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44133030 閱讀: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53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包括物料處理模塊、余熱回收處理模塊、干法除塵模塊,余熱回收處理模塊以及干法除塵模塊分別與物料處理模塊連接;所述物料處理模塊包括碾壓破碎組件、風淬粒化組件、傳送組件以及回轉式換熱器;本發明專利技術將碾壓破碎工藝和風淬粒化工藝進行組合,能夠同時將熔融態、半熔融態、固態熔渣進行破碎處理,有效提高了高溫熔渣的破碎效率,同時通過汽包與回轉式換熱器以及膜式壁結構的配合對破碎過程中的余熱進行了回收和利用,而且,碾壓破碎過程不進行大量打水處理,減少了由于濕法洗滌造成的二次污水污泥的產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冶金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


    技術介紹

    1、在冶金行業的生產工藝環節中,會存在大量的高溫熔渣需要進行破碎及冷卻,由于生產及運輸的限制,熔融渣送至處理車間時,熔渣部分冷卻呈現熔渣、半熔融甚至固態的多相共存狀態。

    2、以煉鋼渣為例,目前較為先進的處理工藝分別為碾壓熱悶工藝和風淬工藝,其中,碾壓熱悶工藝因為其適應從液態到固態的各種形態,在鋼鐵企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但該工藝在碾壓和熱悶階段均未實現有效的余熱回收,且碾壓過程需要打水處理,碾壓破碎過程中不僅會產生大量的煙塵,還會造成濕法洗滌后的二次污水污泥污染,并且機械碾壓破碎較為粗放,碾壓熱悶后仍需要繁瑣的破碎篩分過程,需要較長的后序流程及能耗。

    3、風淬工藝是采用高速氣體對熔渣進行破碎的工藝,可以一次性將熔渣破碎至1-3mm,是目前最快捷和高效的預處理工藝,但該工藝僅適應于液態熔渣,對于半熔融、固態渣不能適用,該部分占鋼渣的30-40%,仍需要其它工藝配合處理。而且風淬工藝僅限于在自由空間下噴吹落地,沒有進行任何余熱回收,熱資源同樣未得以回收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能夠將碾壓破碎工藝和風淬粒化工藝進行組合對高溫熔渣進行破碎處理,并對破碎過程中的余熱進行回收處理。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3、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包括物料處理模塊、余熱回收處理模塊、干法除塵模塊,余熱回收處理模塊以及干法除塵模塊分別與物料處理模塊連接;所述物料處理模塊包括碾壓破碎組件、風淬粒化組件、傳送組件以及回轉式換熱器;所述余熱回收處理模塊包括汽包,汽包通過蒸汽輸送管道進行蒸汽的輸送;所述干法除塵模塊包括干法布袋除塵器,干法布袋除塵器一端與總除塵管道連接,另一端通過送風管路與煙囪連接,送風管路上設置有引風機。

    4、上述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所述碾壓破碎組件包括渣罐傾翻機構、碾壓室,碾壓室的底部設置有碾壓床,碾壓室內還設置有位于碾壓床上方的碾壓破碎機,碾壓床的底部設置有第一落料斗。

    5、上述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所述碾壓室采用膜式壁結構,汽包一端通過第二進水管與膜式壁結構的進水口連接,汽包另一側通過第二出水管與膜式壁結構的出水口連接。

    6、上述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所述碾壓室通過第一除塵支管與總除塵管道連接,第一除塵支管上設置有第一除塵調節閥。

    7、上述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所述風淬粒化組件包括風淬粒化室、渣罐傾翻機構、鋼渣溜槽、風淬風機、風淬噴口,風淬噴口位于鋼渣溜槽的下方并與風淬風機連接,風淬噴口的噴出口朝向風淬粒化室傾斜設置。

    8、上述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所述風淬粒化室采用膜式壁結構,汽包通過第三進水管與膜式壁結構的進水口連接,汽包另一側通過第三出水管與膜式壁結構的出水口連接。

    9、上述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所述風淬粒化室通過第二除塵支管與總除塵管道連接,第二除塵支管上設置有第二除塵調節閥。

    10、上述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所述傳送組件包括高溫輸送機,高溫輸送機與回轉式換熱器的進料口連接。

    11、上述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所述汽包通過第一進水管與回轉式換熱器的進水口連接,汽包通過第一出水管與回轉式換熱器的出水口連接,第一進水管上設置有循環泵。

    1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所取得技術進步如下。

    13、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將碾壓破碎工藝和風淬粒化工藝進行組合,能夠同時將熔融態、半熔融態、固態熔渣進行破碎處理,有效提高了高溫熔渣的破碎效率,同時通過汽包與回轉式換熱器以及膜式壁結構的配合對破碎過程中的余熱進行了回收和利用,而且,碾壓破碎過程不進行大量打水處理,減少了由于濕法洗滌造成的二次污水污泥的產生;本專利技術采用干法布袋除塵器對破碎過程中產生的煙塵進行了有效回收和處理,降低了環境污染物的排出。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處理模塊、余熱回收處理模塊、干法除塵模塊,余熱回收處理模塊以及干法除塵模塊分別與物料處理模塊連接;所述物料處理模塊包括碾壓破碎組件、風淬粒化組件、傳送組件以及回轉式換熱器(10);所述余熱回收處理模塊包括汽包(14),汽包(14)通過蒸汽輸送管道(15)進行蒸汽的輸送;所述干法除塵模塊包括干法布袋除塵器(27),干法布袋除塵器(27)一端與總除塵管道(26)連接,另一端通過送風管路與煙囪(29)連接,送風管路上設置有引風機(2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壓破碎組件包括渣罐傾翻機構(1)、碾壓室(3),碾壓室(3)的底部設置有碾壓床(4),碾壓室(3)內還設置有位于碾壓床(4)上方的碾壓破碎機(2),碾壓床(4)的底部設置有第一落料斗(1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壓室(3)采用膜式壁結構,汽包(14)一端通過第二進水管(19)與膜式壁結構的進水口連接,汽包(14)另一側通過第二出水管(18)與膜式壁結構的出水口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壓室(3)通過第一除塵支管(22)與總除塵管道(26)連接,第一除塵支管(22)上設置有第一除塵調節閥(2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淬粒化組件包括風淬粒化室(8)、渣罐傾翻機構(1)、鋼渣溜槽(5)、風淬風機(6)、風淬噴口(7),風淬噴口(7)位于鋼渣溜槽(5)的下方并與風淬風機(6)連接,風淬噴口(7)的噴出口朝向風淬粒化室(8)傾斜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淬粒化室(8)采用膜式壁結構,汽包(14)通過第三進水管(20)與膜式壁結構的進水口連接,汽包(14)另一側通過第三出水管(21)與膜式壁結構的出水口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淬粒化室(8)通過第二除塵支管(24)與總除塵管道(26)連接,第二除塵支管(24)上設置有第二除塵調節閥(2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組件包括高溫輸送機(9),高溫輸送機(9)與回轉式換熱器(10)的進料口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14)通過第一進水管(11)與回轉式換熱器(10)的進水口連接,汽包(14)通過第一出水管(13)與回轉式換熱器(10)的出水口連接,第一進水管(11)上設置有循環泵(12)。

    ...

    【技術特征摘要】

    1.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處理模塊、余熱回收處理模塊、干法除塵模塊,余熱回收處理模塊以及干法除塵模塊分別與物料處理模塊連接;所述物料處理模塊包括碾壓破碎組件、風淬粒化組件、傳送組件以及回轉式換熱器(10);所述余熱回收處理模塊包括汽包(14),汽包(14)通過蒸汽輸送管道(15)進行蒸汽的輸送;所述干法除塵模塊包括干法布袋除塵器(27),干法布袋除塵器(27)一端與總除塵管道(26)連接,另一端通過送風管路與煙囪(29)連接,送風管路上設置有引風機(2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壓破碎組件包括渣罐傾翻機構(1)、碾壓室(3),碾壓室(3)的底部設置有碾壓床(4),碾壓室(3)內還設置有位于碾壓床(4)上方的碾壓破碎機(2),碾壓床(4)的底部設置有第一落料斗(1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壓室(3)采用膜式壁結構,汽包(14)一端通過第二進水管(19)與膜式壁結構的進水口連接,汽包(14)另一側通過第二出水管(18)與膜式壁結構的出水口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于冶金高溫熔渣粒化及破碎組合的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壓室(3)通過第一除塵支管(22)與總除塵管道(26)連接,第一除塵支管(22)上設置有第一除塵調節閥(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玉林張鵬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市東方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yy111111少妇影院里无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在线无码制服丝袜无码|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电影 | 性色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人妻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