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機械制造,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
技術介紹
1、機械制造是現代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過程涵蓋了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的各個環節。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機械制造過程普遍采用流水線作業模式,因此需要在不同工序之間轉運半成品和成品。
2、目前,機械制造領域廣泛使用傳統的零部件轉運方式,主要包括人工轉運、滾筒輸送和皮帶輸送等。這些方法雖然能夠實現基本的轉運功能,但仍存在諸多局限性:
3、(1)人工轉運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下,容易出現損傷和差錯;
4、(2)普通滾筒輸送和皮帶輸送不能對零件進行必要的固定和保護,在轉運過程中容易發生碰撞和滑落;
5、(3)現有轉運裝置通常采用固定式結構設計,高度和角度不可調,無法靈活適應不同加工設備和現場布局,同時給工人拿取和放置零件帶來諸多不便;
6、(4)卸載不便,現有裝置在將零件轉運至下一工序后,往往需要人工將其從輸送裝置上取下,費時費力。
7、目前存在的傳統零件轉運方式和現有裝置普遍存在功能單一、自動化程度不高、適應性和靈活性不足、裝卸效率低等不足。為順應智能制造和柔性化生產的發展趨勢,本領域亟需開發一種全新的機電設備加工生產用零部件轉運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從根本上解決零件轉運和緩存環節的諸多痛點,進一步提升機械制造的自動化水平和整體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以解決現有轉運
2、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包括底部平臺、上部平臺以及設置在所述上部平臺上的調節限位機構;其中,所述上部平臺通過可調高支撐組件支設在所述底部平臺的上方;并且,
3、在所述上部平臺的兩端的分別固定有限位板,所述調節限位機構包括滑動連接所述上部平臺上的擋板,所述擋板處于兩個所述限位板之間。
4、此外,優選的方案是,在所述上部平臺上開設有t型滑槽,在所述t型滑槽內滑動連接有t型滑塊,所述t型滑塊的上端與所述擋板相連。
5、此外,優選的方案是,在所述t型滑槽內沿所述t型滑槽的延伸方向轉動連接有螺桿,在t型滑塊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t型滑塊通過所述螺紋孔與所述螺桿螺紋連接。
6、此外,優選的方案是,在所述上部平臺的一端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螺桿相連。
7、此外,優選的方案是,在靠近所述電機的限位板上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電機電性連接。
8、此外,優選的方案是,在所述上部平臺上設置有分別處于所述擋板的兩側的長方形槽,在各長方形槽的頂部開設有至少兩個貫穿槽口,在各貫穿槽口內插設有支撐桿,在處于同側的各支撐桿的頂部之間連接有橫桿。
9、此外,優選的方案是,在所述長方形槽的側面開設有固定孔,在所述固定孔內插設有固定銷,在所述支撐桿上開設有與所述固定孔對應的定位孔,所述固定銷的端部插設在所述定位孔內。
10、此外,優選的方案是,所述可調高支撐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底部平臺的上表面的四個角部位置的電動液壓缸,在所述上部平臺的下表面的四個角部位置設置有連接部,各電動液壓缸的上端通過轉軸與對應的連接部轉動連接。
11、此外,優選的方案是,在所述底部平臺的下表面設置有蓄電池,各電動液壓缸均與所述蓄電池電性連接。
12、此外,優選的方案是,在所述底部平臺的下表面的四個角部位置均設置有自鎖式萬向輪;并且,
13、在所述底部平臺的一側連接有把手。
14、和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有如下有益效果:
15、通過設置可調高支撐組件能夠實現上部平臺的高度調節,適用不同的高度需求;通過設置調節限位機構,能夠實現擋板與限位板之間的距離,將待轉運零件夾設在擋板與限位板之間,不僅能夠實現對待轉運零件的穩定夾持,還能夠適用于不同型號的待轉運零件。
16、為了實現上述以及相關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或多個方面包括后面將詳細說明并在權利要求中特別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說明以及附圖詳細說明了本專利技術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這些方面指示的僅僅是可使用本專利技術的原理的各種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專利技術旨在包括所有這些方面以及它們的等同物。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平臺、上部平臺以及設置在所述上部平臺上的調節限位機構;其中,所述上部平臺通過可調高支撐組件支設在所述底部平臺的上方;并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平臺、上部平臺以及設置在所述上部平臺上的調節限位機構;其中,所述上部平臺通過可調高支撐組件支設在所述底部平臺的上方;并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可調式雙向夾持零部件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5.如權利要求4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冉永奇,張國杰,鐘靈,陳杰,冉潘東,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