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隧道工程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對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
技術介紹
1、現有的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通常缺乏一體化設計,無法有效應對地基土壤松動導致的溝渠損壞問題。傳統的加固方法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頻繁調整和支撐,增加了施工難度和成本。此外,現有加固結構在承受長期負載時容易出現變形和破損,難以保證溝渠的長期穩定性。這不僅影響隧道的安全運營,還可能導致溝渠滲漏,威脅周邊環境和設施的安全。現有的溝渠的加固結構有以下缺點:
2、1、現有的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在溝渠的保護方面效果有限。傳統的加固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溝渠的穩定性,無法有效地保護溝渠的完整性,特別是在地基土壤松動的情況下,溝渠仍可能受到損壞,因此急需一種能夠通過護渠圓板對溝渠進行全面保護的加固結構。
3、2、加固結構在溝渠頂部的支撐通常缺乏有效的設計,導致護渠圓板在承受頂部壓力時容易變形或破裂,降低了整個加固結構的可靠性,因此急需一種能夠通過圓板肋板實現頂部支撐的加固結構。
4、3、現有的加固結構在溝渠底部的支撐不足,特別是在地基土壤松動時,護渠圓板的底部支撐常常失效,無法提供穩定的支撐力,從而影響加固效果,因此急需一種能夠通過底部支柱實現底部支撐的加固結構。
5、4、傳統的加固結構缺乏一體化設計,當地基土壤松動時,各部分的加固效果不能協調發揮,導致整體加固效果不佳,因此急需一種通過加固底板實現一體化的加固結構,使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穩定性,確保溝渠的長期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對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包括溝渠、護渠圓板、圓板肋板、加固豎板、加固底板和底部支柱,所述護渠圓板安裝在溝渠的下方,所述護渠圓板對溝渠進行保護。
4、優選的,所述圓板肋板安裝在護渠圓板的頂部兩側。
5、優選的,所述底部支柱安裝在護渠圓板的底部。
6、優選的,所述加固底板安裝在整個加固結構的底部。
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1、本技術通過安裝護渠圓板,提供了對溝渠的全面保護。護渠圓板能夠有效地維護溝渠的完整性,防止地基土壤松動導致的破壞。這種設計確保了溝渠在隧道下穿過程中保持穩定,避免了因溝渠損壞帶來的安全隱患,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9、2、本技術通過安裝圓板肋板,實現了對護渠圓板的頂部支撐。圓板肋板能夠增強護渠圓板的承載能力,防止其在承受頂部壓力時變形或破裂。這種設計提高了加固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和耐用性,確保溝渠在長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3、本技術通過安裝底部支柱,實現了對護渠圓板的底部支撐。底部支柱能夠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力,防止護渠圓板因底部支撐不足而失效。這種設計增強了加固結構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確保溝渠在地基土壤松動情況下依然能夠得到有效保護。
11、4、本技術通過安裝加固底板,實現了加固結構的一體化。加固底板能夠將各部分加固結構有效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即使在下方土壤松動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加固結構的穩定性。這種設計提高了加固結構的整體可靠性,確保溝渠的長期穩定和安全,顯著提升了隧道施工和運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對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溝渠(1)、護渠圓板(2)、圓板肋板(3)、加固豎板(4)、加固底板(5)和底部支柱(6),所述護渠圓板(2)安裝在溝渠(1)的下方,所述護渠圓板(2)對溝渠(1)進行保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對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板肋板(3)安裝在護渠圓板(2)的頂部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對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柱(6)安裝在護渠圓板(2)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對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底板(5)安裝在整個加固結構的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對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溝渠(1)、護渠圓板(2)、圓板肋板(3)、加固豎板(4)、加固底板(5)和底部支柱(6),所述護渠圓板(2)安裝在溝渠(1)的下方,所述護渠圓板(2)對溝渠(1)進行保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對淺埋隧道下穿溝渠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克金,李澤耀,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