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子器件,具體涉及一種熔斷器。
技術介紹
1、隨著儲能行業的發展,化學電池的儲能能力成為了儲能發展的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電池的容量越做越大,同時提高平臺電壓,以減少無功損耗。但是,這樣會導致很多安全隱患,比如短路,如果在電路出現故障的時候不能及時切斷電源,大容量、高電壓的電池可能會給人們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這時候就會在電路上設置保險裝置,傳統的保險絲是當本體感受到溫度后,達到保險絲熔斷介質材料(合金等)熔點后斷開,這種保險絲的電路保護效果帶有滯后性。
2、如今,單組電路設計的過溫熔斷器,占據目前過溫熔斷器市場約95%以上,而單組電路設計的過溫熔斷器一直存在保護過程中響應慢的現象,導致熔斷器還未發揮保護作用時,受保護元器件就因升溫過快而導致燒毀,現結合實際運用,設計了兩組組合電路--主路與控制路設計進行輔助快速加熱,大大改善了原傳統的單組電路設計響應慢的缺點,有效快速響應保護元器件不被燒毀,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快速保護作用。但是,由于運用在電路板上面,會受到高度等空間限制,兩組電路設計的熔斷器體積尺寸較大,因此,還需進一步開發及優化才能運用到空間小的電氣產品上,此外,在輔熱熔斷器中,因輔熱區和感溫區設計在同一空間內,感溫區的助熔劑需填充飽和,但高溫后助熔劑會氣化膨脹量過大而容易產生爆炸。
3、為此,亟需提出一種新型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熔斷器,以解決現有的熔斷器反應慢和無法運用到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熔斷器,包括:
4、殼體及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導電部;
5、所述導電部的表面設置有發熱件,所述發熱件電連接于第一熔斷件,所述第一熔斷件與所述發熱件均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內部;
6、所述殼體的內部具有阻隔部,所述發熱件的至少部分抵靠于所述阻隔部,所述阻隔部與所述殼體圍成的容腔設置有第二熔斷件,所述導電部的至少部分與所述第二熔斷件相接。
7、優選的,至少兩個所述發熱件相對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內部,相對設置的兩個所述發熱件之間具有傳熱通道,所述第一熔斷件設置于所述傳熱通道。
8、優選的,所述發熱件沿所述殼體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面積不大于所述發熱件沿所述殼體的寬度方向的投影面積。
9、優選的,所述導電部包括相連接的第一導電體和第二導電體,所述第一導電體延伸至所述殼體的外部,所述第二導電體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第二導電體具有夾持所述第二熔斷件的夾齒。
10、優選的,所述阻隔部包括第一隔板和多個分別抵靠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隔板,所述發熱件抵靠于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設置于所述第一熔斷件和多個所述第二隔板之間,所述夾齒和所述第二熔斷件均具有多個,多個所述夾齒之間具有夾緊所述第二隔板的夾槽。
11、優選的,所述第一導電體和所述第二導電體的連接處具有貫穿孔,所述貫穿孔對應于所述殼體的內部。
12、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側部具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導電體設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
13、優選的,所述殼體的一側設置有封蓋,所述封蓋的表面具有至少一個對應于所述殼體的內部的通孔,所述封蓋朝向所述殼體的內部的一面具有多個凸起。
14、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內部填充有包裹所述發熱件、所述第一熔斷件和所述第二熔斷件的導熱層。
15、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側部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發熱件的端部具有引出導線,所述引出導線設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
1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包括殼體及設置于殼體的導電部,導電部的表面設置有發熱件,發熱件電連接于第一熔斷件,第一熔斷件與發熱件均設置于殼體的內部,殼體的內部具有阻隔部,發熱件的至少部分抵靠于阻隔部,阻隔部與殼體圍成的容腔設置有第二熔斷件,導電部的至少部分與第二熔斷件相接。本技術在使用時,可以實時監控電路的工作狀態,當導電部有異常大電流通過時,第二熔斷件就會熔斷,或者發熱件的電路接收到外部電流時迅速升溫,使第二熔斷件熔斷,二者相互配合,起到了保護電路的效果,其次,阻隔部將第二熔斷件分隔開來,避免了第二熔斷件間的相互干擾,保證了電路的穩定運行。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熔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發熱件(3)相對設置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相對設置的兩個所述發熱件(3)之間具有傳熱通道,所述第一熔斷件(4)設置于所述傳熱通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件(3)沿所述殼體(1)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面積不大于所述發熱件(3)沿所述殼體(1)的寬度方向的投影面積。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部(2)包括相連接的第一導電體(21)和第二導電體(22),所述第一導電體(21)延伸至所述殼體(1)的外部,所述第二導電體(22)位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所述第二導電體(22)具有夾持所述第二熔斷件(5)的夾齒(23)。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10)包括第一隔板(101)和多個分別抵靠于所述第一隔板(101)的第二隔板(102),所述發熱件(3)抵靠于所述第一隔板(101),所述第一隔板(101)設置于所述第一熔斷件(4)和多個所述第二隔板(102)之間,所述夾齒(2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體(21)和所述第二導電體(22)的連接處具有貫穿孔(25),所述貫穿孔(25)對應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側部具有第一定位槽(12),所述第一導電體(21)設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2)。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一側設置有封蓋(6),所述封蓋(6)的表面具有至少一個對應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的通孔(61),所述封蓋(6)朝向所述殼體(1)的內部的一面具有多個凸起(62)。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填充有包裹所述發熱件(3)、所述第一熔斷件(4)和所述第二熔斷件(5)的導熱層。
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側部具有第二定位槽(13),所述發熱件(3)的端部具有引出導線(7),所述引出導線(7)設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1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熔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發熱件(3)相對設置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相對設置的兩個所述發熱件(3)之間具有傳熱通道,所述第一熔斷件(4)設置于所述傳熱通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件(3)沿所述殼體(1)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面積不大于所述發熱件(3)沿所述殼體(1)的寬度方向的投影面積。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部(2)包括相連接的第一導電體(21)和第二導電體(22),所述第一導電體(21)延伸至所述殼體(1)的外部,所述第二導電體(22)位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所述第二導電體(22)具有夾持所述第二熔斷件(5)的夾齒(23)。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熔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10)包括第一隔板(101)和多個分別抵靠于所述第一隔板(101)的第二隔板(102),所述發熱件(3)抵靠于所述第一隔板(101),所述第一隔板(101)設置于所述第一熔斷件(4)和多個所述第二隔板(102)之間,所述夾齒(23)和所述第二熔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亞保,胡智敏,王龍,卜文輝,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貝特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