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是指一種縫合管組件及管狀組織缺口縫合裝置。
技術介紹
1、隨著介入技術的不斷進步,介入手術越來越受到醫患歡迎。一直以來,科研人員和醫者對于缺口的封堵、愈合的方法不斷探索,從一開始的手工壓迫,到使用器械封堵,從使用不可降解材料進行封堵,到用可降解材料封堵,從縫線縫合到使用金屬縫合釘縫合,不斷進步。在此過程中,有多款專利和產品相繼問世,比如,各種材質和類型的壓迫止血器、血管封堵器、血管縫合器等。就使用安全性、使用后愈合情況及二次穿刺時的情況看,血管縫合器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現有血管縫合器的缺陷在于:1)操作時,需要將牽引著導絲的鞘管穿過血管上的缺口插入到位,當回收導絲時,牽拉導絲,受力繃緊的導絲與彎曲的鞘管會形成一定的夾角,此時抽拉導絲,會導致血管上的缺口的直徑擴大,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缺口的愈合效果;2)現有技術的針頭對接結構采用三個舌片的設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三舌片結構連接不穩定,針動作時,三舌片的晃動大,易造成舌片斷裂。
技術實現思路
1、為此,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設計一種新型縫合管組件,使得在牽拉導絲時不會造成管狀組織上缺口的直徑擴大,且改進針頭對接結構,減小舌片的晃動。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縫合管組件,用于管狀組織缺口縫合裝置,包括:
3、對接單元,包括插入端、接收端;所述插入端的側面設有內陷的鎖定槽;所述接收端包括容置腔、設于所述容置腔側壁的舌片,所述舌片的自由端向
4、通道單元,包括中空的外管、多軌引導管,所述多軌引導管置放于所述外管內,且設有若干軸向的引導軌道;若干所述引導軌道分別用于穿過接頭針、單針管、控制絲,所述接頭針、單針管的一端設置有所述插入端;
5、搖臂單元,設于所述外管內,包括限位座、活動地置放于所述限位座上的十字翼,所述控制絲與所述十字翼連接;所述十字翼具有兩個自由端,且分別設置一個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分別用于與所述接頭針及單針管的插入端對接;
6、導管單元,包括與所述外管連接的連接件、與所述連接件連接的鞘管;所述連接件彎折形成折彎部,所述連接件內設有導絲通道;所述導絲通道的一端在所述折彎部形成導絲口,另一端與所述鞘管連通。
7、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導絲通道與所述鞘管的中心軸共軸。
8、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鞘管的末端設有具有彈性的止回部。
9、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當有導絲穿過時,所述止回部受力張開,否則所述止回部閉合。
10、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鎖定槽的一側設有突刺,當所述插入端插入所述容置腔時,所述舌片的自由端與所述突刺相抵。
11、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鎖定槽對稱地設于所述插入端的兩側,所述舌片對稱地設于所述容置腔的內壁兩側。
12、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通道單元還包括導向件,所述導向件設有若干與所述引導軌道對接的導向軌道。
13、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導向件設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形態與所述十字翼配合。
14、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多軌引導管設有避讓部,當所述多軌引導管與所述導向件插接時,所述避讓部在所述引導軌道與所述對接軌道之間形成避讓空間。
15、一種管狀組織缺口縫合裝置,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
16、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7、1、改進導絲口與鞘管的設計,減少鞘管對血管的介入。
18、2、改進對接單元的設計,降低對接單元的晃動,降低舌片斷裂的概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管狀組織缺口縫合裝置,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絲通道與所述鞘管(32)的中心軸共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32)的末端設有具有彈性的止回部(3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當有導絲(55)穿過時,所述止回部(321)受力張開,否則所述止回部(321)閉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槽(411)的一側設有突刺(412),當所述插入端(41)插入所述容置腔時,所述舌片(421)的自由端與所述突刺(412)相抵。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槽(411)對稱地設于所述插入端(41)的兩側,所述舌片(421)對稱地設于所述容置腔的內壁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單元(11)還包括導向件(14),所述導向件(14)設有若干與所述引導軌道(13)對接的導向軌道(15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件(14)設有限位部(141),所述限位部(141)的形態與所述十字翼(21)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軌引導管(12)設有避讓部(121),當所述多軌引導管(12)與所述導向件(14)插接時,所述避讓部(121)在所述引導軌道(13)與所述對接軌道之間形成避讓空間。
10.一種管狀組織缺口縫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管狀組織缺口縫合裝置,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絲通道與所述鞘管(32)的中心軸共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32)的末端設有具有彈性的止回部(3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當有導絲(55)穿過時,所述止回部(321)受力張開,否則所述止回部(321)閉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槽(411)的一側設有突刺(412),當所述插入端(41)插入所述容置腔時,所述舌片(421)的自由端與所述突刺(412)相抵。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合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槽(411)對稱地設于所述插入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迎春,孫寧濤,何洪濤,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濼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