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測壓孔的閥門,屬于閥門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只能單一的測試進水端或出水端的水壓,實際測壓效果較差,不能準確的測出閥門處的水壓現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測壓孔的閥門,包括閥體、閥芯,所述的閥芯裝于閥體內,閥桿的內端與閥芯相聯,閥桿的外端伸出閥體與手柄相聯,所述的閥體中部具有能與閥芯形成密封的閥芯座,閥芯測壓孔與閥芯座處相通,進水測壓孔、出水測壓孔和閥芯測壓孔處均設有可拆卸堵頭。它連接于進水測壓孔、出水測壓孔和閥芯測壓孔的堵頭使得流經閥門處的流體介質不會由上述的三個孔處泄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測壓孔的閥門測壓效果較好、結構簡單合理。(*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閥門
,涉及一種閥門,特別是一種具有測壓孔的閥門。
技術介紹
閥門在管路系統中被廣泛使用。在某些管路系統中需要及時的了解管路系統中的 壓力,例如壓力表就能達到這個目的。但是,壓力表需要單獨的安裝于管路系統中,在安裝 過程中顯得比較繁瑣。同時,壓力表也不是經常頻繁的使用,這樣使得整個管路系統的成本 較高。為了解決上述目的,有人設計處了一種具有測壓孔的閥門。通常,測壓孔是開設于 閥體的進水端或出水端處的。這樣只能單一的測試進水端或出水端的水壓,實際測壓效果 較差,不能準確的測出閥門處的水壓。例如中國專利CN200971768Y提供的“一種可測壓旋塞閥”,它包括一個殼體,殼體 內裝有閥球等零件。在殼體上開設有一個測壓孔,在測壓孔處裝有一個柱塞。需要測試旋 塞閥殼體內的壓力時將柱塞取出,然后將測壓儀器接于測壓孔處即可。顯然,該專利也未從 本質上的克服測壓效果較差的問題。現有的其它閥門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測壓效果較好、 結構簡單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具有測壓孔的閥門,包括閥 體、閥芯、閥桿和手柄,所述的閥芯裝于閥體內,閥桿的內端與閥芯相聯,閥桿的外端伸出閥 體與手柄相聯,所述的閥體中部具有能與閥芯形成密封的閥芯座,所述的閥體的兩端還具 有與閥芯座相通的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體上還設有進水測壓孔、出 水測壓孔如閥芯測壓孔,上述的進水測壓孔與閥體的進水通道相通,上述的出水測壓孔與 閥體的出水通道相通,上述的閥芯測壓孔與閥芯座處相通,上述的進水測壓孔、出水測壓孔 如閥芯測壓孔處均設有可拆卸堵頭。在本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連接于進水測壓孔、出水測壓孔如閥芯測壓孔的堵頭 使得流經閥門處的流體介質不會由上述的三個孔處泄漏。需要測試管路系統中的準確壓力時,將進水測壓孔、出水測壓孔如閥芯測壓孔處 的堵頭分別拆出,然后將三個測壓儀分別接于進水測壓孔、出水測壓孔如閥芯測壓孔,就可 準確的測試出閥門進水通過處的水壓、閥門出水通道出的水壓以及閥芯座處的水壓。當然, 測試完畢后再將三個堵頭分別連接于上述的三個孔處即可。在上述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所述的堵頭與上述的進水測壓孔、出水測壓孔如 閥芯測壓孔均通過螺紋相連接。通過螺紋可使三個堵頭分別牢牢的連接于進水測壓孔、出 水測壓孔和閥芯測壓孔處。在上述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所述的進水測壓孔內具有凸出的密封座,上述的 堵頭外側通過螺紋聯接于進水測壓孔處,堵頭內端具有與密封座相匹配的密封面且堵頭內 端與密封面接觸形成密封,堵頭的外端處于進水測壓孔的端口處。通過密封面與密封座接 觸使得堵頭能將進水測壓孔牢牢的密封住。在上述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所述的出水測壓孔內具有凸出的密封座,上述的堵頭外側通過螺紋聯接于出水測壓孔處,堵頭內端具有與密封座相匹配的密封面且其內端 與密封面接觸形成密封,堵頭的外端處于出水測壓孔的端口處。通過密封面與密封座接觸 使得堵頭能將出水測壓孔牢牢的密封住。在上述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所述的閥芯測壓孔內具有凸出的密封座,上述的 堵頭外側通過螺紋聯接于閥芯測壓孔處,堵頭內端具有與密封座相匹配的密封面且其內端 與密封面接觸形成密封,堵頭的外端處于閥芯測壓孔的端口處。通過密封面與密封座接觸 使得堵頭能將閥芯測壓孔牢牢的密封住。在上述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所述的堵頭外端具有能與拆卸工具相連的連接結 構。將拆卸工具連接于連接結構處就可方便的轉動堵頭,使得堵頭從進水測壓孔處脫出。當 然,出水測壓孔如閥芯測壓孔處的堵頭也采用同樣的方法脫出。在上述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所述的連接結構為堵頭外端處的棱柱孔。將棱柱 狀的拆卸工具插入棱柱孔處即可通過拆卸工具方便的將堵頭旋出。作為第二種情況,在上述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所述的連接結構為堵頭外端凸 出的棱柱。將具有棱柱孔的拆卸工具與該堵頭的外端相連接即可通過拆卸工具方便的將堵 頭旋出。作為第三種方案,在上述的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所述的連接結構為堵頭外端呈 一字形的凹槽。通過一字螺絲刀即可方便的旋轉堵頭,使得堵頭能快速的退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具有測壓孔的閥門由于在閥體的進水通道、出水通道和閥芯 座處均具有測壓孔,因此,將測壓儀接于上述的每個測壓孔處即可準確的測試出閥門各處 的壓力情況。顯然,它的測壓效果較好。同時,不需要在管路系統中另外設置壓力表等,簡 化了管路系統。另外,它只是在閥體上設置了三個測壓孔,因此它的結構還比較簡單。附圖說明圖1是本具有測壓孔的閥門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具有測壓孔的閥門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具有測壓孔的閥門中進水測壓孔與堵頭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閥體;la、閥芯座;lb、進水通道;lc、出水通道;Id、進水測壓孔;le、出水 測壓孔;If、閥芯測壓孔;2、閥芯;3、閥桿;4、手柄;5、堵頭;5a、密封面;5b、連接結構;6、密 封座。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本具有測壓孔的閥門由閥體1、閥芯2、閥桿3和手柄4等組成。閥芯2裝于閥體1內,閥桿3的內端與閥芯2相固連,閥桿3的外端伸出閥體1,手柄4固連在閥桿3外端。閥體1的中部具有閥芯座la,且當閥芯2與閥芯座la接觸能在兩者之間形成密 封。閥體1的兩端分別具有進水通道lb和出水通道lc。在閥體1上還設有進水測壓孔Id、出水測壓孔le和閥芯測壓孔If,進水測壓孔Id 與進水通道lb相通,出水測壓孔le與出水通道lc相通,閥芯測壓孔If與閥芯座la處相 通。在進水測壓孔Id、出水測壓孔le和閥芯測壓孔If處均設有一個堵頭5,這三個堵頭5 能分別將進水測壓孔Id、出水測壓孔le和閥芯測壓孔If密封住。如圖3所示,堵頭5的外側具有螺紋。進水測壓孔Id內具有凸出的密封座6,堵 頭5外側通過螺紋連接于進水測壓孔Id處。堵頭5的內端具有與密封座6相匹配的密封 面5a并且當堵頭5連接于進水測壓孔Id時,密封面5a與密封座6接觸形成密封;堵頭5 的外端與進水測壓孔Id的端口處平齊。在堵頭5的外端處具有能與拆卸工具相連接的連接結構5b,連接結構5b可以是棱 柱孔,也可以是凸出的棱柱;當然,根據實際情況,也可直接在堵頭外端開設一字形的凹槽。出水測壓孔lc及閥芯測壓孔If處的堵頭5與進水測壓孔Id處堵頭5的結構及原理完全一樣,在此就不一一贅述。需要測試閥門內的水壓情況時,將三個堵頭5分別從進水測壓孔Id、出水測壓孔 le和閥芯測壓孔If處拆出,然后將測壓儀器接入進水測壓孔Id、出水測壓孔le和閥芯測 壓孔If處即可。當然,測試完畢后要將堵頭5重新連接在進水測壓孔Id、出水測壓孔le和 閥芯測壓孔If處。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可只測試閥門中部分的水壓,例如,在閥門的進水測壓孔Id 和出水測壓孔le處均接有測壓儀的接管部分,見圖1所示。權利要求一種具有測壓孔的閥門,包括閥體(1)、閥芯(2)、閥桿(3)和手柄(4),所述的閥芯(2)裝于閥體(1)內,閥桿(3)的內端與閥芯(2)相聯,閥桿(3)的外端伸出閥體(1)與手柄(4)相聯,所述的閥體(1)中部具有能與閥芯(2)形成密封的閥芯座(1a),所述的閥體(1)的兩端還具有與閥芯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測壓孔的閥門,包括閥體(1)、閥芯(2)、閥桿(3)和手柄(4),所述的閥芯(2)裝于閥體(1)內,閥桿(3)的內端與閥芯(2)相聯,閥桿(3)的外端伸出閥體(1)與手柄(4)相聯,所述的閥體(1)中部具有能與閥芯(2)形成密封的閥芯座(1a),所述的閥體(1)的兩端還具有與閥芯座(1a)相通的進水通道(1b)和出水通道(1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體(1)上還設有進水測壓孔(1d)、出水測壓孔(1e)和閥芯測壓孔(1f),上述的進水測壓孔(1d)與閥體(1)的進水通道(1b)相通,上述的出水測壓孔(1e)與閥體(1)的出水通道(1c)相通,上述的閥芯測壓孔(1f)與閥芯座(1a)處相通,上述的進水測壓孔(1d)、出水測壓孔(1e)和閥芯測壓孔(1f)處均設有可拆卸堵頭(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卓旦春,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沃爾達銅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