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生物質利用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氣化爐攪拌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介紹
1、秸稈爐體組件是一種利用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資源,通過氣化技術將其轉化為可燃氣體的環保節能設備。它廣泛應用于農村,因其可再生、成本低、資源豐富等優點,被視為一種可持續的新能源解決方案。秸稈爐體組件在工作時,需要對爐內燃料進行攪拌以促進充分燃燒,從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然而現有的秸稈用爐體組件在使用時存在物料燃燒不充分的問題,其一大原因是物料在燃燒時缺少攪拌,然而在攪拌時由于物料翻騰,不同區域物料量不等,而在此基礎上增加新的物料進入燃燒會導致不同區域物料量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造成秸稈燃燒不充分,降低了物料利用率。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專利技術。
2、因此,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缺乏攪拌的秸稈物料會出現燃燒不充分的問題,而通過攪拌增強秸稈燃燒效率時添加的物料量不受控制會導致爐體組件內不同區域的秸稈燃燒程度不統一,會導致燃燒不充分。
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氣化爐攪拌裝置,包括爐體組件,所述爐體組件包括氣化爐與進料件,所述進料件貫通連接于氣化爐的上部;
4、攪拌組件,所述攪拌組件設置于所述氣化爐的一側,包括驅動件與轉動件,所述驅動件設置于所述氣化爐的外部,所述轉動件設置于氣化爐的內部,且與所述驅動件相連接;以及,
5、布料組件,所述布料組件設置于所述爐體組件的內部,包括
6、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氣化爐攪拌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振篩件包括鉸接塊、鉸接桿、彈簧及爐箅,所述鉸接塊與驅動件相連接,所述鉸接桿的一端與鉸接塊鉸接,另一端通過鉸接銷與彈簧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爐箅相連接,而所述爐箅則設置于所述氣化爐的內部,其中部貫穿通過所述驅動件。
7、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氣化爐攪拌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轉動件包括套塊、連桿及分散葉片,所述套塊內部貫穿設置有螺孔,并與所述驅動件相配合,若干所述連桿呈十字連接于所述套塊的四面側壁,若干所述分散葉片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桿的桿身。
8、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氣化爐攪拌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驅動件包括支撐架、螺紋桿、限位環及電機,所述支撐架連接于所述氣化爐的外部,所述電機通過與支撐架的連接,安裝于氣化爐的外部,所述螺紋桿同軸心設置于氣化爐的內部,且與所述電機的輸出端相連接,其桿身還與套塊相配合,所述限位環設置于螺紋桿的桿身,并與所述套塊相配合。
9、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氣化爐攪拌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開合件包括二號料斗、出料口、料門及開啟桿,所述二號料斗的進料處與進料件的出料處相配合,所述出料口的數量與位置,對應氣化爐內劃分的燃燒區的數量與位置布置,若干所述料門分別與出料口鉸接,同時與開啟桿的下端鉸接。
10、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氣化爐攪拌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進料件包括一號料斗、隔板及滑槽,所述一號料斗與氣化爐的上壁貫通連接,所述滑槽貫穿開設于一號料斗的側壁,所述隔板則活動安插于滑槽的內部。
11、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氣化爐攪拌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隔板包括上隔板與下隔板,而滑槽包括上滑槽與下滑槽,所述上隔板與上滑槽安插連接,所述下隔板與下滑槽安插連接。
12、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氣化爐攪拌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氣化爐包括料渣口與支撐腿,所述支撐腿連接于所述氣化爐的底部四周,所述料渣口貫穿設置于氣化爐的底部側壁。
13、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氣化爐攪拌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氣化爐的內部空間呈圓柱狀空腔,其內側壁豎直設置有限位槽,若干所述限位槽與連桿的一端限位配合。
14、本專利技術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氣化爐攪拌裝置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5、將所述氣化爐內部按餅狀劃分為多個燃燒區,將開合件的多個出料口對應多個燃燒區布置;
16、通過測力傳感器來監測彈簧在不同的燃燒區內承受的阻力值,判斷該阻力值是否滿足第一預設條件,若是,則開啟對應燃燒區的出料口,若否,則不開啟;
17、判斷阻力值的持續時間是否滿足第二預設條件,若是,則開啟對應燃燒區的出料口,若否,則不開啟。
18、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通過設置氣化爐與進料件,為秸稈燃燒提供燃燒環境,通過設置驅動件與轉動件,實現對爐體內部秸稈物料的攪拌效果,解決了物料燃燒不充分的問題,通過設置開合件、振篩件及測力傳感器,實現定量定位控制投入秸稈物料的量的效果,避免了添加的物料量不受控制會導致爐體組件內不同區域的秸稈燃燒程度不統一,導致燃燒不充分的問題。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篩件(302)包括鉸接塊(302a)、鉸接桿(302b)、彈簧(302c)及爐箅(302d),所述鉸接塊(302a)與驅動件(201)相連接,所述鉸接桿(302b)的一端與鉸接塊(302a)鉸接,另一端通過鉸接銷與彈簧(302c)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彈簧(302c)的另一端與所述爐箅(302d)相連接,而所述爐箅(302d)則設置于所述氣化爐(101)的內部,其中部貫穿通過所述驅動件(20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件(202)包括套塊(202a)、連桿(202b)及分散葉片(202c),所述套塊(202a)內部貫穿設置有螺孔,并與所述驅動件(201)相配合,若干所述連桿(202b)呈十字連接于所述套塊(202a)的四面側壁,若干所述分散葉片(202c)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桿(202b)的桿身。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201)包括支撐架(201a)、螺紋桿(201b)、限位環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合件(301)包括二號料斗(301a)、出料口(301b)、料門(301c)及開啟桿(301d),所述二號料斗(301a)的進料處與進料件(102)的出料處相配合,所述出料口(301b)的數量與位置,對應氣化爐(101)內劃分的燃燒區的數量與位置布置,若干所述料門(301c)分別與出料口(301b)鉸接,同時與開啟桿(301d)的下端鉸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件(102)包括一號料斗(102a)、隔板(102b)及滑槽(102c),所述一號料斗(102a)與氣化爐(101)的上壁貫通連接,所述滑槽(102c)貫穿開設于一號料斗(102a)的側壁,所述隔板(102b)則活動安插于滑槽(102c)的內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2b)包括上隔板(102b-1)與下隔板(102b-2),而滑槽(102c)包括上滑槽(102c-1)與下滑槽(102c-2),所述上隔板(102b-1)與上滑槽(102c-1)安插連接,所述下隔板(102b-2)與下滑槽(102c-2)安插連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化爐(101)包括料渣口(101a)與支撐腿(101b),所述支撐腿(101b)連接于所述氣化爐(101)的底部四周,所述料渣口(101a)貫穿設置于氣化爐(101)的底部側壁。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化爐(101)的內部空間呈圓柱狀空腔,其內側壁豎直設置有限位槽(101c),若干所述限位槽(101c)與連桿(202b)的一端限位配合。
10.一種氣化爐攪拌裝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種氣化爐攪拌裝置;以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篩件(302)包括鉸接塊(302a)、鉸接桿(302b)、彈簧(302c)及爐箅(302d),所述鉸接塊(302a)與驅動件(201)相連接,所述鉸接桿(302b)的一端與鉸接塊(302a)鉸接,另一端通過鉸接銷與彈簧(302c)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彈簧(302c)的另一端與所述爐箅(302d)相連接,而所述爐箅(302d)則設置于所述氣化爐(101)的內部,其中部貫穿通過所述驅動件(20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件(202)包括套塊(202a)、連桿(202b)及分散葉片(202c),所述套塊(202a)內部貫穿設置有螺孔,并與所述驅動件(201)相配合,若干所述連桿(202b)呈十字連接于所述套塊(202a)的四面側壁,若干所述分散葉片(202c)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桿(202b)的桿身。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201)包括支撐架(201a)、螺紋桿(201b)、限位環(201c)及電機(201d),所述支撐架(201a)連接于所述氣化爐(101)的外部,所述電機(201d)通過與支撐架(201a)的連接,安裝于氣化爐(101)的外部,所述螺紋桿(201b)同軸心設置于氣化爐(101)的內部,且與所述電機(201d)的輸出端相連接,其桿身還與套塊(202a)相配合,所述限位環(201c)設置于螺紋桿(201b)的桿身,并與所述套塊(202a)相配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化爐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合件(301)包括二號料斗(301a)、出料口(3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延濤,沈釔琳,宋磊,李媛娜,雷廷宙,劉鵬,孫堂磊,王云博,楊梅,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