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用于混凝土成型的型芯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一種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包括型芯體(1)、螺栓(2)和反力架(3),其特征是:型芯體(1)為一圓臺體,型芯體(1)下底面的中心處開一螺孔,螺栓(2)和型芯體(1)下底面上的螺孔互相配合,反力架(3)由兩個角鋼(31)和兩塊底板(32)構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定位準確,外觀質量佳,使用方便,節省成本。(*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用于混凝土成型的型芯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
技術介紹
在傳統的混凝土構件施工過程中,需要在混凝土構件上預留孔洞時,通常采用埋 入鋼管或空心木盒作為芯模,并用鋼筋焊接一固定架以固定芯模。采用這種方法,在澆注混 凝土時,由于模板受到混凝土的擠壓和外界的振搗力作用,將不可避免地發生移位,造成預 留孔洞偏位,使得定位不準確,而預留孔洞偏位后,孔洞四周混凝土漿體或水流入偏位處模 板和芯模之間的空隙,造成預留孔洞四周混凝土表面不夠光滑致密、顏色也不均勻。此外, 芯模使用后,如采用的是空心木盒芯模,因混凝土和木盒之間粘合力較大,通常要對木盒做 破壞拆除,而不能重復使用,而且拆模時容易造成預留孔口周圍混凝土缺棱損壞。如采用的 是鋼管芯模,則鋼管通常留置在混凝土中,同樣無法回收利用。因此,目前的混凝土孔洞施 工,成本高,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施工質量高且能回收利 用的用于混凝土成型的型芯,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本技術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專利技術目的一種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包括型芯體、螺栓和反力架,其特征是型芯體為 一圓臺體,以該圓臺體兩個底面中直徑較小者為上底面,而以該圓臺體兩個底面中直徑較 大者為下底面,該圓臺體母線和中心軸線的夾角在1° 2。,該圓臺體上底面直徑為下底 面直徑的90 % 95 %,型芯體側面的表面粗糙度值為0. 025 μ m 0. 1 μ m,型芯體下底面的 中心處開一螺孔,螺孔的長度為型芯體高度的50%,螺栓和型芯體下底面上的螺孔互相配 合,螺栓的長度為型芯體下底面上螺孔長度的120% 160%,反力架由兩個角鋼和兩塊底 板構成,兩個角鋼平行放置,直角開口方向相反,兩個角鋼的一個直角邊互相平行,其距離 為螺栓外徑的100% 110%并且小于螺栓螺帽的外徑,兩個角鋼的另一個直角邊在同一 平面上,兩塊底板都和兩個角鋼處在在同一平面上的兩個直角邊焊接固定,且兩塊底板分 別位于兩個角鋼的兩端。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其特征是型芯體為一圓臺體,圓臺體的上底面 直徑為120mm,下底面直徑為127mm,高為200mm,螺栓選用M16螺栓,螺栓的長度為150mm, 角鋼選用L50mmX5mm角鋼且長度為240mm,底板的尺寸為98mmX 50mmX 10mm。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其特征是還包括套筒和下封閉板,型芯體為 一圓臺體,且在圓臺體的下底面上開有一盲孔,盲孔的孔徑為圓臺體上底面直徑的85% 90%,下封閉板的直徑略小于型芯體盲孔的孔徑,且下封閉板和型芯體的盲孔形成間隙配 合,套筒的內壁攻有內螺紋,套筒的內螺紋和螺栓互相配合,套筒的外徑為內螺紋直徑的150% 180%,套筒的長度為型芯體高度的50%,下封閉板的中心開一通孔,通孔內焊接固定套筒,固定了套筒的下封閉板焊接固定在型芯體盲孔的開口處,且套筒位于型芯體盲 孔的內部。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其特征是型芯體為一圓臺體,且在圓臺體的下 底面上開有一盲孔,盲孔的孔徑為107mm,盲孔的深度為194mm,套筒的外徑為26mm,套筒的 長度為100mm,下封閉板的直徑為106mm,下封閉板的厚度為6mm。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其特征是還包括上封閉板,型芯體為一圓臺 體,且在圓臺體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間開有一通孔,通孔的中心軸線和圓臺體的中心軸線 重合,通孔的孔徑為圓臺體上底面直徑的85% 90%,下封閉板和上封閉板的直徑都略小 于型芯體通孔的孔徑,且下封閉板和上封閉板都同型芯體的通孔形成間隙配合,固定了套 筒的下封閉板焊接固定在型芯體通孔的下底面開口處,上封閉板焊接固定在型芯體通孔的 上底面開口處。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其特征是型芯體為一圓臺體,且在圓臺體的 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間開有一通孔,通孔的孔徑為107mm,下封閉板和上封閉板的直徑都為 106mm,下封閉板和上封閉板的厚度都為6mm。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其特征是型芯體側面和下底面的轉折處有倒 圓,倒圓弧凸向型芯體的內側。本技術制造時,型芯體可采用實心鋼材加工成圓臺體并在下底面上攻一內螺 紋制成。為降低重量方便使用,型芯體也可在圓臺體的下表面上加工一盲孔,在下封閉板上 開一通孔并固定攻有內螺紋的套筒,再用下封閉板將型芯體下底面的盲孔封閉。為方便制 造,型芯體還可以采用鋼管加工成圓臺體外形,并用下封閉板和上封閉板分別將型芯體的 下底面和上底面封閉,攻有內螺紋的套筒同樣固定在下封閉板的通孔上。各種形式可以根 據實際情況靈活選用。本技術使用時,在模板上對應于混凝土構件孔的位置,加工一和本技術 所用螺栓的公稱直徑相等的通孔,將本技術放入模板內部,并使型芯體下底面上的螺 孔對準模板上的通孔,旋入螺栓將型芯體和模板連接并緊固,即完成了型芯的安裝。在模板 內澆注混凝土并待混凝土凝固后,本技術所在位置即留下混凝土構件所需的孔結構。混凝土凝固后,欲拆卸本技術時,先將螺栓從型芯體內旋出,將反力架置于混 凝土構件孔結構前,并使兩條角鋼和兩塊底板所圍成的空間套在混凝土孔結構前,為避免 損壞混凝土構件表面,可在反力架和混凝土構件的接觸面上墊上軟布,將螺栓通過反力架 再次旋入型芯體的螺孔內,并使螺栓的螺帽頂住反力架的兩條角鋼,繼續旋動螺栓,由于螺 栓的螺帽被頂住,使得型芯體因相對運動而逐漸被拉離混凝土構件,型芯體的圓臺體及邊 緣處的倒圓結構都使得拉離更易進行。這樣就能既方便又完好地拆除型型芯,又確保不損 傷已澆注的混凝土構件。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預留孔洞定位準確由于采取螺栓孔定位,位置誤 差可控在士2mm以內,大大優于傳統的鋼管或木盒型芯。2.預留孔洞周圍混凝土外觀質量 極佳由于型芯端頭鋼板與模板間用螺栓緊固,澆筑混凝土時無漏漿、漏水現象,表面致密 光潔,滿足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要求。3.安裝簡單,拆卸方便由于無須固定型芯的固定 架,安裝及拆卸時僅需旋動螺栓即可。4.對混凝土成品保護極為有利由于型芯為錐形結構,且接觸面增加的圓弧倒角邊延,同時型芯表面拋光,擰螺栓時產生的拉拔力能控制得較為均勻,避免了傳統型芯拆除時采用鐵器敲鑿而造成的混凝土構件缺棱的缺陷。5.成本節 省混凝土構件上的孔結構較多時,本技術可反復安裝拆卸,實現了重復周轉使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型芯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本技術中反力架的主視圖;圖5是本技術中反力架的俯視圖;圖6是本技術使用時的拆卸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中開有盲孔結構的型芯體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圖9是采用盲孔結構型芯體的本技術的安裝示意圖;圖10是采用盲孔結構型芯體的本技術的拆卸示意圖;圖11是本技術中采用管式結構型芯體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實施例1現需在混凝土構件上預留一直徑120mm的孔,施工中采用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 模。一種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包括型芯體1、螺栓2和反力架3,如圖1所示,具 體結構是型芯體1如圖2所示,為一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混凝土孔施工的芯模,包括型芯體(1)、螺栓(2)和反力架(3),其特征是:型芯體(1)為一圓臺體,以該圓臺體兩個底面中直徑較小者為上底面,而以該圓臺體兩個底面中直徑較大者為下底面,該圓臺體母線和中心軸線的夾角在1°~2°,該圓臺體上底面直徑為下底面直徑的90%~95%,型芯體(1)側面的表面粗糙度值為0.025μm~0.1μm,型芯體(1)下底面的中心處開一螺孔,螺孔的長度為型芯體(1)高度的50%,螺栓(2)和型芯體(1)下底面上的螺孔互相配合,螺栓(2)的長度為型芯體(1)下底面上螺孔長度的120%~160%,反力架(3)由兩個角鋼(31)和兩塊底板(32)構成,兩個角鋼(31)平行放置,直角開口方向相反,兩個角鋼(31)的一個直角邊互相平行,其距離為螺栓(2)外徑的100%~110%并且小于螺栓(2)螺帽的外徑,兩個角鋼(31)的另一個直角邊在同一平面上,兩塊底板(32)都和兩個角鋼(31)處在在同一平面上的兩個直角邊焊接固定,且兩塊底板(32)分別位于兩個角鋼(31)的兩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靳峰,方學軍,黃偉強,姚堯,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