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小麥拌種的,特別是涉及一種小麥拌種裝置。
技術介紹
1、小麥拌種是小麥栽培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它可以促進小麥出全苗、壯苗,控制病蟲害發生,是確保來年小麥豐收的重要保障。傳統的小麥種子藥劑拌種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手動將小麥種子藥劑進行混合拌種,然而手動拌種效率低下,可能攪拌不均勻影響小麥拌藥的效果,導致有的小麥種子沒有充分接觸藥劑量,沒有充分接觸藥劑量小麥種子不能很好的進行防治地下害蟲,影響種子播種后的發芽率。
2、現有的小麥拌種技術中,例如申請號為cn202020203621.0的現有技術,包括線材收納機構、支架、電機、萬向輪、藥瓶收納機構、進料斗、加藥壺、攪拌筒、傳動裝置、出料斗、纏繞輥筒和握把等,通過設置的線材收納機構,在裝置使用前,可通過纏繞輥筒,將裝置所使用的線材纏繞在纏繞輥筒上,防止裝置所使用的線材拖拉到地面上,造成線材的損壞。
3、但是在對種子攪拌前需要先對農藥進行稀釋,現有技術不便于對農藥進行稀釋以及對農藥加入的量進行控制,使得實用性降低,再有現有技術只能對種子進行橫向攪拌,比便于對種子進行縱向攪拌,藥水滲透到底部之后,上下翻拌不均勻使得種子拌種質量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便于對種子進行橫向混合和縱向攪拌,提高混合的質量,并且便于對農藥進行自動定量加入,且便于對藥水進行稀釋,提高拌種的質量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
2、本技術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包括攪拌機構;還包括晃動機構、稀釋機構、加藥機構、驅
3、優選的,晃動機構包括底板、轉動座、拌種筒、絲杠、滑塊、第一電機和連桿,轉動座安裝在底板的頂端,拌種筒的一端轉動安裝在轉動座上,底板的頂端設置有滑槽,滑塊滑動安裝在滑槽內,絲杠轉動安裝在滑槽內,第一電機安裝在底板的側壁上,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絲杠連接,絲杠與滑塊螺紋連接,連桿的一端轉動安裝在滑塊上,連桿的另一端轉動安裝在拌種筒的底端;通過打開第一電機帶動絲杠轉動,然后通過螺紋關系帶動滑塊滑動安裝在滑槽內,進而通過連桿推動拌種筒左右晃動,從而使得拌種筒內的小麥進行左右混合,提高小麥拌種的質量。
4、優選的,攪拌機構包括第一轉軸、第一攪葉和第二電機,第一轉軸轉動安裝在拌種筒的內壁上,第一攪葉安裝在第一轉軸上,第二電機安裝在拌種筒的側壁上,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一轉軸連接;通過打開第二電機帶動第一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第一攪葉轉動對拌種筒內的小麥種子進行攪拌。
5、優選的,稀釋機構包括稀釋筒、第二轉軸、第二攪葉和第三電機,稀釋筒安裝在底板的頂端,第二轉軸轉動安裝在稀釋筒內的頂端,第二攪葉安裝在第二轉軸上,第三電機安裝在稀釋筒的頂端,第三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二轉軸連接;通過打開第三電機帶動第二轉軸轉動,然后帶動第二攪葉轉動,對稀釋筒內的農藥和水進行混合,便于對小麥進行拌種。
6、優選的,加藥機構包括儲藥箱、加藥桶、第一單向閥、連通管、第二單向閥和滑動活塞,儲藥箱安裝在稀釋筒的頂端,加藥桶通過第一單向閥安裝在稀釋筒的頂端,連通管的一端安裝在儲藥箱的側壁上,連通管的另一端安裝在加藥桶上,第二單向閥安裝在連通管上,滑動活塞滑動安裝在加藥桶內;通過打開驅動機構帶動滑動活塞在加藥桶內滑動,當滑動活塞向上滑動時,第一單向閥關閉,第二單向閥打開,儲藥箱內的農藥通過連通管進入至加藥桶內,當要將農藥加入至稀釋筒內時,通過控制驅動機構控制滑動活塞相向滑動,第一單向閥打開第二單向閥關閉,將加藥桶內的農藥加入至稀釋筒內。
7、優選的,驅動機構包括齒板、安裝架、齒軸和第四電機,齒板安裝在滑動活塞的頂端,齒板滑動安裝在加藥桶的頂端,安裝架安裝在加藥桶的頂端,齒軸轉動安裝在安裝架上,第四電機安裝在安裝架上,第四電機的輸出端與齒軸連接,齒板和齒軸嚙合;通過打開第四電機帶動齒軸轉動,然后通過嚙合關系帶動齒板在加藥桶內滑動,進而推動滑動活塞在加藥桶內滑動。
8、優選的,噴藥機構包括水泵、水管、分水管和噴頭,水泵安裝在稀釋筒的側壁上,水管的一端安裝在水泵上,分水管安裝在拌種筒的內壁上,水管的另一端與分水管連接,噴頭安裝分水管上;通過打開水泵將稀釋筒內的藥水通過水管進入至分水管內,然后通過噴頭噴出,使得藥水噴出更均勻,提高拌種的質量。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過晃動機構對小麥進行左右晃動混合,攪拌機構對小麥進行縱向攪拌混合,提高小麥拌種的質量,稀釋機構便于對藥水進行混合,提高拌種的質量,加藥機構便于定量對稀釋機構內加入農藥,驅動機構為加藥機構提供動力,噴藥機構將稀釋機構內的混合好的藥水噴入至晃動機構內,提高混合的質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包括攪拌機構(0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晃動機構(01)、稀釋機構(03)、加藥機構(04)、驅動機構(05)和噴藥機構(06),攪拌機構(02)安裝在晃動機構(01)內,稀釋機構(03)安裝在晃動機構(01)的頂端,加藥機構(04)安裝在稀釋機構(03)的頂端,驅動機構(05)安裝在加藥機構(04)上,噴藥機構(06)安裝在稀釋機構(03)的側壁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晃動機構(01)包括底板(11)、轉動座(12)、拌種筒(13)、絲杠(14)、滑塊(15)、第一電機(16)和連桿(17),轉動座(12)安裝在底板(11)的頂端,拌種筒(13)的一端轉動安裝在轉動座(12)上,底板(11)的頂端設置有滑槽,滑塊(15)滑動安裝在滑槽內,絲杠(14)轉動安裝在滑槽內,第一電機(16)安裝在底板(11)的側壁上,第一電機(16)的輸出端與絲杠(14)連接,絲杠(14)與滑塊(15)螺紋連接,連桿(17)的一端轉動安裝在滑塊(15)上,連桿(17)的另一端轉動安裝在拌種筒(13)的底端。
3.如權利要求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其特征在于,稀釋機構(03)包括稀釋筒(31)、第二轉軸(32)、第二攪葉(33)和第三電機(34),稀釋筒(31)安裝在底板(11)的頂端,第二轉軸(32)轉動安裝在稀釋筒(31)內的頂端,第二攪葉(33)安裝在第二轉軸(32)上,第三電機(34)安裝在稀釋筒(31)的頂端,第三電機(34)的輸出端與第二轉軸(32)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其特征在于,加藥機構(04)包括儲藥箱(41)、加藥桶(42)、第一單向閥(43)、連通管(44)、第二單向閥(45)和滑動活塞(46),儲藥箱(41)安裝在稀釋筒(31)的頂端,加藥桶(42)通過第一單向閥(43)安裝在稀釋筒(31)的頂端,連通管(44)的一端安裝在儲藥箱(41)的側壁上,連通管(44)的另一端安裝在加藥桶(42)上,第二單向閥(45)安裝在連通管(44)上,滑動活塞(46)滑動安裝在加藥桶(42)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其特征在于,驅動機構(05)包括齒板(51)、安裝架(52)、齒軸(53)和第四電機(54),齒板(51)安裝在滑動活塞(46)的頂端,齒板(51)滑動安裝在加藥桶(42)的頂端,安裝架(52)安裝在加藥桶(42)的頂端,齒軸(53)轉動安裝在安裝架(52)上,第四電機(54)安裝在安裝架(52)上,第四電機(54)的輸出端與齒軸(53)連接,齒板(51)和齒軸(53)嚙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其特征在于,噴藥機構(06)包括水泵(61)、水管(62)、分水管(63)和噴頭(64),水泵(61)安裝在稀釋筒(31)的側壁上,水管(62)的一端安裝在水泵(61)上,分水管(63)安裝在拌種筒(13)的內壁上,水管(62)的另一端與分水管(63)連接,噴頭(64)安裝分水管(63)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包括攪拌機構(0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晃動機構(01)、稀釋機構(03)、加藥機構(04)、驅動機構(05)和噴藥機構(06),攪拌機構(02)安裝在晃動機構(01)內,稀釋機構(03)安裝在晃動機構(01)的頂端,加藥機構(04)安裝在稀釋機構(03)的頂端,驅動機構(05)安裝在加藥機構(04)上,噴藥機構(06)安裝在稀釋機構(03)的側壁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晃動機構(01)包括底板(11)、轉動座(12)、拌種筒(13)、絲杠(14)、滑塊(15)、第一電機(16)和連桿(17),轉動座(12)安裝在底板(11)的頂端,拌種筒(13)的一端轉動安裝在轉動座(12)上,底板(11)的頂端設置有滑槽,滑塊(15)滑動安裝在滑槽內,絲杠(14)轉動安裝在滑槽內,第一電機(16)安裝在底板(11)的側壁上,第一電機(16)的輸出端與絲杠(14)連接,絲杠(14)與滑塊(15)螺紋連接,連桿(17)的一端轉動安裝在滑塊(15)上,連桿(17)的另一端轉動安裝在拌種筒(13)的底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攪拌機構(02)包括第一轉軸(21)、第一攪葉(22)和第二電機(23),第一轉軸(21)轉動安裝在拌種筒(13)的內壁上,第一攪葉(22)安裝在第一轉軸(21)上,第二電機(23)安裝在拌種筒(13)的側壁上,第二電機(23)的輸出端與第一轉軸(21)連接。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麥拌種裝置,其特征在于,稀釋機構(03)包括稀釋筒(31)、第二轉軸(32)、第二攪葉(33)和第三電機(34),稀釋筒(31)安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杰,張洪娥,
申請(專利權)人:聊城市茌平區農業農村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