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1、隨著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逐步發展,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篇章。但是目前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施工還是按照一層一層由下往上的建造理念來施工。對于此種新型結構形式來說采用傳統建造理念有著諸多不適應性。具體存在以下缺陷:
2、1.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不同工種之間的上下交叉作業,如此一來,不同工種之間需要工作協調,不同工種人員相互影響,一方面可能會出現某一工種沒有工作面、施工時設備運轉不及時而造成窩工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多種工種同時施工,容易出現物品墜落,施工安全風險高的問題。
3、2.下層鋼梁栓焊完成之后,再安裝上層鋼梁,很難調差校正,再次工序穿插銜接較為復雜,施工組織能力要求較高。
4、3.此施工中,鋼柱灌芯為關鍵工作,需占用工期1天。
5、因施工安全、質量、進度均無法得到有效保證,且施工成本較高,專利技術人提出了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
2、本專利技術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3、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施工準備步驟:提前在工廠制作好鋼柱、鋼梁和模板組件,模板組件包括多個鋼筋桁架和安裝在多個鋼筋桁架底部的底膜板,將鋼柱、鋼梁、模板組件以及連接件運輸至施工現場;<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網單元模塊鋼結構施工步驟中,鋼梁由下至上逐一安裝,且由框架單元中間向兩側安裝。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網單元模塊鋼結構施工步驟中,同一軸網單元的多層鋼梁從下至上先用螺栓初擰,待標高、軸線二次復核后再從上至下終擰、焊接,且每根鋼梁兩端同時分別焊接在兩根鋼柱或另外兩根鋼梁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柱上端拼接點位于其最上方的樓板標高向上1米左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柱灌芯步驟中,鋼柱澆筑混凝土時,采用手工逐段澆筑法,混凝土從鋼柱上口灌入,并使用振搗器搗實,振搗器的功率為30-50W,澆筑至柱頂下方約30cm處,留施工縫,再清除柱頂浮漿,封閉管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鄰的兩根所述鋼柱采用全熔透焊縫。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樓板制作步驟中,在混凝土泵上安裝旋轉泵管件來完成多塊樓板混凝土澆筑,旋轉泵管件跟隨地形發生旋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泵管件包括下部水平泵管、旋轉式彎管和上部水平泵管,所述下部水平泵管與混凝土泵出料端法蘭連接,所述旋轉式彎管包括下部彎管、可旋轉連接副和上部彎管,所述下部彎管與下部水平泵管法蘭連接,所述可旋轉連接副安裝于下部彎管與上部彎管之間,所述上部彎管與上部水平泵管法蘭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彎管底部安裝有用于支撐下部彎管的支座,所述上部水平泵管下部放置有支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網單元模塊鋼結構施工步驟中,鋼梁由下至上逐一安裝,且由框架單元中間向兩側安裝。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網單元模塊鋼結構施工步驟中,同一軸網單元的多層鋼梁從下至上先用螺栓初擰,待標高、軸線二次復核后再從上至下終擰、焊接,且每根鋼梁兩端同時分別焊接在兩根鋼柱或另外兩根鋼梁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柱上端拼接點位于其最上方的樓板標高向上1米左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柱灌芯步驟中,鋼柱澆筑混凝土時,采用手工逐段澆筑法,混凝土從鋼柱上口灌入,并使用振搗器搗實,振搗器的功率為30-50w,澆筑至柱頂下方約30c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駿毅,聶波,張智,李洋,李詩韜,金文淵,王梓丞,龔毅,魏如龍,陳克東,蔣勇,古興杰,盧怡,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