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高分子材料,具體涉及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及基于該復合膜的苯乙烯滲透聚合方法。
技術介紹
1、烯類單體聚合物廣泛應用于塑料、合成橡膠、纖維、涂料、醫療器械、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因其優異的性能滿足了多種行業需求。以聚苯乙烯為例,它作為一種常見的熱塑性塑料,具有優良的成型性、透明性、耐候性和成本效益,廣泛應用于包裝材料、建筑保溫、醫療設備等多個領域。工業上,聚苯乙烯的常見制備方法包括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氣相聚合和溶液聚合等。然而,這些傳統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懸浮聚合和氣相聚合需要高溫高壓條件,對設備和操作要求較高;乳液聚合法需使用大量乳化劑和表面活性劑,可能影響產品的純度并對環境造成污染;而溶液聚合法在聚合過程中,助催化劑和催化劑會分散在溶液中,這導致反應難以精確控制,并且催化劑的回收和再利用效率較低。
2、在烯類單體溶液聚合過程中,催化劑的作用至關重要。目前,適用于稀類單體溶液聚合的催化劑主要分為均相催化劑和非均相催化劑兩大類。盡管均相催化劑能夠在溶劑中均勻分散,從而提高反應的效率,但其回收和再利用存在較大困難,尤其對于貴重催化劑,損耗會顯著增加成本。相比之下,非均相催化劑,特別是通過將催化劑負載在碳納米管、sio2等納米顆粒上所形成的新型催化劑,近年來成為研究的熱點。然而,負載后的催化劑在聚合過程中仍然分散在混合溶液中,難以對反應過程進行精確控制。此外,納米粒子作為非均相催化劑容易發生團聚,且催化劑的高效回收仍面臨挑戰,另外,催化劑配體脫落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氨基苯基卟啉鎳的制備步驟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氨基苯基卟啉鎳、4,4-二氨基二苯醚與六氟二酐的混合摩爾比為1~1.2:9~10:10.5~1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分批次的方式將所述六氟二酐均勻混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且每次加入后攪拌10~30min。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分四次添加所述六氟二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用甲醇溶液浸泡并清洗干凈,然后用去離子水徹底沖洗,烘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氨基苯基卟啉鎳/聚酰亞胺非均相催化劑復合膜的烘干步驟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按照40℃/1.5h的升溫速率將溫度逐步升高至280℃。
9.一種基于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苯乙烯滲透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基于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苯乙烯滲透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甲基鋁與甲苯的體積為1: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氨基苯基卟啉鎳的制備步驟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氨基苯基卟啉鎳、4,4-二氨基二苯醚與六氟二酐的混合摩爾比為1~1.2:9~10:10.5~1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分批次的方式將所述六氟二酐均勻混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且每次加入后攪拌10~30min。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非均相鎳負載催化劑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分四次添加所述六氟二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明宇,邊楠,石楠奇,朱亮,賈宏葛,蘆宏,臧浩彤,
申請(專利權)人:齊齊哈爾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