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變壓器,特別涉及一種線圈支撐系統、變壓器、線圈安裝方法及熔煉柜。
技術介紹
1、高轉換效率的變壓器,其體積一般較大,其主要包含環形磁芯與穿設于環形磁芯的線圈。
2、為了保證線圈之間的絕緣性和穩定性,常常在線圈之間,線圈與磁芯之間設置起間隔作用的支撐結構,而后采用環氧澆注技術,使環氧樹脂滲入線圈之間和線圈與磁芯之間,形成堅固的絕緣層。
3、然而,上述的支撐結構僅將線圈間隔開來,會減少線圈匝數的數量(能量的流動受到限制),由此會影響轉換效率,導致損耗增加,功率降低,因此,需要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目的之一是解決現有技術僅將線圈間隔開來后,會減少線圈匝數的數量,從而影響變壓器轉換效率的問題。
2、本專利技術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變壓器。
3、本專利技術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種線圈安裝方法。
4、本專利技術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種熔煉柜。
5、為達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線圈支撐系統,包括外支撐架與內支撐架,所述外支撐架的外側設置多個相間隔第一安裝槽,所述內支撐架的內側設置多個相間隔第二安裝槽。
6、所述外支撐架的內側配置外輔架,所述外輔架的內側設置多個相間隔第三安裝槽,所述第三安裝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裝槽之間架體部位的背端方向,所述第一安裝槽與所述第三安裝槽形成內外交錯的排列。
7、所述內支撐架的外側配置內輔架,所述內輔架的內側設置多個相間隔第四安裝槽,
8、上述線圈支撐系統應用到變壓器或電抗器或其他具有磁芯和初級繞組線圈和次級繞組線圈的結構中,本專利技術不作具體限制。
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在安裝時,將外輔架排布在磁芯外側,并將內輔架排布在磁芯內側,而后,次級繞組線圈嵌在外輔架的第三安裝槽中,和嵌在內輔架的第四安裝槽中,此時,次級繞組線圈繞于環形的磁芯,且初級繞組線圈與次級繞組線圈之間,次級繞組線圈與磁芯之間保持間隙。
10、接著,將外支撐架排布在外輔架外側,并將內支撐架排布在內輔架的內側,而后,初級繞組線圈嵌在外支撐架的第一安裝槽中,和嵌在內支撐架的第二安裝槽中,此時,初級繞組線圈繞于環形的磁芯,且初級繞組線圈與初級繞組線圈之間,初級繞組線圈與磁芯之間保持間隙。
11、第一安裝槽與第三安裝槽形成內外交錯的排列,第二安裝槽與第四安裝槽形成內外交錯的排列,以使初級繞組線圈與次級繞組線圈形成內外交錯的排列,進而使初級繞組線圈與次級繞組線圈之間的排列互不干涉。
12、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3、第一,在外支撐架與內支撐架的基礎上增加外輔架與內輔架,通過外支撐架與內支撐架單獨安裝初級繞組線圈,通過外輔架與內輔架單獨安裝次級繞組線圈,使安裝后的次級繞組線圈與初級繞組線圈形成內外交錯的排列,進而使得初級繞組線圈與次級繞組線圈之間的排列互不干涉。如此一來,可解決將線圈間隔開來后,會減少線圈匝數的數量,從而影響變壓器轉換效率的問題。
14、第二,初級繞組線圈與次級繞組線圈之間的排列互不干涉,初級繞組線圈與次級繞組線圈形成雙層的豎直排列,不僅通過增加線圈的匝數的方式提高線圈的感應電壓,從而提高耦合性能;還通過線圈方向相同的方式,使線圈之間的磁場相互得到增強,進一步提高耦合性能。
15、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外支撐架排列成環形結構,且所述外支撐架之間相接,或所述外支撐架之間留有縫隙。
16、多個所述內支撐架排列成環形結構,且所述內支撐架之間相接,或所述內支撐架之間留有縫隙。
17、多個所述外輔架排列成環形結構,且所述外輔架之間相接,或所述外輔架之間留有縫隙。
18、多個所述內輔架排列成環形結構,且所述內輔架之間相接,或所述內輔架之間留有縫隙。
19、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外支撐架、所述內支撐架、所述外輔架與所述內輔架均采用絕緣材料制成。
20、更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絕緣材料為環氧樹脂材料。
21、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架體部位的背端設置背槽一,所述背槽一與所述第三安裝槽配合,構成圓孔型結構。
22、所述架體區域的背端設置背槽二,所述背槽二與所述第四安裝槽配合,構成圓孔型結構。
23、為達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變壓器,所述變壓器具有上述專利技術目的之一中所述的線圈支撐系統。
24、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變壓器包括初級繞組線圈、次級繞組線圈與磁芯,所述線圈支撐系統中的外支撐架與外輔架分布于所述磁芯外側,所述線圈支撐系統中的內支撐架與內輔架分布于磁芯內側。
25、所述初級繞組線圈與所述次級繞組線圈穿設于環形的所述磁芯。
26、所述初級繞組線圈嵌于所述外支撐架的第一安裝槽和所述內支撐架的第二安裝槽中,所述次級繞組線圈嵌于所述外輔架的第三安裝槽和所述內輔架的第四安裝槽中,所述初級繞組線圈與所述次級繞組線圈形成內外交錯的排列。
27、為達到上述目的之三,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線圈安裝方法,所述線圈安裝方法基于上述專利技術目的之二中所述的變壓器,所述線圈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8、將外輔架排布在磁芯外側,并將內輔架排布在磁芯內側,而后,次級繞組線圈嵌在外輔架的第三安裝槽中,和嵌在內輔架的第四安裝槽中,此時,次級繞組線圈繞于環形的磁芯,且初級繞組線圈與次級繞組線圈之間,次級繞組線圈與磁芯之間保持間隙。
29、接著,將外支撐架排布在外輔架外側,并將內支撐架排布在內輔架的內側,而后,初級繞組線圈嵌在外支撐架的第一安裝槽中,和嵌在內支撐架的第二安裝槽中,此時,初級繞組線圈繞于環形的磁芯,且初級繞組線圈與初級繞組線圈之間,初級繞組線圈與磁芯之間保持間隙。
30、第一安裝槽與第三安裝槽形成內外交錯的排列,第二安裝槽與第四安裝槽形成內外交錯的排列,以使初級繞組線圈與次級繞組線圈形成內外交錯的排列,進而使初級繞組線圈與次級繞組線圈之間的排列互不干涉。
31、進一步地,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上述步驟中,次級繞組線圈還嵌在外支撐架背端的背槽一中,和嵌在內支撐架背端的背槽二中。
32、為達到上述目的之四,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熔煉柜,所述熔煉柜具有上述專利技術目的之二中所述的變壓器。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撐架與內支撐架,所述外支撐架的外側設置多個相間隔第一安裝槽,所述內支撐架的內側設置多個相間隔第二安裝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外支撐架排列成環形結構,且所述外支撐架之間相接,或所述外支撐架之間留有縫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撐架、所述內支撐架、所述外輔架與所述內輔架均采用絕緣材料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材料為環氧樹脂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部位的背端設置背槽一,所述背槽一與所述第三安裝槽配合,構成圓孔型結構;
6.一種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壓器具有上述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線圈支撐系統。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壓器包括初級繞組線圈、次級繞組線圈與磁芯,所述線圈支撐系統中的外支撐架與外輔架分布于所述磁芯外側,所述線圈支撐系統中的內支撐架與內輔架分布于磁芯內側;
8.一種線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線圈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中,次級繞組線圈還嵌在外支撐架背端的背槽一中,和嵌在內支撐架背端的背槽二中。
10.一種熔煉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煉柜具有上述權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變壓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撐架與內支撐架,所述外支撐架的外側設置多個相間隔第一安裝槽,所述內支撐架的內側設置多個相間隔第二安裝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外支撐架排列成環形結構,且所述外支撐架之間相接,或所述外支撐架之間留有縫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撐架、所述內支撐架、所述外輔架與所述內輔架均采用絕緣材料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材料為環氧樹脂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線圈支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部位的背端設置背槽一,所述背槽一與所述第三安裝槽配合,構成圓孔型結構;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揚,馬海明,許勇,徐洪軍,陸敏軍,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東方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