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用鋁件,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模板系統。
技術介紹
1、鋁合金模板系統由模板系統、支撐系統、緊固系統、附件系統組成。其中模板系統是用來組成混凝土施工時需要的封閉面,根據施工部位可將其分為墻、柱、梁、樓梯等不同類型的模板。
2、根據采用的緊固構件,鋁合金模板系統可分為螺桿系統與拉片系統。其中拉片體系通過在模板邊肋銑槽以安裝拉片。由于銑槽破壞了模板邊肋整體性,在受到較大側壓力或者采用暴力拆模時,模板銑槽位置容易開裂,影響外觀及回收再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模板系統,該模板可以通過在銑槽位置增加鐵制加強片,加強了拉片槽位置模板受力性能,同時降低邊肋高度,減輕重量,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模板系統,包括模板主體,所述模板主體的兩端均安裝有封邊,所述模板主體上安裝橫向加強筋,所述模板主體、封邊和橫向加強筋通過焊接形成為一個整體,所述模板主體的兩側均開設有銑槽,所述模板主體的兩端均安裝有加強片,所述加強片安裝在銑槽對應的位置,所述加強片通過鉚釘連接在模板主體上。
3、進一步的,所述橫向加強筋設置有多組,所述模板主體內安裝有多組豎向加強筋。
4、進一步的,所述模板主體一側的銑槽設置有多組,多組所述銑槽以模板主體的側壁呈等距設置,多組所述銑槽內均安裝有拉片。
5、進一步的,所述模板主體一側的加強片設置有多組,多組所述加強片以模板主體的側壁呈
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7、本技術通過加強片的設置,通過在模板主體的側壁增加加強片,從而加強受力性能,可以在不增加較多重量、成本的前提下,使模板邊肋不容易開裂,使模板的外觀保持完整,便于模板的回收再利用。
8、本技術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技術而了解。本技術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以及附圖中所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新型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體(1),所述模板主體(1)的兩端均安裝有封邊(2),所述模板主體(1)上安裝橫向加強筋(3),所述模板主體(1)、封邊(2)和橫向加強筋(3)通過焊接形成為一個整體,所述模板主體(1)的兩側均開設有銑槽(4),所述模板主體(1)的兩端均安裝有加強片(5),所述加強片(5)安裝在銑槽(4)對應的位置,所述加強片(5)通過鉚釘連接在模板主體(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加強筋(3)設置有多組,所述模板主體(1)內安裝有多組豎向加強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體(1)一側的銑槽(4)設置有多組,多組所述銑槽(4)以模板主體(1)的側壁呈等距設置,多組所述銑槽(4)內均安裝有拉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體(1)一側的加強片(5)設置有多組,多組所述加強片(5)以模板主體(1)的側壁呈等距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體(1),所述模板主體(1)的兩端均安裝有封邊(2),所述模板主體(1)上安裝橫向加強筋(3),所述模板主體(1)、封邊(2)和橫向加強筋(3)通過焊接形成為一個整體,所述模板主體(1)的兩側均開設有銑槽(4),所述模板主體(1)的兩端均安裝有加強片(5),所述加強片(5)安裝在銑槽(4)對應的位置,所述加強片(5)通過鉚釘連接在模板主體(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模板系統,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渭泉,彭輝,付勇濤,熊明明,童超,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志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