源,而且很難通過人工根據混配橇的運行和混配情況實時調整混配橇的運行和混配數據,增加了混配風險。
3、因此,繼續研發一種能夠節省人工、減小混配風險的混配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如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旨在提出一種混配裝置,其能夠自動混配、節省人工。
2、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混配裝置,包括:
3、增壓泵;
4、混合攪拌器,所述混合攪拌器的出口與所述增壓泵的入口連接;
5、加水機構,所述加水機構的出口與所述混合攪拌器的入口連接;
6、加藥總成,所述加藥總成的出口與所述混合攪拌器的入口連接,其中,
7、所述加藥總成包括混摻器和加藥機構,所述混摻器設置在所述加藥機構的下游,所述增壓泵的出口分設一條管路用于連接混摻器,所述增壓泵和所述混摻器配合,將所述加藥總成內的藥劑稀釋,并將所述加藥總成內的藥劑帶入所述混合攪拌器。
8、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加藥總成相互并聯,各所述加藥總成的所述混摻器均與所述增壓泵的出口連接。
9、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混摻器包括文丘里管,所述加藥機構與所述文丘里管的
10、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在所述混摻器和所述加藥機構之間依次串聯設置有第一流量計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能夠響應流速調節開度。
11、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在所述混摻器和所述增壓泵之間設置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能夠響應流速調節開度。
12、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在所述加水機構與所述混合攪拌器之間設置有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能夠響應流速調節開度。
13、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增壓泵、所述混合攪拌器、所述加水機構以及所述加藥總成均設置在運輸車輛上。
14、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運輸車輛包括車頭發動機和與所述車頭發動機連接的車體,所述增壓泵、所述混合攪拌器、所述加水機構以及所述加藥總成均設置在所述車體上。
15、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加藥機構包括:
16、儲罐;
17、與所述儲罐密封連接的出液管;
18、與所述儲罐密封連接的加壓管;
19、以及空壓機構,所述空壓機構與所述加壓管連接。
20、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加藥機構還包括密封蓋,所述密封蓋密封設置在所述儲罐的開口處,所述出液管和所述加壓管均密封穿設在所述密封蓋上。
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優點如下。
22、由于現場修井裝備成套化低,工作現場多數是需要什么攜帶什么,造成現場經常出現等設備進入下一道工序的尷尬境界。
23、例如,現場注入降粘劑,現場利用手搖泵將藥劑加入容器,現場條件較好的可以使用混合攪拌器對容器連續攪拌,但這一過程仍需要多個人工進行操作。條件更好的油田可以在攪拌站調配好,拉運到現場使用,但是這種方式對時間的要求較為嚴格。
24、本專利技術主要應用于油田現場注入藥劑,在稠油冷采、稠油解堵、采油井化學劑注入、注水井解堵等
均可應用,本專利技術設置有加藥總成、加水機構和混合攪拌器,能夠自動完成藥劑和水的混合,并對其進行充分的攪拌,能夠準確控制加藥量、藥劑濃度等,設計工藝簡單,綠色低碳,配套注入工藝簡單,操作人員勞動強度低,適合油田實際應用。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加藥總成(4)相互并聯,各所述加藥總成(4)的所述混摻器(5)均與所述增壓泵(1)的出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摻器(5)包括文丘里管(51),所述加藥機構(6)與所述文丘里管(51)的中部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摻器(5)和所述加藥機構(6)之間依次串聯設置有第一流量計(72)和第一控制器(71),所述第一控制器(71)能夠響應流速調節開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摻器(5)和所述增壓泵(1)之間設置有第二控制器(73),所述第二控制器(73)能夠響應流速調節開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水機構(3)與所述混合攪拌器(2)之間設置有第三控制器(74),所述第三控制器(74)能夠響應流速調節開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泵(1)、所述混合攪拌器(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車輛(9)包括車頭發動機(8)和與所述車頭發動機(8)連接的車體(81),所述增壓泵(1)、所述混合攪拌器(2)、所述加水機構(3)以及所述加藥總成(4)均設置在所述車體(81)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機構(6)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機構(6)還包括密封蓋(65),所述密封蓋(65)密封設置在所述儲罐(61)的開口處,所述出液管(63)和所述加壓管(62)均密封穿設在所述密封蓋(65)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加藥總成(4)相互并聯,各所述加藥總成(4)的所述混摻器(5)均與所述增壓泵(1)的出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摻器(5)包括文丘里管(51),所述加藥機構(6)與所述文丘里管(51)的中部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摻器(5)和所述加藥機構(6)之間依次串聯設置有第一流量計(72)和第一控制器(71),所述第一控制器(71)能夠響應流速調節開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摻器(5)和所述增壓泵(1)之間設置有第二控制器(73),所述第二控制器(73)能夠響應流速調節開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水機構(3)與所述混合攪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連生,路熙,王亞洲,方吉超,王琳娜,唐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