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力安全生產設備,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
技術介紹
1、輸電塔是電力系統中用于支撐輸電線路的重要結構物,是架空線路的支撐點,在輸電塔上架設一個回路是單回路輸電塔,在輸電塔上架設兩個回路是雙回路輸電塔。
2、一般,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高的企業,或地區重要變電站,均采用雙回線供電,這樣可保護其中一個電源因故停電,另一個電源可繼續供電。但對一般的對供電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中小用戶往往采用單電源供電。
3、然而,單單靠設置雙回路,有時仍不能保證供電安全,如在遇到洪水、泥石流或者地震等破壞性強的自然災害時,輸電塔本身都可能會被嚴重損壞,其中像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現有技術能可以進行預測,使得企業有較多的時間緊急處理供電相關事宜,但是面對地震這種破壞力強,難以預測或者預測反應時間極短的自然災害時,為了保證供電安全,需要對輸電塔進行抗震處理,盡可能減小地震對輸電塔本身的傷害。
4、現有的防震輸電塔技術中,多是通過設置緩沖結構和降低重心來降低地震造成的傷害,所謂的緩沖結構多是使用各種彈性材料進行緩沖,以在地震發生時吸收部分輸電塔的動能,然而緩沖機構一方面結構復雜,增加建設難度,另一方面,緩沖結構容易在地震中容易遭到破壞。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以降低建設難度,增加使用壽命。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包括塔體,
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傳動機構包括殼體、第一傳動軸、第一齒輪、第一齒條、第一連接桿和單向傳動部,所述殼體的內部設有安裝腔,所述第一傳動軸轉動設于所述安裝腔,所述第一齒輪設于所述第一傳動軸上,且所述第一齒輪于所述第一傳動軸共軸布置,所述第一齒條滑動設于所述安裝腔內,且所述第一齒條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所述第一連接桿與所述第一齒條的一端連接,所述殼體的一端與所述下安裝座鉸接,所述第一連接桿伸出到所述殼體另一端的外側并于所述上安裝座鉸接,所述單向傳動部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傳動軸連接,所述單向傳動部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儲能輪連接,所述單向傳動部用于使所述第一傳動軸的正轉和反轉均驅動所述儲能輪同向轉動。
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單向傳動部包括第一傳動組件、第二齒輪、第一滑塊、第一驅動爪、第二驅動爪和第二傳動組件,所述第一滑動滑動設置,所述第二齒輪設于所述第一滑塊的滑動路徑上,所述第二齒輪的齒傾斜布置,所述第一驅動爪和所述第二驅動爪的頂端均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第一驅動爪和所述第二驅動爪之間設有彈簧,使所述第一驅動爪和所述第二驅動爪夾緊在所述第二齒輪的兩側,所述第一驅動爪上設有驅動鉤,所述驅動鉤設于所述第二齒輪的相鄰的齒之間,使所述第一滑塊遠離所述第二齒輪時,所述驅動鉤帶動所述第二齒輪正轉,所述第一驅動塊靠近所述第二齒輪時,所述第二驅動爪推動所述第二齒輪正轉;所述第一傳動組件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滑塊連接,所述第一傳動組件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第一傳動軸連接,使所述第一傳動軸在轉動時能夠驅動所述第一滑塊滑動;所述第二傳動組件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第二齒輪連接,所述第二傳動組件的動力輸出端與儲能輪連接。
5、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包括水滴板和第一傳動桿,所述水滴板與所述第一傳動軸連接,所述水滴板的偏離所述第一傳動軸的軸線的位置設有第一鉸接桿,所述第一滑塊上設有第二鉸接桿,所述第一傳動桿的兩端均設有一個第一連接環,其一第一連接環套設在所述第一鉸接桿上,另一所述第一連接環套設在所述第二鉸接桿上,所述第一滑板的一側設有第一導向塊,所述第一導向塊上設有第一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槽的橫截面呈“凸”字形,所述第一滑塊上設有第二導向塊,所述第二導向塊與所述第一導向槽的形狀相適配,所述第二導向塊插設于所述第一導向槽內。
6、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傳動組件包括傳動盤和第二傳動軸,所述傳動盤呈圓盤狀,所述傳動盤設于所述第二齒輪的一端,所述傳動盤的中心處設有第一傳動槽,所述第一傳動槽的側壁上均勻布置有多個第一傳動齒,所述第一傳動槽的槽底上設有第二傳動槽,所述第二傳動軸的一端轉動設于所述第二傳動槽內,所述第二傳動軸的直徑小于各所述第一傳動齒的尖端圍合成的圓形空間的直徑,所述第二傳動軸上設有傳動卡板,所述傳動卡板傾斜布置,且所述傳動卡板由彈性材料制成,所述傳動卡板處于自然狀態時卡置在相鄰的所述第一傳動齒之間,且所述傳動卡板能夠因形變而脫離在相鄰所述第一傳動齒之間的卡置,相對于轉動設于所述第二傳動槽內的一端,所述第二傳動軸的另一端設有儲能輪。
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齒條的兩側設有第一導向板,所述殼體的對應的內側壁上設有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板與所述第二導向槽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導向板插設于對應的所述第二導向槽內,所述殼體的一端設有第一過孔,所述第一齒條在滑動時能夠通過所述第一過孔將局部伸出到所述殼體的外側,所述第一過孔的兩側設有第一避讓孔,所述第一避讓孔的形狀與所述第一導向板相適配,所述第一齒條的局部伸出到所述殼體的外側時,所述第一導向板插設于所述避讓孔內。
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相對于設有所述第一導向板的側壁,所述第一齒條的另外兩個側壁上設有第二導向板,所述第二導向板的頂端抵接在所述殼體的內壁上,所述殼體的內壁上設有防脫塊,所述防脫塊設于所述第二導向板的滑動路徑上,且所述防脫塊設于所述第二導向板與所述第一齒輪之間,所述第二導向板能夠因所述第一齒條的滑動而與所述防脫塊抵接。
9、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設有第一鉸接球,所述上安裝座的底面上設有第一球窩,所述第一鉸接球設于所述第一球窩內;所述殼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的頂端設有第二鉸接球,所述下安裝座的頂面上設有第二球窩,所述第二鉸接球設于所述第二球窩內。
1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殼體上設有釋能箱,所述釋能箱內裝填有黏稠的流體介質,所述儲能輪轉動設于所述釋能箱內,所述儲能輪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釋能板。
11、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支撐件呈環形,初始狀態時,所述上安裝座、所述下安裝座和所述支撐件圍合成箱體,所述傳動機構和所述儲能輪設于所述箱體的內部,所述上安裝座和所述安裝件之間設有彈性密封環,所述彈性密封環可拉伸設置,使所述上安裝座和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體(1),所述塔體(1)的底部設置有上安裝座(2),與所述上安裝座(2)上下間隔布置有下安裝座(3),所述下安裝座(3)的頂部設有支撐件(301),所述支撐件(301)的頂部與所述上安裝座(2)抵接,且所述下安裝座(3)能夠相對于所述上安裝座(2)滑動布置,所述上安裝座(2)與所述下安裝座(3)之間設有傳動機構(4),所述傳動機構(4)一端與下安裝座(3)連接,所述傳動機構(4)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上安裝座(2)連接,與所述傳動機構(4)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有儲能輪(6),使所述上安裝座(2)和所述下安裝座(3)相對位移時,所述傳動機構(4)驅動所述儲能輪(6)轉動,與所述儲能輪(6)連接設有釋能機構(5),所述釋能機構(5)用于將所述儲能輪(6)的動能轉化并釋放。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力安全生產用防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力安全生產用防震輸電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體(1),所述塔體(1)的底部設置有上安裝座(2),與所述上安裝座(2)上下間隔布置有下安裝座(3),所述下安裝座(3)的頂部設有支撐件(301),所述支撐件(301)的頂部與所述上安裝座(2)抵接,且所述下安裝座(3)能夠相對于所述上安裝座(2)滑動布置,所述上安裝座(2)與所述下安裝座(3)之間設有傳動機構(4),所述傳動機構(4)一端與下安裝座(3)連接,所述傳動機構(4)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上安裝座(2)連接,與所述傳動機構(4)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有儲能輪(6),使所述上安裝座(2)和所述下安裝座(3)相對位移時,所述傳動機構(4)驅動所述儲能輪(6)轉動,與所述儲能輪(6)連接設有釋能機構(5),所述釋能機構(5)用于將所述儲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占彪,黃啟軒,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滄州供電分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