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燃氣預混燃燒器制造,特別涉及改進型燃氣預混燃燒器。
技術介紹
1、全預混燃燒是指在燃氣被點燃前,根據化學計量比預先混合燃氣和空氣的燃燒方式。全預混燃燒空氣、燃氣混合均勻,燃燒溫度分布均勻,局部高溫區難以產生,熱力型nox的生成受到抑制。
2、然而,由于全預混燃燒的燃燒速度較快,在低負荷運行情況下易發生回火,運行時需要避開回火區間;在高負荷或過量空氣系數較高的情況下,混合氣體氣流速度較大,易超出燃燒速度出現脫火,需要配備穩焰裝置來穩定主火焰。
3、對于圓筒狀燃氣預混燃燒器,通常在金屬筒身布置大量火孔,以控制筒身表面混合氣體的流速分布,混合氣體流經火孔后,在燃燒器表面燃燒。
4、但是,由于金屬筒本身是一個悶管結構,金屬筒側壁各部流出的混合氣體流量并不均勻,這就導致燃燒時火焰長度也同樣不均勻,造成燃燒效率下降,而且若是由于火焰過短導致大量熱量集中在金屬筒,也會是燃燒器的受用壽命縮短。
5、而且由于現有產品在中低負荷下,燃燒情況良好,無火焰的火孔占比較少,但高負荷下,可以目視得到較多火孔,尤其燃燒器頭部,會出現較多無火焰的火孔。
6、因此,如何解決圓筒狀燃氣預混燃燒器側面火孔出氣不均勻的難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改進型燃氣預混燃燒器,實現的目的是解決圓筒狀燃氣預混燃燒器側面火孔出氣不均勻的難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公開了改進型燃氣
3、其中,多個所述火孔排布成沿所述金屬圓筒軸向延伸的多個行;
4、每行的所有所述火孔均環繞所述金屬圓筒軸向均布,且所有行火孔每隔一行的數量相同,使所有所述火孔排成多個列;
5、每一行的所有所述火孔的形狀和尺寸完全相同;
6、每一列的所有所述火孔的形狀相似,尺寸從所述根部到所述端蓋逐漸變大。
7、優選的,每一行的所有所述火孔與相鄰兩行的所述所有所述火孔互相錯開,使每一所述火孔與相鄰的任意一行中距離最近的兩個所述火孔之間的距離相同。
8、優選的,每一所述火孔均呈矩形,且較長的一邊均與所述金屬圓筒的軸向平行。
9、優選的,所述金屬圓筒設有多個所述火孔的區域為所述側壁靠近所述端蓋的2/3至3/4區域。
10、更優選的,所述金屬圓筒設有多個所述火孔的區域的外側設有金屬絲網。
11、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12、本技術從燃燒器根部側開始,沿著金屬圓筒軸線方向火孔逐漸增大,根據理論分析和仿真結果確定各個火孔的具體尺寸,以控制軸線方向混合氣體的流速分布。
13、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術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改進型燃氣預混燃燒器,包括側壁設有多個火孔(1)的金屬圓筒(4);所述金屬圓筒(4)的為設有向外翻折的法蘭結構(3)的根部,另一端設有端蓋(5)進行封閉;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燃氣預混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行的所有所述火孔(1)與相鄰兩行的所述所有所述火孔(1)互相錯開,使每一所述火孔(1)與相鄰的任意一行中距離最近的兩個所述火孔(1)之間的距離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燃氣預混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火孔(1)均呈矩形,且較長的一邊均與所述金屬圓筒(4)的軸向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燃氣預混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圓筒(4)設有多個所述火孔(1)的區域為所述側壁靠近所述端蓋(5)的2/3至3/4區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進型燃氣預混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圓筒(4)設有多個所述火孔(1)的區域的外側設有金屬絲網(2)。
【技術特征摘要】
1.改進型燃氣預混燃燒器,包括側壁設有多個火孔(1)的金屬圓筒(4);所述金屬圓筒(4)的為設有向外翻折的法蘭結構(3)的根部,另一端設有端蓋(5)進行封閉;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燃氣預混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行的所有所述火孔(1)與相鄰兩行的所述所有所述火孔(1)互相錯開,使每一所述火孔(1)與相鄰的任意一行中距離最近的兩個所述火孔(1)之間的距離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