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發泡陶瓷,特別涉及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配方及方法。
技術介紹
1、發泡陶瓷是一種具有多孔結構的特殊陶瓷材料,它通過在陶瓷原料中引入空氣或其他氣體,形成大量微小的孔隙,從而形成輕質、多孔的結構,這種材料的主要特點是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良好的隔熱性能和較高的機械強度。
2、干法制粉是按工藝配方配置原料進行研磨,使其達到粉磨工藝的要求,經噴水造粒,獲得含水率10%左右的粉粒,經過烘干,獲得水分適宜的粉料。
3、以上干法制粉存在問題有:需要的原料種類較多,泥含量約占整個配方的20%,且需要將泥烘干后才能使用干法研磨,并且整個原料受水分影響較大;噴水造粒后的粉料流動性較差,烘干后的水分不均勻對壓制性能影響較大。
4、因此,提出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配方及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配方及方法,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配方,包括珍珠巖、發泡陶瓷的刮平渣、水磨尾料、拋光磚的壓榨泥、滑石、重質氧化鎂、鋁灰、發泡劑,按質量份數包括珍珠巖27-45份、發泡陶瓷的刮平渣30-45份、水磨尾料0-25份、拋光磚的壓榨泥2-16份、滑石1-3份、重質氧化鎂2-3.5份、鋁灰0-3份、發泡劑0.2份。
4、優選的,所述珍珠巖、發泡陶瓷的刮
5、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配方,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6、s1:粗破碎:準備原料,包括珍珠巖、發泡陶瓷的刮平渣、水磨尾料、拋光磚的壓榨泥、滑石、重質氧化鎂、鋁灰、碳化硅,使用鏟車將含有粒徑大于5cm的原料輸送至顎式破碎機中進行初步破碎處理;
7、s2:原料均化:將粗破碎完成的原料輸送至料場均化,檢測后溫度偏差在5℃以內為合格;
8、s3:原料烘干:將均化合格的原料經過回轉烘干窯烘干至小于5%的水分;
9、s4:精破碎:將烘干完成的原料輸送至復合式雷蒙破碎機中進行精破碎,破碎后經過80目高頻振篩過篩后送入專用小型粉箱進行儲存;
10、s5:二次精破碎:將步驟s4中破碎后尺寸大于80目的原料經皮帶重新返回至復合式雷蒙破碎機進行二次精破碎處理;
11、s6:發泡劑的預混配料:將發泡劑和精破碎合格的原料按配方比例人工稱重后置入雙錐混料機內部進行充分混合后送入專用小型粉箱進行儲存;
12、s7:原料混料混合:將小型粉箱中的原料按配方比例經皮帶電子秤配料后經改進型的螺旋混料機充分混合后送入原料車間粉倉中;
13、s8:陳腐處理:將混合后的原料置于粉倉中陳腐24小時以上;
14、s9:原料再次攪拌:將經過步驟s8陳腐處理后的原料經多粉倉放粉,經小型化的改進型螺旋混料機再次攪拌后輸送至皮帶布料設備中;
15、s10:皮帶布料:將皮帶布料設備中的粉料原料均勻的平鋪在皮帶布料設備的皮帶上;
16、s11:煅燒成型:將皮帶布料設備上的粉料原料均勻的轉入耐火匣缽中,在發泡陶瓷輥道窯中,經1150-1250℃的高溫下進行煅燒成型,以此完成發泡陶瓷的制備。
17、優選的,所述步驟s4、s5中的精破碎主要用于對均化完成的原料進行充分破碎處理,并使其達到指定級配,包括以下步驟:
18、s501:原料破碎:將原料輸送至復合式雷蒙破碎機中進行第一次粗破碎,破碎后的原料細度接近80目后全過;
19、s502:烘干:對破碎后的原料進行烘干,使其水分控制在5%以下;
20、s503:篩分:篩分出小于80目的原料,不合格的粗顆粒則返回復合式雷蒙破碎機進行二次破碎;
21、s504:二次破碎:對步驟s503中的粗顆粒進行二次破碎,使其達到目標級配。
22、優選的,所述發泡劑的預混配料用于對發泡陶瓷的制備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確保發泡效果的穩定性和產品的性能,包括以下步驟:
23、s601:發泡劑的選擇與配比:根據發泡陶瓷的生產需求,選擇適宜的發泡劑,當需要進行大規模發泡陶瓷的生產時,選用碳化硅、白云石、硫酸鋇、碳粉、碳酸氫鹽、鋁粉、碳酸氫鹽作為發泡劑,當需要對發泡陶瓷進行氣孔結構的調整時,選用白云石、硫酸鋇作為發泡劑,當發泡陶瓷對孔結構要求高時,選用鋁粉作為發泡劑;
24、s602:發泡劑的混合:將選定好的發泡劑與精破碎合格的原料置入雙錐混料機進行充分混合均勻;
25、s603:混合料的檢測:對混合后的原料帶入配方進行試燒檢測,確保發泡劑的添加量符合要求,包括發泡劑的濃度、分布均勻性;
26、s604:調整與儲存:根據檢測結果,對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進行增加、減少發泡劑的添加量;增加混料時間,然后將調整好的混合料進行儲存。
27、優選的,所述步驟s6中原料混合主要用于對發泡劑以及s4中生成的原料進行混合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28、s605:混合設備準備:改進型螺旋混料機為四周內部加裝5-10㎝高的螺旋式鐵片,用于避免粉料在輥筒內堆積;
29、s606:原料配料:將小型粉箱中已經精破碎的各種原料包括已經預混的發泡劑按配方經皮帶電子秤精確配料;
30、s607:原料攪拌混合:將已經配好料的配方原料經皮帶輸送至改進型螺旋混料機內進行充分攪拌;
31、s608:原料過篩出鐵:將已經攪拌均勻的顆粒粉料經滾筒圓篩進行過篩、除鐵。
32、優選的,所述s9中皮帶布料用于在保持物料鋪展充分的情況下對其進行運輸,包括以下步驟:
33、s101:皮帶布料速度控制:設定小于0.5m/s的皮帶輸送速度,用于確保物料在輸送過程中能穩定、均勻鋪展;
34、s102:皮帶布料設備的穩定性檢測:通過振動傳感器對皮帶布料設備的穩定性進行實時監控,并在皮帶穩定性異常時及時停止并傳遞異常報警信號;
35、s103:皮帶清潔與維護:對皮帶布料設備進行清潔和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防止物料污染。
3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本專利技術中,在對原料進行加工過程中,通過控制粉末顆粒狀物料的顆粒度大小來控制物料的整體流動性,不必再經過加水造粒后再次烘干處理,同時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若原料含水量≤5%,則無需使用烘干設備對原料中水分含量進行控制,從而使得整體設備的能耗更低,整體設備更加節能環保,通過本方法的原料與發泡劑發泡相結合,可以解決發泡劑無法與粗顆粒完美融合發泡而導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珍珠巖、發泡陶瓷的刮平渣、水磨尾料、拋光磚的壓榨泥、滑石、重質氧化鎂、鋁灰、發泡劑,按質量份數包括珍珠巖27-45份、發泡陶瓷的刮平渣30-45份、水磨尾料0-25份、拋光磚的壓榨泥2-16份、滑石1-3份、重質氧化鎂2-3.5份、鋁灰0-3份、發泡劑0.2份;
2.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方法,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采用干法制粉制備發泡陶瓷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珍珠巖、發泡陶瓷的刮平渣、水磨尾料、拋光磚的壓榨泥、滑石、重質氧化鎂、鋁灰、發泡劑,按質量份數包括珍珠巖27-45份、發泡陶瓷的刮平渣30-45份、水磨尾料0-25份、拋光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鑫,白雪瑩,崔揚,白春燕,李國陽,高文,蔡宇偉,吳木海,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建亨綠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