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閥門檢測,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
技術介紹
1、閥門是在流體系統中,用來控制流體的方向、壓力、流量的裝置,是使配管和設備內的介質(液體、氣體、粉末)流動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裝置,閥門產品在出廠前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性能檢測,以檢測產品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是否達到國家所規定的質量標準,其中包括對閥門密封性能的檢測,在達到密封測試要求后才能出廠使用。
2、現有技術中,大多采用水體檢測法對閥門的密封性進行檢測,但水體檢測法的檢測時間較長,在檢測過程中還會對閥門本體和其他零部件產生侵蝕的現象,當閥門出現泄露時,水體檢測法不能準確的發現泄露位置;在生產量較大的閥門生產線上,閥門的密封性檢測工作量大,而現有的閥門檢測自動化較低,整體的檢測和輸送效率較低,人力勞動消耗大。
3、因此,急需開發一種閥門的密封檢測系統,能夠代替水體檢測法對閥門的密封性進行檢測,避免閥門出現侵蝕的情況,提高檢測的自動化程度以及檢測效率,減少了人工勞動的消耗。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能夠代替水體檢測法對閥門的密封性進行檢測,避免閥門出現侵蝕的情況,提高檢測的自動化程度以及檢測效率,減少了人工勞動的消耗。
2、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包括:
3、輸入單元,用于接收并輸送待檢測的閥門;
4、檢測單元,用于接收所述輸入單元輸送的待檢測
5、分類單元,根據測漏單元的檢測結果對已檢測的閥門進行分類;
6、輸出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分類單元分類完成的閥門并輸送至設定位置。
7、進一步,所述檢測單元包括固定機構和檢測組件,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對稱設置的安裝底座,所述安裝底座上分別設有定位塊ⅰ和定位塊ⅱ,所述定位塊ⅰ和定位塊ⅱ可伸縮的安裝于安裝底座上,定位塊ⅰ和定位塊ⅱ呈圓臺狀。
8、進一步,所述檢測組件包括用于對待檢測的閥門的閥口進行定位的定位傳感器、用于檢測閥門兩側的腔內壓力的壓力傳感器ⅰ和壓力傳感器ⅱ,所述定位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ⅰ設置在定位塊ⅰ上,壓力傳感器ⅱ設置在定位塊ⅱ上。
9、進一步,所述檢測組件還包括壓縮氣泵機和熱紅外圖形傳感器,所述定位塊ⅰ內部開有試壓氣道,所述壓縮氣泵機通過氣管連通于所述試壓氣道,所述熱紅外圖形傳感器設置在定位塊ⅱ上;所述壓縮氣泵機用于對定位塊ⅰ封堵的閥口一側的腔室供氣并達到設定的檢測壓力,當閥門出現泄露時,所述壓縮氣泵機對供氣的氣體進行加熱并通過熱紅外圖形傳感器檢測出泄露位置。
10、進一步,所述輸入單元包括設置在末端的可升降的擋板ⅰ和紅外傳感器ⅰ,當待檢測的閥門通過輸入單元的末端時,所述紅外傳感器ⅰ控制擋板ⅰ升起。
11、進一步,所述檢測單元還包括檢測臺和對稱設置在檢測臺兩側的可升降履帶,所述可升降履帶具有最小高度和最大高度,可升降履帶位于最大高度時用于接收輸入單元輸送的待檢測的閥門,對待檢測的閥門進行檢測時可升降履帶位于最小高度且與檢測臺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檢測臺上設有可升降的擋板ⅱ,所述擋板ⅱ用于對待檢測的閥門攔截且與擋板ⅰ在傳輸方向上對待檢測的閥門進行限位。
12、進一步,所述分類單元包括可被驅動的轉動圓臺和傳輸履帶,所述傳輸履帶用于接收所述檢測單元已檢測的閥門,所述傳輸履帶位于可升降履帶的最大高度,所述旋轉圓臺上設有可升降的擋板ⅲ,所述擋板ⅲ用于攔截出現泄露的閥門,擋板ⅲ內設有碰撞傳感器。
13、進一步,所述碰撞傳感器用于控制所述轉動圓臺的啟停,所述擋板ⅲ攔截出現泄露的閥門時,碰撞傳感器檢測所述泄露的閥門與擋板ⅲ的碰撞,并控制所述轉動圓臺轉動至接收泄露的閥門的輸出傳送帶。
14、進一步,所述檢測單元和分類單元之間設有紅外傳感器ⅱ,在檢測單元將已檢測的閥門輸送至分類單元的過程中,所述紅外傳感器ⅱ用于對已檢測的閥門進行檢測,當檢測到已檢測的閥門通過時,紅外傳感器ⅱ控制擋板ⅰ下降。
15、進一步,還包括閥門固定組件,所述閥門固定組件包括固定底板、上蓋板和下蓋板,所述固定底板開有t形槽,所述下蓋板可被驅動的移動的設置在t形槽上,所述上蓋板和下蓋板用于對閥門兩端的閥口支撐固定。
16、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能夠代替水體檢測法對閥門的密封性進行檢測,避免閥門出現侵蝕的情況,提高檢測的自動化程度以及檢測效率,減少了人工勞動的消耗。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包括固定機構和檢測組件,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對稱設置的安裝底座,所述安裝底座上分別設有定位塊Ⅰ和定位塊Ⅱ,所述定位塊Ⅰ和定位塊Ⅱ可伸縮的安裝于安裝底座上,定位塊Ⅰ和定位塊Ⅱ呈圓臺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組件包括用于對待檢測的閥門的閥口進行定位的定位傳感器、用于檢測閥門兩側的腔內壓力的壓力傳感器Ⅰ和壓力傳感器Ⅱ,所述定位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Ⅰ設置在定位塊Ⅰ上,壓力傳感器Ⅱ設置在定位塊Ⅱ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組件還包括壓縮氣泵機和熱紅外圖形傳感器,所述定位塊Ⅰ內部開有試壓氣道,所述壓縮氣泵機通過氣管連通于所述試壓氣道,所述熱紅外圖形傳感器設置在定位塊Ⅱ上;所述壓縮氣泵機用于對定位塊Ⅰ封堵的閥口一側的腔室供氣并達到設定的檢測壓力,當閥門出現泄露時,所述壓縮氣泵機對供氣的氣體進行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單元包括設置在末端的可升降的擋板Ⅰ和紅外傳感器Ⅰ,當待檢測的閥門通過輸入單元的末端時,所述紅外傳感器Ⅰ控制擋板Ⅰ升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還包括檢測臺和對稱設置在檢測臺兩側的可升降履帶,所述可升降履帶具有最小高度和最大高度,可升降履帶位于最大高度時用于接收輸入單元輸送的待檢測的閥門,對待檢測的閥門進行檢測時可升降履帶位于最小高度且與檢測臺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檢測臺上設有可升降的擋板Ⅱ,所述擋板Ⅱ用于對待檢測的閥門攔截且與擋板Ⅰ在傳輸方向上對待檢測的閥門進行限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類單元包括可被驅動的轉動圓臺和傳輸履帶,所述傳輸履帶用于接收所述檢測單元已檢測的閥門,所述傳輸履帶位于可升降履帶的最大高度,所述旋轉圓臺上設有可升降的擋板Ⅲ,所述擋板Ⅲ用于攔截出現泄露的閥門,擋板Ⅲ內設有碰撞傳感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傳感器用于控制所述轉動圓臺的啟停,所述擋板Ⅲ攔截出現泄露的閥門時,碰撞傳感器檢測所述泄露的閥門與擋板Ⅲ的碰撞,并控制所述轉動圓臺轉動至接收泄露的閥門的輸出傳送帶。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和分類單元之間設有紅外傳感器Ⅱ,在檢測單元將已檢測的閥門輸送至分類單元的過程中,所述紅外傳感器Ⅱ用于對已檢測的閥門進行檢測,當檢測到已檢測的閥門通過時,紅外傳感器Ⅱ控制擋板Ⅰ下降。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閥門固定組件,所述閥門固定組件包括固定底板、上蓋板和下蓋板,所述固定底板開有T形槽,所述下蓋板可被驅動的移動的設置在T形槽上,所述上蓋板和下蓋板用于對閥門兩端的閥口支撐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包括固定機構和檢測組件,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對稱設置的安裝底座,所述安裝底座上分別設有定位塊ⅰ和定位塊ⅱ,所述定位塊ⅰ和定位塊ⅱ可伸縮的安裝于安裝底座上,定位塊ⅰ和定位塊ⅱ呈圓臺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組件包括用于對待檢測的閥門的閥口進行定位的定位傳感器、用于檢測閥門兩側的腔內壓力的壓力傳感器ⅰ和壓力傳感器ⅱ,所述定位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ⅰ設置在定位塊ⅰ上,壓力傳感器ⅱ設置在定位塊ⅱ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組件還包括壓縮氣泵機和熱紅外圖形傳感器,所述定位塊ⅰ內部開有試壓氣道,所述壓縮氣泵機通過氣管連通于所述試壓氣道,所述熱紅外圖形傳感器設置在定位塊ⅱ上;所述壓縮氣泵機用于對定位塊ⅰ封堵的閥口一側的腔室供氣并達到設定的檢測壓力,當閥門出現泄露時,所述壓縮氣泵機對供氣的氣體進行加熱并通過熱紅外圖形傳感器檢測出泄露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單元包括設置在末端的可升降的擋板ⅰ和紅外傳感器ⅰ,當待檢測的閥門通過輸入單元的末端時,所述紅外傳感器ⅰ控制擋板ⅰ升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閥門密封檢測的閥門自動化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還包括檢測臺和對稱設置在檢測臺兩側的可升降履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軍超,吳松,余向達,陳洵明,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輕化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