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生產輔助設備的,具體涉及一種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
技術介紹
1、移動物料在生產加工中較為常見,如碼放生產材料、移動坯料至模具和組裝分體零件等;對于碼放生產材料這類對移動精度要求較低的操作,一般借助叉車等設備完成,對于移動坯料至模具和組裝分體零件這類對移動精度要求較高的操作,一般是人工操作抓取設備或由人工搬運完成。
2、現有抓取設備中,適用于人工操作的抓取設備,其操作自由度大多較低,如中國專利cn221088205u公開的一種工件抓取裝置,該抓取裝置只能進行升降和平推動作,無法滿足對工件姿態有調整要求的操作;如中國專利cn113523316a公開的一種專用于六軸加工設備的調節裝置及使用方法,該調節裝置雖然有較高的操作自由度,但一般采用程序自動控制,人工操作的難度較大。在申請人所涉及的生產加工中,經常需要將橫截面規則的工件橫向裝入與之適配的另一工件的橫向凹槽中,由于現有抓取設備存在自由度較低或人工操作困難的問題,在進行橫向裝入動作時,難以滿足人工對工件姿態進行精確、靈活調整的需求;現申請人多采用人工搬運并調整工件姿態來完成上述橫向裝入動作,但人工搬運不僅費時費力,且在反復調整工件姿態以完成對準裝入的過程中,容易對工件造成損傷;因此,需要設計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單的多自由度輔助對準裝置,以提高生產加工的效率和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解決現有人工操作設備難以滿足工件姿態調整需求的技術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下方連接有多個萬向輪,底座上方設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設有豎向調節機構、并通過豎向調節機構連接有活動支架,活動支架通過豎向調節機構實現豎向移動;活動支架橫向設置、且遠離固定支架的一端設有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水平設置且垂直于活動支架的長度方向,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上設有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垂直于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的輸出端遠離固定支架、并連接有工件裝夾座。
4、進一步地,豎向調節機構包括與固定支架轉動連接的絲桿,絲桿豎向貫穿活動支架并螺紋連接,活動支架與固定支架豎向滑動連接,以與絲桿配合實現豎向移動,絲桿一端設有手柄,以便轉動絲桿。
5、進一步地,固定支架一側橫向凸起形成有兩個豎向間隔分布的連接支耳,絲桿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支耳轉動連接;固定支架上連接支耳所在的一側開設有兩個豎向延伸的燕尾槽,絲桿位于兩個燕尾槽之間,活動支架朝向固定支架的一側凸起形成有與燕尾槽相適配的滑塊,滑塊位于燕尾槽內并滑動配合。
6、進一步地,第一回轉調節機構包括回轉軸和第一機殼,第一機殼與活動支架固定連接,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一端轉動連接在第一機殼內并同步轉動連接有第一蝸輪、另一端作為輸出端并連接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第一機殼內轉動設有與第一蝸輪嚙合的第一蝸桿,第一蝸桿的一端伸出第一機殼并連接有手柄,以便轉動第一蝸桿。
7、進一步地,第二回轉調節機構包括回轉軸和第二機殼,第二機殼與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一端轉動連接在第二機殼內并同步轉動連接有第二蝸輪、另一端作為輸出端并固定連接工件裝夾座,第二機殼內轉動設有與第二蝸輪嚙合的第二蝸桿,第二蝸桿的一端伸出第二機殼并連接有手柄,以便轉動第二蝸桿。
8、進一步地,活動支架呈u型且口部朝遠離固定支架的方向,第一回轉調節機構位于活動支架u型的一端,第二回轉調節機構位于活動支架內側,第二機殼與活動支架u型的另一端之間設有輔助軸,輔助軸與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共軸線,輔助軸的一端與活動支架轉動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機殼固定連接。
9、相比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專利技術所述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底座提供整體支撐作用,底座通過萬向輪實現x軸移動、y軸移動和z軸轉動,底座上活動支架通過豎向調節機構實現z軸移動,活動支架端部的工件裝夾座通過第一回轉調節機構實現y軸轉動、通過第二回轉調節機構實現x軸轉動;使用時,通過工件裝夾座固定工件,分別通過移動底座、操作豎向調節機構、第一回轉調節機構和第二回轉調節機構,即可在六個自由度上對工件的位置和姿態進行調整,操作自由度高、使用簡單,可有效解決現有人工操作設備難以滿足工件姿態調整需求的問題,有利于提高生產加工效率和質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下方連接有多個萬向輪,底座上方設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設有豎向調節機構、并通過豎向調節機構連接有活動支架,活動支架通過豎向調節機構實現豎向移動;活動支架橫向設置、且遠離固定支架的一端設有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水平設置且垂直于活動支架的長度方向,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上設有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垂直于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的輸出端遠離固定支架、并連接有工件裝夾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其特征在于:豎向調節機構包括與固定支架轉動連接的絲桿,絲桿豎向貫穿活動支架并螺紋連接,活動支架與固定支架豎向滑動連接,以與絲桿配合實現豎向移動,絲桿一端設有手柄,以便轉動絲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一側橫向凸起形成有兩個豎向間隔分布的連接支耳,絲桿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支耳轉動連接;固定支架上連接支耳所在的一側開設有兩個豎向延伸的燕尾槽,絲桿位于兩個燕尾槽之間,活動支架朝向固定支架的一側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回轉調節機構包括回轉軸和第一機殼,第一機殼與活動支架固定連接,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一端轉動連接在第一機殼內并同步轉動連接有第一蝸輪、另一端作為輸出端并連接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第一機殼內轉動設有與第一蝸輪嚙合的第一蝸桿,第一蝸桿的一端伸出第一機殼并連接有手柄,以便轉動第一蝸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回轉調節機構包括回轉軸和第二機殼,第二機殼與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一端轉動連接在第二機殼內并同步轉動連接有第二蝸輪、另一端作為輸出端并固定連接工件裝夾座,第二機殼內轉動設有與第二蝸輪嚙合的第二蝸桿,第二蝸桿的一端伸出第二機殼并連接有手柄,以便轉動第二蝸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活動支架呈U型且口部朝遠離固定支架的方向,第一回轉調節機構位于活動支架U型的一端,第二回轉調節機構位于活動支架內側,第二機殼與活動支架U型的另一端之間設有輔助軸,輔助軸與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共軸線,輔助軸的一端與活動支架轉動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機殼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下方連接有多個萬向輪,底座上方設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設有豎向調節機構、并通過豎向調節機構連接有活動支架,活動支架通過豎向調節機構實現豎向移動;活動支架橫向設置、且遠離固定支架的一端設有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水平設置且垂直于活動支架的長度方向,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上設有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垂直于第一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第二回轉調節機構的回轉軸的輸出端遠離固定支架、并連接有工件裝夾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其特征在于:豎向調節機構包括與固定支架轉動連接的絲桿,絲桿豎向貫穿活動支架并螺紋連接,活動支架與固定支架豎向滑動連接,以與絲桿配合實現豎向移動,絲桿一端設有手柄,以便轉動絲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多自由度的輔助對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一側橫向凸起形成有兩個豎向間隔分布的連接支耳,絲桿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支耳轉動連接;固定支架上連接支耳所在的一側開設有兩個豎向延伸的燕尾槽,絲桿位于兩個燕尾槽之間,活動支架朝向固定支架的一側凸起形成有與燕尾槽相適配的滑塊,滑塊位于燕尾槽內并滑動配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勁松,唐曾桂,陳為,王斌,冉燈寶,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