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裝盒設備,特別是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及物料定量稱量方法。
技術介紹
1、在食品包裝流水線上,一些物料在包裝前需要經過分選和稱重等過程,有按物料尺寸不同范圍進行分選的,有按良品、不良品進行分選的(一般通過顏色是否正常判定),分選完成后按一定的重量放到容器內進行包裝。
2、目前市面上有單獨實現以上某一個功能的設備,如需對大小進行分選有尺寸大小分選機,原理是利用不同尺寸的篩網或間隙,使不同尺寸大小的物料可以穿過篩孔或間隙進行分選;需顏色分選有色選機,通過顏色傳感器判斷物料顏色是否正常,分選出良品和不良品;稱重則使用組合秤;物料裝盒則采用常規的物料裝盒設備。
3、現有的設備都只能實現其中一種功能,并有集成上述多種功能的設備,不同設備之間需要加入提升機構、輸送機構等機構實現物料在不同設備間流轉,需要占用很大的廠房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及物料定量稱量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一個或多個技術問題,至少提供一種有益的選擇或創造條件。
2、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
3、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設有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包括:
4、物料輸送線,所述物料輸送線沿第一方向輸送物料;所述物料輸送線設有分揀工位;
5、視覺識別裝置,所述視覺識別裝置用于對物料輸送線上的物料進行色選和大小識別;
6、稱重輸送組件,所述稱重輸送組件與所述物料輸
7、稱量輸送結構,稱量輸送結構的輸送方向與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稱量輸送結構設置于所述分揀工位;所述稱量輸送結構設有第一稱重模塊;
8、容器輸送結構,所述容器輸送結構的一端與所述稱量輸送結構對接;
9、所述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還包括:
10、物料分揀設備,所述物料分揀設備設置于所述分揀工位,所述物料分揀設備用于將所述物料輸送線上的物料搬運至所述稱量輸送結構處;
11、出盒輸送線,所述出盒輸送線與所述容器輸送結構的另一端對接。
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稱量輸送結構包括:
13、稱量輸送線,所述第一稱重模塊設置于所述稱量輸送線;
14、補重輸送線,所述稱量輸送線與所述補重輸送線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補重輸送線與所述稱量輸送線的末端對接,所述補重輸送線及所述稱量輸送線的輸送方向均與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15、所述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還包括:
16、預備物料放置裝置,所述預備物料放置裝置設置于所述補重輸送線的旁側,所述預備物料放置裝置設有多個;所述預備物料放置裝置設有第二稱重模塊,所述預備物料放置裝置用于承托并稱量單個物料;
17、補重搬運裝置,所述補重搬運裝置用于將所述預備物料放置裝置的物料搬運至所述補重輸送線上的容器內;
18、補重控制模塊,所述第一稱重模塊、所述第二稱重模塊以及所述補重搬運裝置均與所述補重控制模塊信號連接;所述補重控制模塊控制所述補重搬運裝置,使所述補重搬運裝置選擇性地將若干所述預備物料放置裝置中的物料搬運至所述補重輸送線上的容器內。
1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補重搬運裝置包括:
20、補重吸盤結構;
21、第一補重驅動件,所述第一補重驅動件驅動所述補重吸盤結構沿所述第一方向運動;
22、第二補重驅動件,所述第二補重驅動件驅動所述補重吸盤結構上下運動;
23、第三補重驅動件,所述第三補重驅動件驅動所述補重吸盤結構在所述預備物料放置裝置與所述補重輸送線之間來回運動。
2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稱量輸送結構還包括空容器進給輸送線,所述空容器進給輸送線的末端與所述稱量輸送線對接,所述補重輸送線、所述稱量輸送線、所述空容器進給輸送線各自獨立運行。
2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分揀工位及所述物料分揀設備均設有兩個,所述分揀工位及所述物料分揀設備一一對應,兩個所述分揀工位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稱重輸送組件設有四個,四個所述稱重輸送組件均勻排布于所述物料輸送線的兩側。
2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位于所述物料輸送線同一側的兩個所述稱重輸送組件分別設為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所述第一組件的所述稱量輸送結構的運輸方向與第一方向同向,所述第二組件的所述稱量輸送結構的運輸方向與第一方向反向;所述第一組件和所述第二組件的所述稱量輸送結構的起始端相對設置;
27、所述第一組件的容器輸送結構包括:
28、第一升降輸送裝置,所述第一升降輸送裝置設有第一低位輸入和第一高位輸出,所述第一高位輸出位于所述第一低位輸入上方;所述第一低位輸入與對應的所述稱量輸送結構的末端對接;
29、出盒返回輸送線,所述出盒返回輸送線設置于裝盒機的最上端,所述出盒返回輸送線與所述第一高位輸出對接,所述出盒返回輸送線的輸送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反向;
30、第二升降輸送裝置,所述第二升降輸送裝置設有第二高位輸入和第二低位輸出,所述第二高位輸入位于所述第二低位輸出上方;所述第二高位輸入與所述出盒返回輸送線的末端對接、所述第二低位輸出與所述出盒輸送線對接;
31、所述第二組件的容器輸送結構包括:
32、第三升降輸送裝置,所述第三升降輸送裝置設有第三低位輸入和第三高位輸出,所述第三高位輸出位于所述第三低位輸入上方,所述第三低位輸入與對應的所述稱量輸送結構的末端對接、所述第三高位輸出與所述出盒輸送線對接。
3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升降輸送裝置、所述第二升降輸送裝置、所述第三升降輸送裝置均包括:
34、升降輸送帶,所述升降輸送帶可上下移動;
35、升降直線驅動裝置,所述升降直線驅動裝置固定設置,所述升降直線驅動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升降輸送帶連接,所述升降直線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升降輸送帶上下運動。
3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包裝盒組件,所述包裝盒組件設有兩個,兩個所述包裝盒組件分別設置于所述物料輸送線的兩側;所述包裝盒組件包括:
37、包裝盒放置裝置,所述包裝盒放置裝置設有包裝盒取出處;
38、送盒輸送結構,所述送盒輸送結構設有第一送盒端和第二送盒端,所述送盒輸送結構將包裝盒從所述第一送盒端輸送至所述第二送盒端,所述第一組件及所述第二組件的所述稱量輸送結構均與所述第二送盒端對接,所述送盒輸送結構用于將包裝盒輸送至所述第一組件或所述第二組件;
39、取盒裝置,所述取盒裝置用于將包裝盒從所述包裝盒取出處搬運至所述第一送盒端。
4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包裝盒取出處設置于所述包裝盒放置裝置的下端;
41、所述取盒裝置設置于所述包裝盒放置裝置的下方;
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設有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稱量輸送結構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補重搬運裝置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稱量輸送結構還包括空容器進給輸送線,所述空容器進給輸送線的末端與所述稱量輸送線對接,所述補重輸送線、所述稱量輸送線、所述空容器進給輸送線各自獨立運行。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揀工位及所述物料分揀設備均設有兩個,所述分揀工位及所述物料分揀設備一一對應,兩個所述分揀工位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稱重輸送組件設有四個,四個所述稱重輸送組件均勻排布于所述物料輸送線的兩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物料輸送線同一側的兩個所述稱重輸送組件分別設為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所述第一組件的所述稱量輸送結構的運輸方向與第一方向同向,所述第二組件的所述稱量輸送結構的運輸方向與第一方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輸送裝置、所述第二升降輸送裝置、所述第三升降輸送裝置均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包裝盒組件,所述包裝盒組件設有兩個,兩個所述包裝盒組件分別設置于所述物料輸送線的兩側;所述包裝盒組件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盒取出處設置于所述包裝盒放置裝置的下端;
10.適用于如權利要求2-9任一項所述自動定量裝盒機的物料定量稱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術特征摘要】
1.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設有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稱量輸送結構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補重搬運裝置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稱量輸送結構還包括空容器進給輸送線,所述空容器進給輸送線的末端與所述稱量輸送線對接,所述補重輸送線、所述稱量輸送線、所述空容器進給輸送線各自獨立運行。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揀工位及所述物料分揀設備均設有兩個,所述分揀工位及所述物料分揀設備一一對應,兩個所述分揀工位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稱重輸送組件設有四個,四個所述稱重輸送組件均勻排布于所述物料輸送線的兩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自動定量裝盒機,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貞龍,嚴國華,黃志鵬,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方圓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