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汽車配件,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皮卡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1、汽車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駕駛員培訓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為了最大程度降低意外或事故的發生,駕校訓練用教練車副駕駛位常帶有輔助控制裝置,能夠在新手學員開車訓練,出現意外情況時,通過副駕駛位的輔助控制裝置進行緊急剎車制動,避免訓練安全事故發生。
2、目前,由于轎車的剎車踏板的旋轉半徑較小,市面上的用于轎車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大都通過轉軸與剎車踏板相連,進而驅動轉軸使剎車踏板進行旋轉運動以輔助剎車,而由于皮卡的剎車踏板的旋轉半徑較轎車大,剎車時剎車踏板通常進行近似直線的運動,輔助控制裝置不易通過轉軸與踏板連接,因而目前常用的適用于轎車的副駕駛位剎車輔助控制裝置通常不適用于皮卡。
3、也即,如何提供一種適用于皮卡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可用于皮卡的副駕駛位的剎車制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的常用的適用于轎車的副駕駛位剎車輔助控制裝置通常不適用于皮卡等技術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適用于皮卡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包括:旋轉臂,所述旋轉臂具有驅動端和鉸接端;推動件,所述推動件的一端與所述鉸接端之間轉動連接;夾持固定件,所述夾持固定件包括主夾持板、副夾持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主夾持板具有轉動端和夾持端,所述轉動端與所述推動件的另一端之間轉動連接
3、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踏板件包括:踏板,所述踏板具有踩踏面和固定面,所述踩踏面與所述固定面對立分布,所述踩踏面朝向所述自動剎車件;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所述固定面垂直連接并與所述副夾持板的底面相抵;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的一端穿過所述夾持固定空間并與所述連接板垂直連接,所述l型固定板的另一端安裝在皮卡的副駕駛位處。
4、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螺栓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螺栓對稱分布在所述副夾持板的一端。
5、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二螺栓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螺栓對稱分布在所述副夾持板的另一端。
6、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推動件包括:轉動桿,所述轉動桿的一端與所述鉸接端轉動連接;推動桿,所述推動桿呈l型結構,所述推動桿的一端套設在所述轉動桿的另一端,所述推動桿的另一端與所述轉動端之間轉動連接。
7、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推動件還包括: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一端與所述轉動端相抵;螺母,所述推動桿的另一端沿所述推動桿的長度方向開設有通槽,所述第三螺栓的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轉動端、所述通槽并與所述螺母螺紋連接,所述螺母與所述推動桿相抵。
8、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推動件還包括:墊圈,所述墊圈套設在所述第三螺栓上并位于所述推動桿和所述轉動端之間。
9、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轉動桿的外側壁設置有外螺紋,所述推動桿的一端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處設置有內螺紋,所述轉動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推動桿的一端之間通過所述外螺紋和所述內螺紋螺紋連接。
10、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自動剎車件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內部設置有編碼器,所述電機與所述編碼器均與中央處理單元電連接;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與所述驅動端連接。
11、作為本技術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連接板與所述固定面之間可拆卸式連接。
12、有益效果:
13、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適用于皮卡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包括旋轉臂、推動件、夾持固定件、踏板件和自動剎車件,旋轉臂的驅動端與自動剎車件連接,旋轉臂的鉸接端與推動件的一端轉動連接,可通過自動剎車件驅動旋轉臂轉動,進而使得推動件隨之轉動;與主夾持板平行布設的副夾持板的一端通過第一螺栓固定在主夾持板上,另一端通過第二螺栓固定在夾持端上,踏板件穿過主夾持板、副夾持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之間圍合形成的夾持固定空間,以通過主夾持板、副夾持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對安裝在皮卡的副駕駛位處的踏板件進行夾持固定,且通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可調整主夾持板、副夾持板之間的間距,適用于對不同厚度的踏板件進行夾持,此外,主夾持板的轉動端與推動件的另一端之間轉動連接,當推動件的一端在旋轉臂的逆時針轉動下向上運動時,推動件的另一端向下轉動,帶動夾持固定件向下壓,進而使得踏板件向下運動以進行剎車,無需連接剎車踏板的轉軸即可實現剎車,且踏板件、夾持固定件、旋轉臂、推動件和自動剎車件互相限位,以限制踏板件大幅度轉動,使踏板件進行近似直線的運動,可用于皮卡的副駕駛位的剎車制動。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適用于皮卡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件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件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件還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件還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剎車件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用于皮卡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件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副駕駛位剎車踏板輔助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件包括:
6.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星,李斌鋒,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未來幻影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