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茶葉加工,尤其涉及一種茶葉殺青裝置及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1、殺青是制茶技術的關鍵工序之一,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型,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
2、茶葉中各類型氧化酶活性受破壞時的臨界溫度存在差異,為使大部分氧化酶失活,多采取較高的殺青溫度,以使大部分酶失活。但殺青溫度越高,則茶葉葉片中花青素的降解速率越快,進而影響成品茶葉的色澤。殺青過程設置不同階段,每個階段設置不同的殺青溫度,且各殺青溫度均趨近對應類型氧化酶的失活溫度可在茶葉殺青后保證成品茶葉品質的同時,兼顧茶葉色澤。
3、但滾筒式殺青設備殺青茶葉時,對轉動的滾筒加熱,茶葉鮮葉注入至滾筒一端,茶葉鮮葉隨滾筒轉動而翻動,并沿滾筒的軸線移動,最終從滾筒的另一端排出,進而完成茶葉的殺青過程。使得滾筒式茶葉殺青設備不便分階段的同時,不便針對每個階段設置不同的殺青溫度。因此,本申請提出一種能夠分階段,并針對每個階段采取不同加熱溫度的茶葉殺青裝置及控制方法,以針對不同類型氧化酶設置趨近其失活溫度的殺青環境,保證成品茶葉品質的同時,兼顧茶葉色澤。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殺青裝置及控制方法,旨在解決滾筒式殺青裝置不便分階段、以及針對每個階段設置不同殺青溫度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茶葉殺青裝置,包括:
>4、裝置本體,包括殼體、橫設并貫穿所述殼體的滾筒、以及至少一個設于所述滾筒內壁的導向板,所述導向板呈螺旋狀并向所述滾筒的軸向延伸,驅使所述滾筒繞自身軸線轉動,以帶動投入所述滾筒內的物料翻動并沿所述滾筒的軸向移動;
5、加熱機構,包括電加熱棒和溫度檢測器,所述殼體內部中空并通過隔板分隔出至少兩個沿所述滾筒軸向堆疊的空腔,每個空腔底部均設置一組電加熱棒,所述滾筒內部正對每個空腔均設置一個溫度檢測器,分別控制每個電加熱棒做功,以對所述滾筒內部分區加熱;
6、驅動機構,包括鄰近所述滾筒軸向一端的電機、以及連接所述電機做功端和所述滾筒軸向一端的傳動組件,控制所述電機做功,并通過所述傳動組件帶動所述滾筒繞自身軸線轉動。
7、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滾筒軸向的兩端分別伸出至所述殼體外,并設有第一卡槽,所述殼體外壁位于所述滾筒軸向兩端之下均設置至少兩個支撐滾輪,每個支撐滾輪均通過一個轉軸與所述殼體的外壁轉動連接,每個支撐滾輪鄰近所述滾筒的側壁均伸入位置對應的第一卡槽內,以限位和支撐所述滾筒。
8、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組件設有主動輪、第一從動輪、第二從動輪、第一傳動帶和第二傳動帶,所述電機轉軸與所述主動輪同軸連接,所述第一從動輪和所述第二從動輪同軸并固定連接,所述滾筒鄰近所述電機一端的側壁設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傳動帶張緊于所述主動輪和所述第一從動輪外,所述第二傳動帶張緊于所述第二從動輪外和所述第二卡槽內。
9、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滾筒外徑大于所述第二從動輪半徑,所述第二從動輪半徑大于所述第一從動輪半徑,所述第一從動輪半徑大于所述主動輪半徑,以使所述滾筒繞自身軸向轉動的頻率遠低于所述電機轉軸轉動的頻率。
10、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滾筒鄰近所述電機的一端與一個端蓋連接,所述端蓋中部設有通孔,以阻擋所述滾筒內物料自連接所述端蓋一端流出;所述殼體頂部對應每個空腔均設置一個排氣管,每個排氣管的內部均與位置對應的空腔連通。
11、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滾筒軸向的兩端分別設有注料斗和排料斗,所述注料斗的一端透過所述端蓋的通孔伸入所述滾筒內,所述注料斗的另一端設于上游生產設備的輸出端;所述排料斗的一端設于所述滾筒遠離所述端蓋一端之下,所述排料斗的另一端設于下游生產設備的輸入端。
12、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殼體之下設有第一支架,所述電機和所述第二從動輪遠離所述第一從動輪的一側均設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注料斗之下設有第二支架,所述排料斗之下設有第二支架,以使所述排料斗和所述注料斗適應所述滾筒高度,且不影響所述滾筒繞自身軸向轉動。
13、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加熱組件還設有橫桿和連接架,所述滾筒內沿其軸向懸空一個橫桿,每個溫度檢測器均設于所述橫桿上,所述橫桿遠離所述電機的一端伸出至所述滾筒外,并通過所述連接架與所述殼體外壁連接。
14、一種茶葉殺青裝置的控制方法,應用于茶葉殺青裝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5、在接收到茶葉殺青指令時,獲取每個溫度檢測器采集的當前溫度;
16、確定每個所述當前溫度是否均為所述溫度檢測器對應的目標預設溫度閾值,其中,不同溫度檢測器對應的目標預設溫度閾值不同;
17、若否,增大/減小目標溫度檢測器對應區域關聯的電加熱棒的加熱功率,以使溫度檢測器的當前溫度趨近所述目標預設溫度閾值;
18、若是,維持目標溫度檢測器對應區域關聯的電加熱棒的加熱功率。
19、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專利技術在使用過程中,分別控制每個電加熱棒的做功,可對滾筒內部分區加熱,配合溫度檢測器,可使滾筒內各區域的溫度一致,或不一致。為降低殺青溫度對成品茶葉色澤的影響,可針對茶葉中不同酶采取不同的殺青溫度,使滾筒一個區域的溫度趨近其中一種酶的失活溫度,避免殺青過程中茶葉承受較高溫度時間過長,而使成品茶葉的色澤較差,同時兼顧成品茶葉的品質和色澤。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軸向的兩端分別伸出至所述殼體外,并設有第一卡槽,所述殼體外壁位于所述滾筒軸向兩端之下均設置至少兩個支撐滾輪,每個支撐滾輪均通過一個轉軸與所述殼體的外壁轉動連接,每個支撐滾輪鄰近所述滾筒的側壁均伸入位置對應的第一卡槽內,以限位和支撐所述滾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設有主動輪、第一從動輪、第二從動輪、第一傳動帶和第二傳動帶,所述電機轉軸與所述主動輪同軸連接,所述第一從動輪和所述第二從動輪同軸并固定連接,所述滾筒鄰近所述電機一端的側壁設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傳動帶張緊于所述主動輪和所述第一從動輪外,所述第二傳動帶張緊于所述第二從動輪外和所述第二卡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外徑大于所述第二從動輪半徑,所述第二從動輪半徑大于所述第一從動輪半徑,所述第一從動輪半徑大于所述主動輪半徑,以使所述滾筒繞自身軸向轉動的頻率遠低于所述電機轉軸轉動的頻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軸向的兩端分別設有注料斗和排料斗,所述注料斗的一端透過所述端蓋的通孔伸入所述滾筒內,所述注料斗的另一端設于上游生產設備的輸出端;所述排料斗的一端設于所述滾筒遠離所述端蓋一端之下,所述排料斗的另一端設于下游生產設備的輸入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之下設有第一支架,所述電機和所述第二從動輪遠離所述第一從動輪的一側均設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注料斗之下設有第二支架,所述排料斗之下設有第二支架,以使所述排料斗和所述注料斗適應所述滾筒高度,且不影響所述滾筒繞自身軸向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還設有橫桿和連接架,所述滾筒內沿其軸向懸空一個橫桿,每個溫度檢測器均設于所述橫桿上,所述橫桿遠離所述電機的一端伸出至所述滾筒外,并通過所述連接架與所述殼體外壁連接。
9.一種茶葉殺青裝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權利要求1至8任意項的茶葉殺青裝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軸向的兩端分別伸出至所述殼體外,并設有第一卡槽,所述殼體外壁位于所述滾筒軸向兩端之下均設置至少兩個支撐滾輪,每個支撐滾輪均通過一個轉軸與所述殼體的外壁轉動連接,每個支撐滾輪鄰近所述滾筒的側壁均伸入位置對應的第一卡槽內,以限位和支撐所述滾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設有主動輪、第一從動輪、第二從動輪、第一傳動帶和第二傳動帶,所述電機轉軸與所述主動輪同軸連接,所述第一從動輪和所述第二從動輪同軸并固定連接,所述滾筒鄰近所述電機一端的側壁設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傳動帶張緊于所述主動輪和所述第一從動輪外,所述第二傳動帶張緊于所述第二從動輪外和所述第二卡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外徑大于所述第二從動輪半徑,所述第二從動輪半徑大于所述第一從動輪半徑,所述第一從動輪半徑大于所述主動輪半徑,以使所述滾筒繞自身軸向轉動的頻率遠低于所述電機轉軸轉動的頻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茶葉殺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鄰近所述電機的一端與一個端蓋連接,所述端蓋中部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艷芹,李紹聰,李國偉,田春梅,李育芬,羅玉芳,
申請(專利權)人:鳳慶縣峽山茶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