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噴涂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及噴涂工藝。
技術介紹
1、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構件在建筑領域得到不斷推廣以及應用,尤其是路橋、地下隧道等大型工程項目。在生產過程中,為方便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構件從模具中脫出,并防止由于管片預置構件的表面與模具發生粘連而影響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構件成型質量的問題,一般采用人工手動噴涂脫模劑的方式來實現良好的脫模效果。但目前采用人工手動噴涂脫模劑的方式不僅噴涂速度慢、勞動強度大,而且不能將脫模劑進行均勻噴涂,操作繁瑣并且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采用人工手動噴涂脫模劑的方式存在噴涂速度慢、勞動強度大、不能均勻噴涂,并且由于不同型號的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的噴涂方式不同,導致操作繁瑣以及生產效率低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及噴涂工藝。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包括機架、行走機構、機械臂、噴脫模劑執行機構、儲液罐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行走機構、機械臂以及噴脫模劑執行機構連接。所述行走機構與所述機架可動連接,所述行走機構包括第一移動部、第二移動部以及第三移動部。所述機架包括固定橫梁、移動橫梁以及縱梁,所述移動橫梁通過所述第一移動部與所述固定橫梁可動連接,所述縱梁通過所述第二移動部與所述移動橫梁可動連接。所述機械臂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三移動部與所述移動橫梁可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噴脫模劑執
4、進一步地,所述機架為框架結構,還包括有若干支撐立柱,所述固定橫梁對稱設置在所述機架頂部的左右兩側,各所述支撐立柱可拆卸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橫梁的底部。
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動部、第二移動部以及第三移動部均包括伺服電機、齒輪、齒條、滑塊以及滑道,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伺服電機連接,所述伺服電機通過減速器與所述齒輪連接,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相適配嚙合,所述伺服電機驅動所述齒輪沿所述齒條移動,并帶動所述滑塊相適配沿所述滑道移動。
6、進一步地,所述噴嘴通過接頭與所述多嘴噴桿連接,若干所述噴嘴對稱設置在所述多嘴噴桿的左右兩側,所述多嘴噴桿包括若干噴桿段,各所述噴桿段之間可拆卸固定連接。
7、進一步地,所述噴嘴噴涂的覆蓋范圍呈扇形,并且兩個相鄰所述噴嘴的噴涂邊界重疊。
8、進一步地,所述儲液罐具有空氣壓縮機與攪拌器,所述儲液罐的吸料口處設置有過濾網。
9、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工藝,應用于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包括以下步驟:
10、s1生產線將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轉運至所述機架內,并將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打開,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rfid讀卡器所識別出的所述rfid卡的信息來讀取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型號,并根據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型號調用對應的控制程序。s2工作人員根據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的深度來調整所述多嘴噴桿上所述噴嘴的數量。s3所述機械臂由零位狀態,擺出合適的姿態帶動所述噴脫模劑執行機構進入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的模腔腔體內。s4所述控制器根據控制程序,控制所述機械臂并帶動所述噴脫模劑執行機構沿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的模腔腔體中線位置運行,將脫模劑壓力噴涂至模腔腔體的兩側立面及底面。s5噴涂工作結束后,所述機械臂帶動所述噴脫模劑執行機構回歸到零位狀態,并且生產線將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從所述機架內轉運出。
11、進一步地,在s2中,所述多嘴噴桿上的所述噴嘴數量需要滿足:
12、
13、式中,n表示為所述噴嘴的數量,并且為正整數;1表示為位于所述多嘴噴桿底面的所述噴嘴的數量;l表示為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模腔的深度;r表示為所述噴嘴噴涂時的覆蓋范圍。
14、進一步地,在s4中,當所述多嘴噴桿噴涂時的覆蓋范圍小于模腔深度時,將模腔腔體劃分為上下兩部分,首先對模腔腔體的上部進行噴涂,然后對模腔腔體的下部進行噴涂,直至噴涂工作結束。
15、進一步地,在s5中,當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中模腔的寬度小于若干所述噴嘴噴涂模腔的覆蓋范圍,并且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中模腔的深度小于所述多嘴噴桿噴涂模腔的覆蓋范圍時,即為噴涂完成。
16、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利用行走機構靈活調整機械臂的空間位置,并且機械臂帶動噴脫模劑執行機構通過切換不同的姿態對模腔腔體內的凹凸表面進行針對性噴涂,提高噴涂效率,并使得脫模劑能夠將模腔腔體內的表面均勻覆蓋,提高噴涂以及脫模效果。本專利技術自動化程度高,控制器通過預設的控制程序能夠對機械臂自動控制,操作簡單,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行走機構、機械臂(5)、噴脫模劑執行機構(6)、儲液罐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行走機構、機械臂(5)以及噴脫模劑執行機構(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為框架結構,還包括有若干支撐立柱(1),所述固定橫梁(2)對稱設置在所述機架頂部的左右兩側,各所述支撐立柱(1)可拆卸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橫梁(2)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動部、第二移動部以及第三移動部均包括伺服電機、齒輪、齒條、滑塊以及滑道,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伺服電機連接,所述伺服電機通過減速器與所述齒輪連接,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相適配嚙合,所述伺服電機驅動所述齒輪沿所述齒條移動,并帶動所述滑塊相適配沿所述滑道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603)通過接頭與所述多嘴噴桿(602)連接,若干所述噴嘴(603)對稱設置在所述多嘴噴桿(602)的左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603)噴涂的覆蓋范圍呈扇形,并且兩個相鄰所述噴嘴(603)的噴涂邊界重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罐具有空氣壓縮機與攪拌器,所述儲液罐的吸料口處設置有過濾網。
7.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工藝,應用于如上述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多嘴噴桿(602)上的所述噴嘴(603)數量需要滿足: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4中,當所述多嘴噴桿(602)噴涂時的覆蓋范圍小于模腔深度時,將模腔腔體劃分為上下兩部分,首先對模腔腔體的上部進行噴涂,然后對模腔腔體的下部進行噴涂,直至噴涂工作結束。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5中,當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中模腔的寬度小于若干所述噴嘴(603)噴涂模腔的覆蓋范圍,并且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中模腔的深度小于所述多嘴噴桿(602)噴涂模腔的覆蓋范圍時,即為噴涂完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行走機構、機械臂(5)、噴脫模劑執行機構(6)、儲液罐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行走機構、機械臂(5)以及噴脫模劑執行機構(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為框架結構,還包括有若干支撐立柱(1),所述固定橫梁(2)對稱設置在所述機架頂部的左右兩側,各所述支撐立柱(1)可拆卸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橫梁(2)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動部、第二移動部以及第三移動部均包括伺服電機、齒輪、齒條、滑塊以及滑道,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伺服電機連接,所述伺服電機通過減速器與所述齒輪連接,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相適配嚙合,所述伺服電機驅動所述齒輪沿所述齒條移動,并帶動所述滑塊相適配沿所述滑道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形整體箱涵模具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603)通過接頭與所述多嘴噴桿(602)連接,若干所述噴嘴(603)對稱設置在所述多嘴噴桿(602)的左右兩側,所述多嘴噴桿(602)包括若干噴桿段,各所述噴桿段之間可拆卸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內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海濤,尹懷秀,趙善鵬,于鎧源,薛玉雙,趙天潔,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環球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