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覆巖移動監測,尤其涉及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
技術介紹
1、煤礦回采工作面推進所引起的上覆巖層移動,造成采動圍巖應力場變化是煤礦頂板垮塌事故、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井下透水事故和地表沉陷災害的根源,實時檢測巖層移動狀態是預防災害事故發生的前提條件和重要手段,在對覆巖層移動進行檢測一般采用離層儀進行檢測,將離層儀安裝在預先開挖的探測孔中進行檢測,但是現有的離層儀在使用的時候,離層儀的定位錨件投入操作不方便,不能實現多組定位錨件的精準推送安裝,也不方便將定位錨件進行回收,在檢測的時候容易存在安裝松動情況發生,只能實現單一離層檢測操作,為此提出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
2、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包括:
3、定位錨件,其包括錨體,錨體兩側開設有收納槽,收納槽一側設置有位于錨體上的卡鎖機構;
4、支撐機構,用于對鉆探孔進行封堵和對檢測部件進行安裝支撐;
5、調整機構,其包括轉動套接在支撐機構內圈的調整盤,調整盤貫穿有的通道一,通道一兩側開設有貫穿調整盤的圓弧形結構的投料槽一,投料槽一一側設置有位于調整盤底部的推動通道,調整盤底部固接有與支撐機構連接的驅動單元一;
6、保持機構,其包括固定套接在支撐機構內圈的固定盤,固定盤貫穿有通道二,通道二內側壁開設有貫穿固定盤的滑道,滑道一側設置有貫穿
7、收卷機構,其包括轉動套接在支撐機構內圈的旋轉管,固接在旋轉管底部兩側用于收卷的收卷板,旋轉管頂部固接有與支撐機構連接的驅動單元二;
8、夾持機構,其包括與滑道滑動連接的活動板,活動板底部固接有夾板,夾板上固接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定位板,活動板頂部固接有與推動通道滑動連接的從動軸。
9、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管,支撐管底部固接有擋板,支撐管滑動套接有按壓板,擋板頂部固接有陣列分布的拉桿,按壓板貫穿有與拉桿套接的通孔一。
10、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單元一包括固定套接在調整盤底部的錐齒輪圈,錐齒輪圈的一側嚙合有錐齒輪,錐齒輪內圈固定套接有與支撐機構轉動套接的轉動桿,驅動單元一與驅動單元二的結構一致,驅動單元二的錐齒輪圈固定在旋轉管頂部。
11、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鎖機構包括兩組呈v字形設置的卡鎖板,且卡鎖板固定在錨體的外側壁上,收納槽開口處兩側開設位于錨體側壁上的抵觸槽,收納槽與定位板之間采用卡齒卡槽方式卡接,錨體的端部固接有拉繩。
12、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推動通道的圓心位于調整盤圓心的一側,推動通道在調整盤旋轉時推動從動軸沿調整盤直徑方向運動。
13、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活動板的兩側均開設有用于限制活動板運動的限制槽,限制槽與滑道滑動連接。
14、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管的兩側均貫穿有向下延伸至收卷板的探測通道,收卷板采用透明材質制成,收卷板內凹面兩側均開設有傾斜設置的擠壓槽。
15、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還包括通過螺旋固定在支撐機構頂部的安裝環,安裝環通過螺釘固定有用于檢測位移量的測讀數裝置。
16、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板靠近定位板一端的一側設置有用于位置標記的刻度。
17、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投料槽一和投料槽二的直徑大小一致,通道一和通道二均與調整盤同軸設置。
18、相比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專利技術采用v字形卡鎖方式與探測孔內側壁抵觸卡接,改變傳統單一方向卡接時連接脫落不牢固的情況,提高定位錨件安裝的穩定性,提高覆巖的離層檢測的準確性。
20、2、本專利技術采用夾持固定以及旋轉收納方式將定位錨件精準投入至探測孔探測位置,便于定位錨件的投放安裝,在檢測后能夠將定位錨件進行收回,同時還能實現覆巖的離層檢測過程中的視頻等數據采集,實現了覆巖的離層多數據探測操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管,支撐管底部固接有擋板,支撐管滑動套接有按壓板,擋板頂部固接有陣列分布的拉桿,按壓板貫穿有與拉桿套接的通孔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單元一包括固定套接在調整盤底部的錐齒輪圈,錐齒輪圈的一側嚙合有錐齒輪,錐齒輪內圈固定套接有與支撐機構轉動套接的轉動桿,驅動單元一與驅動單元二的結構一致,驅動單元二的錐齒輪圈固定在旋轉管頂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鎖機構包括兩組呈V字形設置的卡鎖板,且卡鎖板固定在錨體的外側壁上,收納槽開口處兩側開設位于錨體側壁上的抵觸槽,收納槽與定位板之間采用卡齒卡槽方式卡接,錨體的端部固接有拉繩。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通道的圓心位于調整盤圓心的一側,推動通道在調整盤旋轉時推動從動軸沿調整盤直徑方向運動。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管的兩側均貫穿有向下延伸至收卷板的探測通道,收卷板采用透明材質制成,收卷板內凹面兩側均開設有傾斜設置的擠壓槽。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還包括通過螺旋固定在支撐機構頂部的安裝環,安裝環通過螺釘固定有用于檢測位移量的測讀數裝置。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板靠近定位板一端的一側設置有用于位置標記的刻度。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槽一和投料槽二的直徑大小一致,通道一和通道二均與調整盤同軸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管,支撐管底部固接有擋板,支撐管滑動套接有按壓板,擋板頂部固接有陣列分布的拉桿,按壓板貫穿有與拉桿套接的通孔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單元一包括固定套接在調整盤底部的錐齒輪圈,錐齒輪圈的一側嚙合有錐齒輪,錐齒輪內圈固定套接有與支撐機構轉動套接的轉動桿,驅動單元一與驅動單元二的結構一致,驅動單元二的錐齒輪圈固定在旋轉管頂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鎖機構包括兩組呈v字形設置的卡鎖板,且卡鎖板固定在錨體的外側壁上,收納槽開口處兩側開設位于錨體側壁上的抵觸槽,收納槽與定位板之間采用卡齒卡槽方式卡接,錨體的端部固接有拉繩。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移動智能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通道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毅,王開,朱淳,何滿潮,李干,郭文兵,李小雙,李輝,侯世林,張小強,程浩,王宇,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