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緩釋材料,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緩釋水果催熟劑的高水蒸氣透過率可降解膜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技術介紹
1、乙烯利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常用在農業領域,能增強酶的活性,在果實成熟時能活化磷酸酯酶及其他與果實成熟的有關酶,用來加速植物果實成熟與脫落,植株的衰老以及促進植株開花等生理效應。在一定條件下,乙烯利不僅自身能釋放出乙烯,而且還能誘導植株產生乙烯,它的產生可以調節控制或影響個體的生長和發育。乙烯利在農業生產上常使用涂花梗、涂果、浸果以及大田噴果等方式用作催熟劑,所以操作不當或者對其科學使用知識薄弱就會出現乙烯利使用過量和環境中農藥殘留的問題。為了使其更好地為人類社會服務,有利于環境和人類健康,安全、高效地使用乙烯利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2、近年來可生物降解材料技術成為研發趨勢,將乙烯利混入該材料從而開發一種緩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緩釋可降解材料或許可以解決乙烯利殘留的問題。
3、在可降解生物聚合物中,殼聚糖和大豆分離蛋白具有良好的成膜能力,二者均無毒無害,來源廣泛,價格便宜,且大豆分離蛋白與多糖復合已經被證明可以改善薄膜的吸水性、生物降解性能、斷裂拉伸性能、水蒸氣透過性能以及紫外線阻擋性能,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緩釋水果催熟劑的高水蒸氣透過率可降解膜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2、為了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第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緩釋水果催熟劑的高水蒸氣透過率可降解膜材料的制
3、(1)將殼聚糖加有機酸水溶液溶解,調節ph1.0~5.0;
4、(2)取大豆分離蛋白加超純水溶解,于80~95℃進行熱變性處理25~30?min,調節ph1.0~5.0;
5、(3)將上述兩種溶液按照一定體積比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制得可降解膜材料溶液,然后超聲消泡5~10min;
6、(4)將可降解膜材料溶液倒入模具中,干燥后制得。
7、前述的方法,所述有機酸可以是乙酸。
8、優選地,所述有機酸水溶液為0.6~3%乙酸水溶液;更優選地,所述有機酸水溶液為0.6~2%乙酸水溶液。
9、前述的方法,殼聚糖與有機酸的重量比為1:0.4~0.8。
10、前述的方法,殼聚糖與大豆分離蛋白的重量比為1:0.1~4。優選地,殼聚糖與大豆分離蛋白的重量比為1:0.2~1.5;更優選地,殼聚糖與大豆分離蛋白的重量比為1:0.2~0.6。
11、前述的方法,殼聚糖與甘油的重量比為1:0.4~0.8。
12、前述的方法,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乙烯利。
13、優選地,殼聚糖與40%乙烯利水劑的重量比為1:1.5~3.0;更優選地,殼聚糖與40%乙烯利水劑的重量比為1:1.5~2.0。
14、前述的方法,步驟(4)于45~65℃下干燥6~10h;優選地,于45~65℃下干燥8h以上;更優選地,于45~55℃下干燥8h以上。
15、采用上述制備方法制得的緩釋可降解膜材料能夠有效降低大豆分離蛋白-殼聚糖基緩釋可降解材料的斷裂拉伸性能。
16、第二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按照所述方法制備的緩釋水果催熟劑的高水蒸氣透過率可降解膜材料。
17、第三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所述可降解膜材料的以下任一應用:
18、1)用于農產品可控催熟領域;
19、2)用于農產品儲運領域。
20、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
21、(一)本專利技術利用乙烯利,開發了可控緩釋的大豆分離蛋白-殼聚糖基可降解包裝材料,同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斷裂拉伸性能、水蒸氣透過性能以及紫外線阻擋性能。
22、(二)本專利技術的制備方法簡單易行,在農產品儲藏運輸中具有良好的產業化前景。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緩釋水果催熟劑的高水蒸氣透過率可降解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酸為乙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殼聚糖與有機酸的重量比為1:0.4~0.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殼聚糖與大豆分離蛋白的重量比為1:0.1~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殼聚糖與甘油的重量比為1:0.4~0.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乙烯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殼聚糖與40%乙烯利水劑的重量比為1:1.5~3.0;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于45~65℃下干燥6~10h;
9.按照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的緩釋水果催熟劑的高水蒸氣透過率可降解膜材料。
10.權利要求9所述緩釋可降解膜材料的以下任一應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緩釋水果催熟劑的高水蒸氣透過率可降解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酸為乙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殼聚糖與有機酸的重量比為1:0.4~0.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殼聚糖與大豆分離蛋白的重量比為1:0.1~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殼聚糖與甘油的重量比為1:0.4~0.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鳳忠,陶然,范蓓,李玉蕊,王麗麗,孫玉鳳,王思陽,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