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陶瓷金屬化,具體涉及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預處理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1、目前行業內的新能源陶瓷器件的金屬化燒結主要采用連續式窯爐和鐘罩式窯爐,普遍使用濕氫氣氛進行燒結。其中,由于其高效率和良好的適應性,連續式窯爐被廣泛應用。
2、然而,陶瓷器件在涂覆金屬層膏劑后以冷態進入窯爐,與濕氫氣氛中的水汽接觸,導致冷凝現象的發生。這不僅在陶瓷器件和金屬層膏劑的表面形成水跡,還容易吸附窯爐內的雜質,造成陶瓷表面出現黑斑和臟污。此外,水跡在升溫過程中迅速揮發,可能導致金屬層開裂,從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合格率。因此,亟需針對這些現象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預處理方法及裝置,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所提及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3、本專利技術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s1、預處理裝置安裝:將陶瓷預處理裝置安裝在連續式窯爐進爐口軌道上,確保與窯爐的對接良好,避免熱量流失;
5、s2、隔熱擋板調節:根據陶瓷器件的尺寸和托盤的高度,調節預處理裝置進出口的隔熱擋板高度,確保承載陶瓷器件的耐高溫托盤能夠順利通過,同時最大限度減少熱量流失;
6、s3、產品移動控制:將陶瓷器件裝載于耐高溫托盤上,通過軌道系統沿預加熱裝置和
7、s4、預加熱過程及溫度控制:將陶瓷器件送入安裝在窯爐入口軌道上的預加熱裝置中,通過100℃-150℃的分階段對陶瓷器件進行加熱,使陶瓷器件及金屬層達到100℃以上,再逐步降低溫度進行冷卻到60℃左右;
8、s5、連續進入窯爐燒結:經過預加熱處理的陶瓷器件繼續沿軌道移動,逐步進入連續式窯爐內進行燒結。
9、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所述步驟s3中,陶瓷器件在軌道上的推進速度為每15分鐘推進200mm,總推進時長為75分鐘。
10、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所述步驟s4中,預加熱階段需將裝置中相對濕度控制在30-40%。
11、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所述步驟s4中,通過100℃-150℃的分階段對陶瓷器件進行加熱的具體方式為:
12、初步烘干階段:先以100-120℃對陶瓷器件進行初步加熱,持續30-40分鐘;
13、均溫干燥階段:在初步烘干后,將溫度升至140-150℃,并保溫30-35分鐘,以確保金屬膏劑的主要成分充分干燥,同時蒸發殘留的微量溶劑;
14、冷卻階段:在陶瓷器件完成均溫干燥后,通過逐步降低溫度,持續時間為5-10分鐘,使陶瓷器件及金屬層達到60℃左右,避免溫度驟降對陶瓷器件造成的熱應力。
15、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預處理裝置,用于實現以上所述的預處理方法,包括裝置主體、溫控儀、發熱裝置、調節擋板和熱電偶;
16、裝置主體,作為整個裝置的框架和支撐結構,內部為中空結構;
17、溫控儀,安裝在裝置主體上方,與發熱裝置和熱電偶電氣連接,溫控儀接收來自熱電偶的溫度反饋信號,并根據設定的溫度參數控制發熱管的功率輸出,從而調節裝置的溫度;
18、發熱裝置,安裝在裝置主體內腔壁上,發熱裝置與溫控儀通過電氣連接,受溫控儀控制以達到預設的溫度要求;
19、可調節隔熱擋板,位于裝置主體的內腔前后兩端,能夠根據陶瓷器件的大小或加熱需求調整高度或位置;
20、熱電偶,安裝在裝置主體內腔壁上,用于實時監控裝置內部的溫度,熱電偶的測量數據傳輸給溫控儀,溫控儀可以根據實際溫度對發熱管的輸出進行調整。
21、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所述裝置主體外殼規格1000*320*300mm,內腔尺寸規格為900*420*350mm。
22、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所述裝置主體的內腔內壁涂有氧化鋁陶瓷保溫涂層。
23、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所述發熱裝置為發熱管,裝置主體內腔的左右兩側的壁上,各安裝了兩個發熱管。
2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專利技術通過將加熱裝置安裝在連續式窯爐的進爐口軌道上,陶瓷器件在進入金屬化窯爐前進行預加熱,確保其表面無冷凝水,有效避免了濕氫氣氛對工件表面產生的冷凝現象,從而降低了雜質的吸附風險,提高了產品的潔凈;
26、2、在預處理過程中,由于金屬層膏劑不接觸冷凝水,金屬層的附著力得以增強,有效防止了因水分引起的開裂和脫落問題,使得陶瓷器件的金屬化層更加穩定,提高了其整體性能;
27、3、將陶瓷預處理裝置直接安裝在連續式窯爐的進爐口軌道上,避免了額外的軌道設備安裝需求,節省了生產空間,使陶瓷器件在運輸過程中無需改變軌道或等待,能夠實現快速高效的進爐,從而減少停滯時間,減少熱量流失,確保陶瓷器件在進入窯爐時達到所需溫度。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陶瓷器件在軌道上的推進速度為每15分鐘推進200mm,總推進時長為75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預加熱階段需將裝置中相對濕度控制在30-4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通過100℃-150℃的分階段對陶瓷器件進行加熱的具體方式為:
5.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預處理裝置,用于實現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裝置主體、溫控儀、發熱裝置、調節擋板和熱電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體外殼規格為1000*320*300mm,內腔尺寸規格為900*420*350mm。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裝置為發熱管,裝置主體內腔的左右兩側的壁上,各安裝了兩個發熱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陶瓷器件在軌道上的推進速度為每15分鐘推進200mm,總推進時長為75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預加熱階段需將裝置中相對濕度控制在30-4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屬化燒結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通過100℃-150℃的分階段對陶瓷器件進行加熱的具體方式為:
5.一種新能源陶瓷器件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桓桓,柳黎,陳智偉,
申請(專利權)人:婁底市安地亞斯電子陶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