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天線饋電結構、基站天線裝置、基站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44492053 閱讀: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57
    本申請涉及一種天線饋電結構、基站天線裝置、基站。天線饋電結構包括腔體模塊和饋電模塊,腔體模塊設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與第二腔之間具有分隔壁;饋電模塊包括:第一饋電網絡,位于第一腔,第一饋電網絡具有第一信號線,第一信號線包括第一主體段和第一折彎段,第一折彎段的一端與第一主體段的一端連接,第一折彎段相較于第一主體段朝向分隔壁折彎;第二饋電網絡,位于第二腔,第二饋電網絡具有第二信號線;及轉接件,穿設于分隔壁,轉接件一端位于第一腔并與第一折彎段連接,轉接件另一端位于第二腔并與第二信號線連接。上述天線饋電結構能減弱信號在兩個不同腔內的第一饋電網絡與第二饋電網絡之間傳輸時的不連續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通信,特別是涉及天線饋電結構、基站天線裝置、基站


    技術介紹

    1、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基站天線裝置的集成度越來越高,對基站天線裝置的各個饋電網絡之間的信號傳輸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一些基站天線裝置中,需要實現兩個不同腔體內的饋電網絡之間的電連接,例如移相腔內的移相網絡與合路腔內的合路網絡之間的電連接。

    2、對于相連接的兩個饋電網絡,信號從其中一個饋電網絡向另一個饋電網絡傳輸時,會存在一定的不連續性。基站天線裝置中,兩個饋電網絡分別位于兩個不同腔體,信號在兩個饋電網絡之間傳輸時的不連續性較強,導致信號傳輸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基站天線裝置中,信號在兩個饋電網絡之間傳輸時的不連續性較強,導致信號傳輸效果較差的問題,提供一種天線饋電結構、基站天線裝置、基站。

    2、一種天線饋電結構,包括腔體模塊和饋電模塊,所述腔體模塊設有相鄰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與所述第二腔之間具有分隔壁;

    3、所述饋電模塊包括:

    4、第一饋電網絡,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饋電網絡具有第一信號線,所述第一信號線包括第一主體段和第一折彎段,所述第一主體段平行于所述分隔壁,所述第一折彎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一主體段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折彎段相較于所述第一主體段朝向所述分隔壁折彎;

    5、第二饋電網絡,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饋電網絡具有第二信號線;及

    6、轉接件,穿設于所述分隔壁,所述轉接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并與所述第一折彎段連接,所述轉接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并與所述第二信號線連接。

    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彎段包括:

    8、第一折彎分段,所述第一折彎分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一主體段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折彎分段相較于所述第一主體段朝向所述分隔壁折彎;和,

    9、第二折彎分段,所述第二折彎分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折彎分段遠離所述第一主體段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折彎分段平行于所述分隔壁。

    10、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長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腔的寬度方向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腔的寬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

    11、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信號線包括第二主體段和第二折彎段,所述第二折彎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二主體段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折彎段相較于所述第二主體段折彎,所述第二折彎段平行于所述分隔壁。

    12、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轉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腔的一端為第一連接端,所述第二信號線與所述轉接件連接的一端為第一配合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配合端中的一者設有第一定位槽,另一者與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

    13、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轉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腔的一端為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信號線與所述轉接件連接的一端為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配合端中的一者設有第二定位槽,另一者與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14、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轉接件沿第一方向穿設于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所述轉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腔的一端具有限位凸臺,所述限位凸臺位于所述第二折彎分段背向所述分隔壁的一側,且所述第二定位槽阻止所述限位凸臺穿過。

    15、一種基站天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實施例任一項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

    16、所述第二饋電網絡為移相網絡;所述第一饋電網絡為合路網絡;

    17、所述腔體模塊中具有沿第二方向依次分隔的多個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腔與所述第二腔的排布方向;所述饋電模塊中具有多個不同工作頻段的所述第二饋電網絡和多個所述轉接件,多個所述第二饋電網絡一一對應地設置于多個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饋電網絡具有多個所述第一信號線;

    18、多個所述第一信號線、多個所述第二饋電網絡的所述第二信號線、多個所述轉接件一一對應;所述轉接件的一端與對應的所述第一信號線的所述第一折彎段連接,所述轉接件的另一端與對應的所述第二信號線連接。

    1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腔體模塊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饋電模塊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饋電模塊設置于對應的所述腔體模塊;兩個所述腔體模塊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20、一種基站,包括天線罩和上述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基站天線裝置,所述基站天線裝置還包括輻射單元,所述輻射單元包括輻射臂、巴倫及饋電件,所述饋電件的一端與所述合路網絡連接;所述天線罩罩設于所述輻射單元。

    21、上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基站天線裝置、基站,第一折彎段相較于第一主體段朝向分隔壁折彎,從而可以使得第一折彎段相較于第一主體段更加靠近分隔壁。如此,通過第一折彎段能夠使得第一信號線能夠更加靠近第二信號線,(相比于沒有第一折彎段的第一信號線)縮短了第一信號線與第二信號線的距離,同時可以減短轉接件的連接距離,進而能夠減弱信號在兩個不同腔內的第一信號線(第一饋電網絡)與第二信號線(第二饋電網絡)之間傳輸時的不連續性,改善信號傳輸效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腔體模塊和饋電模塊,所述腔體模塊設有相鄰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與所述第二腔之間具有分隔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彎段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長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腔的寬度方向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腔的寬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號線包括第二主體段和第二折彎段,所述第二折彎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二主體段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折彎段相較于所述第二主體段折彎,所述第二折彎段平行于所述分隔壁。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腔的一端為第一連接端,所述第二信號線與所述轉接件連接的一端為第一配合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配合端中的一者設有第一定位槽,另一者與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腔的一端為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信號線與所述轉接件連接的一端為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配合端中的一者設有第二定位槽,另一者與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彎分段設有第二定位槽;所述轉接件沿第一方向穿設于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所述轉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腔的一端具有限位凸臺,所述限位凸臺位于所述第二折彎分段背向所述分隔壁的一側,且所述第二定位槽阻止所述限位凸臺穿過。

    8.一種基站天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天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體模塊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饋電模塊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饋電模塊設置于對應的所述腔體模塊;兩個所述腔體模塊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10.一種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線罩和權利要求8-9中任一項所述的基站天線裝置,所述基站天線裝置還包括輻射單元,所述輻射單元包括輻射臂、巴倫及饋電件,所述饋電件的一端與所述合路網絡連接;所述天線罩罩設于所述輻射單元。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腔體模塊和饋電模塊,所述腔體模塊設有相鄰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與所述第二腔之間具有分隔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彎段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長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腔的寬度方向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腔的寬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號線包括第二主體段和第二折彎段,所述第二折彎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二主體段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折彎段相較于所述第二主體段折彎,所述第二折彎段平行于所述分隔壁。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腔的一端為第一連接端,所述第二信號線與所述轉接件連接的一端為第一配合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配合端中的一者設有第一定位槽,另一者與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饋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位于所述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昱彤王勝劉正貴張可
    申請(專利權)人: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久青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西西444www无码大胆|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