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管道非開挖修復,尤其是涉及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及修復施工工藝。
技術介紹
1、在城市化的建設過程中,市政排水系統等的建設需要鋪設大量的管道,而管道在使用過程中就容易出現管壁腐燭,進而產生滲漏的情況,更嚴重的管道破壞或變形損壞則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因此,對于管道的的修復作業是非常重要的。
2、對于管道修復技術來說,非開挖修復技術就是其中一種,在現有的非開挖修復技術中,常用的環氧丙烯酸酯樹脂光固化速度快、耐腐蝕性好,但是對玻璃纖維布難以充分浸潤,導致材料固化后難以形成有效的支撐體系,材料彎曲強度較低,影響管道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1、(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2、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及修復施工工藝。
3、(二)技術方案
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5、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按照重量份計,其原材料包括以下組分:85~95份功能化環氧丙烯酸酯樹脂,4~6份引發劑,3~5份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0.5~1份分散劑和0.3~0.7份消泡劑。
6、所述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7、a1、按照重量份計,稱取0.4~0.6份十二水硫酸鋁鉀和氨水的混合物,加入1~2份水中,攪拌0.5~1h,得混合液a;
8、a2、按照重量份計,稱取1份硅酸鈉溶于10~15份水中,加入到15~20份質量分數為20~3
9、a3、按照重量份計,向步驟a2制備的混合液b中加入質量分數為50~70%的硫酸溶液,調節ph為5~6,靜置20-40min,調節ph為4-5,加熱至60-80℃,攪拌1~2h,冷卻,得到二氧化硅改性液;
10、a4、將步驟a1制備的混合液a加入到步驟a3制備的二氧化硅改性液中攪拌均勻,加熱至55~65℃,反應2~3h得沉淀物,過濾,干燥,然后放入400~500℃的馬弗爐中,加熱1.5~2.5h,粉碎,過200目篩網,得到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
11、進一步的,所述十二水硫酸鋁鉀和氨水的摩爾比為1:2。
12、進一步的,所述功能化環氧丙烯酸酯樹脂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13、s1、按照重量份計,將30~40份丙己二醇和8~12份馬來酸酐混合均勻,加入0.5~0.7份2-叔丁基對苯二酚,加熱至70~80℃,攪拌反應40~80min,降至室溫,得到混合物甲;
14、s2、按照重量份計,向步驟s1制備的混合物甲中,加入0.4~0.6份三乙胺,攪拌均勻,然后加熱至60~70℃之后加入50~60份環氧樹脂,攪拌反應0.5~1h,得到混合物乙;
15、s3、按照重量份計,向步驟s2制備的混合物乙中,加入2~3份丙烯酸羥乙酯,攪拌均勻,加熱至80~90℃之后攪拌反應60~80min,得到功能化環氧丙烯酸酯樹脂。
16、進一步的,所述十分散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單月桂基磷酸酯中的任意一種或二者的混合物。
17、進一步的,所述十引發劑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二苯甲酮和α-羥基異丙基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種。
18、進一步的,所述十消泡劑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種或二者的混合物。
19、進一步的,將原材料各組分混合均勻得到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
20、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的修復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21、q1、將玻璃纖維布與內膜、外膜、紫外光防護膜一起制作成軟管,在真空條件下,用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對軟管進行浸潤,浸潤完成后得到管道修復用的內襯管;
22、q2、將破損管道內壁表面清理干凈,除水干燥,然后將步驟q1制備的內襯管拖入破損管道中,對照破損管道的破損處的形狀對內襯管進行修剪,然后放入紫外燈,將修剪后的內襯管兩端密封,修剪后的內襯管內充氣,使得其充氣后的內襯管與破損管道內壁貼合;
23、q3、采用紫外線自動化控制設備對充氣后的內襯管進行照射,通過光照引發修補材料的聚合固化;
24、q4、步驟q3中的內襯管聚合固化完成后,使用管道檢測設備檢查修補后的管道內狀況,并對管道內部清掃清理完成修補。
2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本專利技術通過對二氧化硅改性,使二氧化硅粒子在樹脂體系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善二氧化硅粒子本身的均勻性和分散狀態,然后將經過改性的二氧化硅負載于鋁殼結構,殼層狹窄的孔道具有限域效應,可以使經過改性的二氧化硅與樹脂分子鏈發生交聯作用時,抑制長分子鏈產物的生成,從而達到阻聚效果。
27、2、本專利技術通過對環氧丙烯酸酯樹脂進行功能化處理,使得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與環氧丙烯酸酯樹脂在光固化交聯聚合時保持一個均勻交聯狀態,不會因為聚合太多鏈段引起局部粘度激增,從而保證樹脂體系固化均勻性。另外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帶有不飽和雙鍵基團,能夠增大粒子之間的位阻效應,二氧化硅粒子填充功能化環氧丙烯酸酯樹脂鏈段中的空間位置,使其能夠以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為節點形成穩定的支撐體系,達到增強效果。
28、功能化環氧丙烯酸酯樹脂通過和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相互配合,實現了樹脂體系較好的流動性和浸潤效果,使丙烯酸酯樹脂對玻璃纖維布形成有效包裹,提高材料的整體性,表現出良好的力學性能。
29、3、使用本專利技術制備的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對破損管道進行修復,延長了管道的使用壽命。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計,其原材料包括以下組分:85~95份功能化環氧丙烯酸酯樹脂、4~6份引發劑、3~5份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0.5~1份分散劑和0.3~0.7份消泡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水硫酸鋁鉀和氨水的摩爾比為1: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環氧丙烯酸酯樹脂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單月桂基磷酸酯中的任意一種或二者的混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二苯甲酮、α-羥基異丙基苯甲酮中的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混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劑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將原材料各組分混合均勻得到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
9.一種修復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包括以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計,其原材料包括以下組分:85~95份功能化環氧丙烯酸酯樹脂、4~6份引發劑、3~5份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0.5~1份分散劑和0.3~0.7份消泡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摻鋁復合微球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水硫酸鋁鉀和氨水的摩爾比為1: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環氧丙烯酸酯樹脂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循昌,魏妍,鄭鵬,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興興管道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