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深基坑排水,尤其涉及一種基坑工程用降水井。
技術介紹
1、深基坑工程中,擬建場地內零星分布數個水塘,地表水與上層滯水有密切的水力聯系,互為補給關系,擬建場地上部分布有素填土,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該層中。受地表水和上層滯水的影響,可能存在填土濕陷、自重固結沉降等風險,影響深基坑地基穩定性。
2、經檢索
3、一種用于基坑工程的降水井結構,公開號為:cn219491051u,包括設置在基坑內的井孔以及設置在井孔內的降水井本體,所述降水井本體包括井管、細濾網層、中濾網層、粗濾網層、碎石層和砂礫層,細濾網層固定連接在井管的外壁上,粗濾網層固定連接在井孔的內壁上,中濾網層設置在粗濾網層和細濾網層之間,碎石層填充在粗濾網層和中濾網層之間,砂礫層填充在細濾網層和中濾網層之間,井管的管壁上等間距環形排水有多個透水孔,井孔的上段內壁與井管之間填充有黏土層。
4、但是在下方井管、細濾網層、中濾網層、粗濾網層時,需要不斷的調整擺放位置,防止擺放位置偏移,影響填充的碎石層和砂礫層的厚壁均勻性,因此現有技術在施工時因為需要小心,所以會影響施工進度。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基坑工程用降水井。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包括降水井管體、粗過濾網和細過濾網,還包括用于固定在井底的下板,所述下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有上板,所述上板和下板底面均轉動連接有若干環形分布的絲桿,所
3、優選的,所述插筒截面為矩形設置,所述驅動錐齒輪端面轉動連接有轉動環,所述上板和下板底面與轉動環之間均通過彈簧桿連接。
4、優選的,所述上板和下板上表面中心處均為貫穿的鏤空設置,并且所述吊裝架底邊與上板表面環形陣列的鏤空處插接。
5、優選的,所述吊裝架底邊活動連接有與若干環形分布的絲桿位置、數量一一對應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內頂面貫穿轉動連接有用于推動傳動錐齒輪的電動伸縮桿。
6、優選的,所述吊裝架上貫穿固定連接有用于推動驅動錐齒輪升降的電動推桿,所述上板和下板頂面中心處呈與若干延伸臂滑動連接的鏤空設置。
7、優選的,所述下板底面邊緣位于每一個絲桿的位置均轉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臂,所述下板上的滑塊底邊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臂,所述第二轉動臂擺動邊轉動連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遠離第二轉動臂一邊頂邊位置與第一轉動臂鉸接、并且底邊位置鉸接有第三轉動臂,所述第三轉動臂擺動邊鉸接有地釘。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9、1、本技術中,通過設置上板,利用上板上的滑塊滑動調整導向桿的位置,通過調整導向桿的位置,便于在后續安裝降水井管體、細過濾網和粗過濾網時,利用降水井管體、細過濾網和粗過濾網外壁與若干導向桿表面滑動連接,利用若干導向桿保證在安裝降水井管體、細過濾網和粗過濾網時相對位置定位準確,不會出現偏差。
10、2、本技術中,通過設置吊裝架,利用吊裝架與上板上表面的插接以及利用吊裝架中的驅動錐齒輪升降進行位置調整,配合吊裝架上的電動伸縮桿,可以通過吊裝架控制上板或下板,并且吊裝架在使用完畢后可以回收進行下一次使用。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包括降水井管體(3)、粗過濾網(1)和細過濾網(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固定在井底的下板(6),所述下板(6)上表面固定連接有上板(5),所述上板(5)和下板(6)底面均轉動連接有若干環形分布的絲桿(12),所述絲桿(12)上螺紋連接有滑塊(19),所述上板(5)和下板(6)上表面沿絲桿(12)長度方向為與滑塊(19)滑動連接的鏤空設置,并且所述上板(5)上的滑塊(19)頂邊內嵌螺紋連接有導向桿(4),所述絲桿(12)一端向上板(5)中心方向延伸、并且插接有插筒(13),所述插筒(13)外壁固定連接有傳動錐齒輪(15),所述上板(5)上表面插接有吊裝架(7),所述吊裝架(7)內活動連接有通過電機驅動的驅動錐齒輪(16),所述驅動錐齒輪(16)用于與傳動錐齒輪(15)嚙合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13)截面為矩形設置,所述驅動錐齒輪(16)端面轉動連接有轉動環(21),所述上板(5)和下板(6)底面與轉動環(21)之間均通過彈簧桿(20)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工程用降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裝架(7)底邊活動連接有與若干環形分布的絲桿(12)位置、數量一一對應的延伸臂(17),所述延伸臂(17)內頂面貫穿轉動連接有用于推動傳動錐齒輪(15)的電動伸縮桿(18)。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裝架(7)上貫穿固定連接有用于推動驅動錐齒輪(16)升降的電動推桿(14),所述上板(5)和下板(6)頂面中心處呈與若干延伸臂(17)滑動連接的鏤空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6)底面邊緣位于每一個絲桿(12)的位置均轉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臂(8),所述下板(6)上的滑塊(19)底邊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臂(11),所述第二轉動臂(11)擺動邊轉動連接有連接座(22),所述連接座(22)遠離第二轉動臂(11)一邊頂邊位置與第一轉動臂(8)鉸接、并且底邊位置鉸接有第三轉動臂(9),所述第三轉動臂(9)擺動邊鉸接有地釘(1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包括降水井管體(3)、粗過濾網(1)和細過濾網(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固定在井底的下板(6),所述下板(6)上表面固定連接有上板(5),所述上板(5)和下板(6)底面均轉動連接有若干環形分布的絲桿(12),所述絲桿(12)上螺紋連接有滑塊(19),所述上板(5)和下板(6)上表面沿絲桿(12)長度方向為與滑塊(19)滑動連接的鏤空設置,并且所述上板(5)上的滑塊(19)頂邊內嵌螺紋連接有導向桿(4),所述絲桿(12)一端向上板(5)中心方向延伸、并且插接有插筒(13),所述插筒(13)外壁固定連接有傳動錐齒輪(15),所述上板(5)上表面插接有吊裝架(7),所述吊裝架(7)內活動連接有通過電機驅動的驅動錐齒輪(16),所述驅動錐齒輪(16)用于與傳動錐齒輪(15)嚙合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13)截面為矩形設置,所述驅動錐齒輪(16)端面轉動連接有轉動環(21),所述上板(5)和下板(6)底面與轉動環(21)之間均通過彈簧桿(20)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月明,王海魚,鄭文質,鄧偉澍,李壯,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