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石油開發,涉及一種三次采油,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
技術介紹
1、隨著易開采油氣資源的日漸枯竭,我國原油產量近年來逐漸降低,低品位油藏資源成為有巨大潛力的石油戰略接替資源,是我國原油上產的主體。但采用傳統的提高采收率方式對低品位油藏進行開發效果并不理想,亟需專利技術一種新的方法進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
2、co2驅與其他三次采油技術相比,在低品位油藏的開發方面具有諸多優勢:(1)co2易于流動,容易建立有效的驅替壓力系統;(2)co2注入方式靈活,能夠適用于各種地層條件;(3)co2在注入之后能夠與原油發生混相作用,膨脹、降黏、萃取、降低界面張力等效果顯著,可有效擴大波及體積,進而提高采收率。通過co2驅替還能將co2長期埋存于地下,進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3、co2驅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良好的自身優勢和發展前景,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研究的熱點。但是,co2在驅替過程中容易發生氣竄現象,導致氣驅的波及體積減小,極大的影響氣驅開發效果。因此,想要進一步提高co2驅的驅替效果,就需要通過以上問題入手,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優勢通道進行封堵調剖,降低氣竄對采收率所造成的影響,取得一定的效果。
4、但目前國內外采用的化學聚合物等方式主要用于宏觀非均質的調剖,難以進行微觀非均質調剖,且使用的化學劑成本較高及對環境污染嚴重。而微生物則能夠彌補這一缺點,它能夠通過自身大量繁殖或代謝產出生物聚合物來對進行微觀非均質封堵,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增強水氣交
5、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建立一種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選擇能夠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功能菌與co2進行復合作用,將co2驅和微生物驅兩種提高采收率手段結合,充分發揮各項技術的協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原油的高效率低成本開采,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較高的經濟效益,為室內實驗研究和現場開發提供參考。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本專利技術通過將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微生物功能菌菌株(或代謝產物)與co2驅進行組合,充分發揮各項技術的協同作用,進而實現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為室內實驗研究和現場開發提供參考。
2、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利用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4、(1)對巖心進行水驅油實驗;
5、(2)將co2段塞和微生物溶液段塞交替注入步驟(1)所述巖心中,且首次注入co2段塞,當采出液出現微生物時進行靜置培養處理;
6、(3)對步驟(2)所述靜置培養處理后的巖心進行水驅油實驗;
7、步驟(2)所述微生物溶液段塞中包括第一微生物功能菌和/或第二微生物功能菌;
8、所述第一微生物功能菌具有快速繁殖的能力;所述第二微生物功能菌具有生成生物聚合物的能力。
9、本專利技術通過將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微生物功能菌菌株(或代謝產物)與co2驅進行組合,充分發揮各項技術的協同作用,進而實現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為室內實驗研究和現場開發提供參考。
10、值得注意的是,本專利技術所述具有快速繁殖能力的第一微生物功能菌的作用機理為:大多數油藏在自然條件下是非均質的,由于co2易于流動,所以也更容易在儲層孔隙中建立優勢滲流通道,進而發生氣竄現象。這將導致油藏的低滲透性區域只有較少的原油被驅替出來,因此最終的采收率不高。由于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形狀大小,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空間,故微生物大量繁殖聚集往往能夠在儲層滲透率較高的大孔道內形成定向選擇性堵塞,進而達到調剖的目的,進而實現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提高油藏采收率。
11、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第一微生物功能菌可以選擇在儲層滲透率較高的大孔道內形成堵塞;化學試劑并不能實現定向選擇,或許會忽略大孔道,導致無法實現堵塞。
12、本專利技術所述具有生成生物聚合物能力的第二微生物功能菌的作用機理為:某些生物產物例如生物聚合物也可以對油層中的大孔道進行選擇性封堵,同時還能降低油水流度比,從而擴大波及體積提高采收率。對于微生物難以注入的低滲致密油藏或不適合微生物生存的油藏,同樣可以注入微生物在油藏外部代謝后產出的生物聚合物,達到選擇性封堵的目的。同時與傳統的化學聚合物相比,生物聚合物不會污染儲層,更加環保。
13、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技術方案,步驟(1)所述巖心的滲透率≥20md,例如可以是20md、22md、24md、26md、28md或30md,但不限于所列舉的數值,數值范圍內其他未被列舉的數值同樣適用。
14、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技術方案,步驟(1)所述水驅油實驗的驅替速度為0.01~0.5ml/min,例如可以是0.05ml/min、0.1ml/min、0.15ml/min、0.2ml/min、0.25ml/min、0.3ml/min、0.35ml/min、0.4ml/min或0.45ml/min,但不限于所列舉的數值,數值范圍內其他未被列舉的數值同樣適用。
15、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技術方案,步驟(1)所述水驅油實驗的終點為:采出液含水率≥98%,例如可以是98.2%、98.4%、98.6%、98.8%、99%、99.2%、99.4%或99.6%,但不限于所列舉的數值,數值范圍內其他未被列舉的數值同樣適用。
16、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微生物功能菌的繁殖速度為12-24h內菌濃由106個/ml繁殖到108個/ml以上。
17、優選地,所述第二微生物功能菌包括野油菜黃單胞桿菌。
18、值得說明的是,本專利技術中所述微生物功能菌應優先來自于想要進一步進行提高采收率的目標油藏,以保證與目標油藏的儲層/流體條件有較好的配伍性。也可以選擇自然環境中廣泛生長的菌種,或是根據油藏的儲層及流體特點,通過生物工程、遺傳工程以及基因工程等手段構建工程菌,但最好優先選擇天然菌種避免對人體及環境造成傷害,同時對于目標油藏以外的功能菌菌株要經過配伍性的測試與篩選。
19、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技術方案,步驟(2)所述微生物溶液的濃度為105-107個/ml,例如可以是3×105個/ml、5×105個/ml、7×105個/ml、1×106個/ml、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巖心的滲透率≥20mD。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水驅油實驗的驅替速度為0.01~0.5mL/min;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生物功能菌的繁殖速度為12-24h內菌濃由106個/mL繁殖到108個/mL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微生物溶液的濃度為105-107個/mL。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CO2段塞的體積為0.04~0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驟(2)所述交替注入的速度為0.01~0.1mL/min,優選為0.03~0.08mL/min;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水驅油實驗的驅替速度為0.01-0.5mL/min。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驅油效果≥65%。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巖心的滲透率≥20md。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水驅油實驗的驅替速度為0.01~0.5ml/min;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生物功能菌的繁殖速度為12-24h內菌濃由106個/ml繁殖到108個/ml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提高氣驅微觀波及體積的微生物-co2復合驅提高采收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微生物溶液的濃度為105-107個/ml。
6.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信良,楊正明,張群,崔慶鋒,許穎,張亞蒲,李海波,駱雨田,張善嚴,修建龍,熊生春,孫靈輝,沈瑞,高明,周體堯,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