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43342573 閱讀: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8
    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低壓電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由操作手柄、定位保持機構、接觸系統、安裝底座等功能部件組成,通過旋轉手柄帶動操作桿轉動,操作桿驅動定位轉盤、接觸系統的凸輪一起同步轉動,由凸輪外圓面帶動動觸頭支架,從而實現動觸頭與靜觸頭之間的接通或分斷,由于凸輪的形狀不同,當手柄處在不同位置時,觸頭的吻合情況不同,從而達到轉換電源電路的目的。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模塊化、標準化、通用性、組合集成化設計,有效降低產品尺寸,容量大,溫升低,安裝空間小、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結構方便拆裝維修更換方便、安全性更好;整體結構原理簡單易行,便于工程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低壓電器,特別涉及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


    技術介紹

    1、轉換開關是一種切換多回路的低壓開關,具有多組接觸系統,每一組接觸系統內具有兩組以上動靜觸頭系統,通過旋轉手柄帶動凸輪轉動,從而實現動觸頭與靜觸頭之間的接通或分斷,切換電路,把電路從一組連接改換到另一組連接的電器。

    2、目前現有的轉換開關普遍容量比較小,一般額定電流只有10a、25a、60a、100a不等,主要用于轉換控制回路或小型負載用,極少有容量大于300a及以上的負載轉換開關,直接用于負載的電源切換。而且現有的轉換開關由于容量小體積小普遍采用集成化設計,沒有采用模塊化設計;標準化、通用性、模塊化設計較差,出現故障時,一般無法維修更換零部件或后期維護更換零件時非常麻煩,且傳統的轉換開關不能滿足大容量負載下的使用場合。當轉換開關容量較大,體積較大時,必將考慮模塊化、標準化、通用性以及接觸系統主電路連接優化設計,以降低回路電阻,從而降低溫升,滿足大容量電源轉換開關使用場合的要求。

    3、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
    技術介紹
    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專利技術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構成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存在的技術問題,為此,提供了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包括操作手柄、定位保持機構、接觸系統、安裝底座;

    >4、多組接觸系統組合疊裝在安裝底座的上方,定位保持機構安裝在最上層接觸系統的上方,操作手柄通過操作桿貫穿安裝于定位保持機構和接觸系統的中心操作孔內;

    5、接觸系統包括凸輪、接觸系統基座以及安裝在接觸系統基座上的第一動觸頭組件、第二動觸頭組件、負載接線組件、正常電源接線組件和事故電源接線組件;

    6、操作桿貫穿安裝于凸輪的中心操作孔內,凸輪隨著操作桿的轉動進行同步轉動;

    7、凸輪與第一動觸頭組件的第一動觸頭支架相抵接,從而使得正常電源接線組件通過第一動觸頭組件與負載接線組件相連接或相分離;

    8、凸輪與第二動觸頭組件的第二動觸頭支架相抵接,從而使得事故電源接線組件通過第二動觸頭組件與負載接線組件相連接或相分離。

    9、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動觸頭組件包括第一動觸頭支架、第一動觸頭觸橋、第一動觸頭右彈簧、第一動觸頭左彈簧;

    10、所述第二動觸頭組件包括第二動觸頭支架、第二動觸頭觸橋、第二動觸頭右彈簧、第二動觸頭左彈簧;

    11、所述第一動觸頭組件的結構和第二動觸頭組件的結構相同且對稱設置在凸輪的兩側;

    12、所述第一動觸頭觸橋一側的中間位置與第一動觸頭支架固定連接,第一動觸頭支架與凸輪相抵接;

    13、所述第一動觸頭觸橋另一側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動觸頭右彈簧及第一動觸頭左彈簧進行固定連接,第一動觸頭右彈簧和第一動觸頭左彈簧兩者的另一端固定安裝在接觸系統基座內壁上。

    14、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負載接線組件包括第一靜觸頭導電板、負載接線端子、第一連接排、第二靜觸頭導電板;

    15、所述第一靜觸頭導電板與第一動觸頭組件的第一動觸頭觸橋相連接或相分離;

    16、所述第一靜觸頭導電板與負載接線端子相連接;

    17、所述第一靜觸頭導電板與第一連接排的一端相連接,第一連接排的另一端與第二靜觸頭導電板相連接;

    18、所述第二靜觸頭導電板與第二動觸頭組件的第二動觸頭觸橋相連接或相分離。

    19、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靜觸頭導電板上的靜觸頭觸點與第一動觸頭觸橋上的動觸頭觸點之間相接觸或分離;

    20、所述第二靜觸頭導電板上的靜觸頭觸點與第二動觸頭觸橋上的動觸頭觸點之間相接觸或分離。

    21、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正常電源接線組件包括正常電源接線端子、第三靜觸頭導電板;

    22、所述正常電源接線端子與第三靜觸頭導電板相連接;

    23、所述第三靜觸頭導電板與第一動觸頭組件的第一動觸頭觸橋相連接或相分離。

    24、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事故電源接線組件包括事故電源接線端子、第四靜觸頭導電板;

    25、所述事故電源接線端子與第四靜觸頭導電板相連接;

    26、所述第四靜觸頭導電板與第二動觸頭組件的第二動觸頭觸橋相連接或相分離。

    27、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靜觸頭導電板上的靜觸頭觸點與第一動觸頭觸橋上的動觸頭觸點之間相接觸或分離;

    28、所述第四靜觸頭導電板上的靜觸頭觸點與第二動觸頭觸橋上的動觸頭觸點之間相接觸或分離。

    29、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定位保持機構包括定位機構蓋板、定位轉盤、定位保持機構基座、定位保持機構齒輪軸、保持機構蓋板;

    30、所述定位保持機構基座固定安裝在保持機構蓋板的內側壁上,定位保持機構齒輪軸轉動安裝在定位保持機構基座上,定位保持機構齒輪軸與定位轉盤進行內外嚙合連接;

    31、所述定位機構蓋板和保持機構蓋板之間通過螺栓進行鎖緊,定位轉盤處于定位保持機構基座和定位機構蓋板之間;

    32、操作桿貫穿安裝于定位保持機構齒輪軸的中心操作孔內,定位保持機構齒輪軸隨著操作桿的轉動進行同步轉動;

    33、所述定位保持機構基座上設置有定位保持機構基座限位凸塊;

    34、所述定位轉盤上設置有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一和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二;

    35、所述定位保持機構基座限位凸塊與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一相抵接或相分離,所述定位保持機構基座限位凸塊與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二相分離或相抵接。

    36、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一的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一內側面與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二的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二內側面相對設置;

    37、所述定位保持機構基座限位凸塊的兩側面分別為定位保持機構基座限位凸塊a面和定位保持機構基座限位凸塊b面;

    38、所述定位保持機構基座限位凸塊a面與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一內側面相抵接或相分離;

    39、所述定位保持機構基座限位凸塊b面與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二內側面相抵接或相分離。

    40、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操作桿、手柄操作基座、面板、手柄;

    41、所述手柄操作基座和面板固定連接;

    42、所述操作桿貫穿且轉動安裝在手柄操作基座上,操作桿貫穿面板并固定連接手柄;

    43、在面板上設置有正常電源指示字樣和事故電源指示字樣,手柄包括旋轉手柄和旋轉手柄指示端。

    44、以下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所述安裝底座的側邊固定設置四個限位卡柱,四個限位卡柱形成接觸系統安裝腔;

    45、多組接觸系統組合疊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1)、定位保持機構(2)、接觸系統(3)、安裝底座(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動觸頭組件包括第一動觸頭支架(302)、第一動觸頭觸橋(303)、第一動觸頭右彈簧(304)、第一動觸頭左彈簧(32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接線組件包括第一靜觸頭導電板(305)、負載接線端子(307)、第一連接排(309)、第二靜觸頭導電板(31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靜觸頭導電板(305)上的靜觸頭觸點與第一動觸頭觸橋(303)上的動觸頭觸點之間相接觸或分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電源接線組件包括正常電源接線端子(320)、第三靜觸頭導電板(322);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靜觸頭導電板(322)上的靜觸頭觸點與第一動觸頭觸橋(303)上的動觸頭觸點之間相接觸或分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保持機構(2)包括定位機構蓋板(201)、定位轉盤(202)、定位保持機構基座(203)、定位保持機構齒輪軸(204)、保持機構蓋板(205);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一(2021)的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一內側面(2021a)與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二(2022)的定位轉盤限位凸塊二內側面(2022a)相對設置;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1)包括操作桿(101)、手柄操作基座(102)、面板(103)、手柄(104);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底座(4)的側邊固定設置四個限位卡柱(401),四個限位卡柱(401)形成接觸系統安裝腔;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1)、定位保持機構(2)、接觸系統(3)、安裝底座(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動觸頭組件包括第一動觸頭支架(302)、第一動觸頭觸橋(303)、第一動觸頭右彈簧(304)、第一動觸頭左彈簧(32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接線組件包括第一靜觸頭導電板(305)、負載接線端子(307)、第一連接排(309)、第二靜觸頭導電板(31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靜觸頭導電板(305)上的靜觸頭觸點與第一動觸頭觸橋(303)上的動觸頭觸點之間相接觸或分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電源接線組件包括正常電源接線端子(320)、第三靜觸頭導電板(322);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控制型負載轉換開關,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萬祥軍戴道立周春龍周柳張瑩瑩向小青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视频人妻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韩国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