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流閥涉及一種液體、氣體流質的流向與流量調整控制裝置。主要是為解決現有的控流閥流質通道關閉不嚴,流質泄漏,分流不徹底的問題而設計的。它包括入口殼體、入口、中孔、出口、分流殼體、分流口、密封墊、螺絲、分流閥座、調整螺母、控流桿、壓蓋、密封圈、密封套、膨脹材料、調整套、控流套、分流閥活動套蓋、控流套支架、主彈簧、緩沖支柱、緩沖阻流蓋、擋圈、緩沖彈簧;在緩沖阻流蓋的外面套裝有緩沖密封膠圈。優點是在調整流質流向時流質通道關閉嚴密,流質不會泄漏,分流徹底。(*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動控流閥
本技術涉及一種液體、氣體流質的流向與流量調整控制裝置。技術背景現有的控流閥由于緩沖支柱與緩沖阻流蓋之間有間隙,致使在調整流質流向時流 質通道關閉不嚴,流質泄漏,分流不徹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調整流質流向時流質通道關閉嚴 密,流質不泄漏,分流徹底的自動控流閥。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與現有技術相同的是它也包括入口殼體,入口殼體上有 入口、中孔、出口,分流殼體上有分流口,入口殼體與分流殼體之間墊有密封墊并用螺絲連 接固定,形成一個腔體,分流閥座被入口殼體和分流殼體夾持固定在腔體內,調整螺母裝在 分流閥座上,控流桿安裝在調整螺母上,控流桿穿過壓蓋、密封圈之后,從里到外依次套有 密封套、膨脹材料、調整套、控流套,控流套開口端向內朝徑向包卷,將壓蓋、密封圈、密封 套、膨脹材料、調整套緊固在一起,分流閥活動套蓋固定在控流套上,控流套支架固定在分 流閥座上,主彈簧套裝在控流套外,緩沖支柱一端固定在控流套的頂部,另一端套裝有緩沖 阻流蓋和擋圈,緩沖彈簧套在緩沖支柱外;所不同的是我們在緩沖阻流蓋的外面套裝緩 沖密封膠圈。本技術的優點是由于在緩沖阻流蓋外面套裝有緩沖密封膠圈,將緩沖支柱 與緩沖阻流蓋之間的間隙及緩沖阻流蓋與中孔端面之間的間隙消除,形成嚴密密封,所以 在調整流質流向時流質通道關閉嚴密,流質不會泄漏,分流徹底。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的A-A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的B-B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的C-C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的D-D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的E-E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1-7,它包括入口殼體1,入口殼體1上有入口 22、中孔23、出口 24,分流 殼體2上有分流口 25,入口殼體與分流殼體之間墊有密封墊3并用螺絲4連接固定,形成 一個腔體,分流閥座5被入口殼體和分流殼體夾持固定在腔體內,調整螺母6裝在分流閥座上,控流桿7安裝在調整螺母上,控流桿穿過壓蓋8、密封圈9之后,從里到外依次套有密封 套10、膨脹材料11、調整套12、控流套13,控流套開口端向內朝徑向包卷,將壓蓋8、密封圈 9、密封套10、膨脹材料11、調整套12緊固在一起,分流閥活動套蓋14固定在控流套上,控 流套支架16固定在分流閥座5上,主彈簧15套裝在控流套13外,緩沖支柱17 —端固定在 控流套13的頂部,另一端套裝有緩沖阻流蓋20和擋圈21,緩沖彈簧18套在緩沖支柱外; 在緩沖阻流蓋20的外面套裝有緩沖密封膠圈19。 工作原理流質經入口 22進入入口殼體1與分流殼體2組成的腔體,在設定的較 低溫度值以下時,流質經中孔23、出口對流出閥外;當流質溫度超過上述溫度,但在設定的 較高溫度值以下時,膨脹材料11體積增大,推壓控流桿,由于控流桿是固定不動的,所以控 流套13帶動分流閥活動套蓋14,對控流桿7做反向運動與分流閥座5分離,形成流質通道, 部分流質經該通道流出分流口 25 ;當流質溫度超過設定的較高溫度值時,膨脹材料11體積 繼續增大,控流套13帶動分流閥活動套蓋14對控流桿7繼續做反向運動,使分流閥活動套 蓋14與分流閥座5距離達到最大值,形成最大通道斷面積,緩沖密封膠圈19將中孔23堵 死,流質全部從分流口 25流出,實現流質全部分流。權利要求1.自動控流閥,包括入口殼體(1),入口殼體上有入口(22)、中孔03)、出口(M),分流 殼體( 上有分流口(25),入口殼體與分流殼體之間墊有密封墊C3)并用螺絲(4)連接固 定,形成一個腔體,分流閥座( 被入口殼體和分流殼體夾持固定在腔體內,調整螺母(6) 裝在分流閥座上,控流桿(7)安裝在調整螺母上,控流桿穿過壓蓋(8)、密封圈(9)之后,從 里到外依次套有密封套(10)、膨脹材料(11)、調整套(12)、控流套(13),控流套開口端向內 朝徑向包卷,將壓蓋(8)、密封圈(9)、密封套(10)、膨脹材料(11)、調整套(1 緊固在一 起,分流閥活動套蓋(14)固定在控流套上,控流套支架(16)固定在分流閥座( 上,主彈 簧(1 套裝在控流套(1 外,緩沖支柱(17) —端固定在控流套(1 的頂部,另一端套裝 有緩沖阻流蓋00)和擋圈(21),緩沖彈簧(18)套在緩沖支柱外;其特征是在緩沖阻流蓋 (20)的外面套裝有緩沖密封膠圈(19)。專利摘要自動控流閥涉及一種液體、氣體流質的流向與流量調整控制裝置。主要是為解決現有的控流閥流質通道關閉不嚴,流質泄漏,分流不徹底的問題而設計的。它包括入口殼體、入口、中孔、出口、分流殼體、分流口、密封墊、螺絲、分流閥座、調整螺母、控流桿、壓蓋、密封圈、密封套、膨脹材料、調整套、控流套、分流閥活動套蓋、控流套支架、主彈簧、緩沖支柱、緩沖阻流蓋、擋圈、緩沖彈簧;在緩沖阻流蓋的外面套裝有緩沖密封膠圈。優點是在調整流質流向時流質通道關閉嚴密,流質不會泄漏,分流徹底。文檔編號F16K31/70GK201827437SQ20102059051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4日專利技術者劉金龍, 李其章, 鄒建波 申請人:遼寧潤迪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自動控流閥,包括入口殼體(1),入口殼體上有入口(22)、中孔(23)、出口(24),分流殼體(2)上有分流口(25),入口殼體與分流殼體之間墊有密封墊(3)并用螺絲(4)連接固定,形成一個腔體,分流閥座(5)被入口殼體和分流殼體夾持固定在腔體內,調整螺母(6)裝在分流閥座上,控流桿(7)安裝在調整螺母上,控流桿穿過壓蓋(8)、密封圈(9)之后,從里到外依次套有密封套(10)、膨脹材料(11)、調整套(12)、控流套(13),控流套開口端向內朝徑向包卷,將壓蓋(8)、密封圈(9)、密封套(10)、膨脹材料(11)、調整套(12)緊固在一起,分流閥活動套蓋(14)固定在控流套上,控流套支架(16)固定在分流閥座(5)上,主彈簧(15)套裝在控流套(13)外,緩沖支柱(17)一端固定在控流套(13)的頂部,另一端套裝有緩沖阻流蓋(20)和擋圈(21),緩沖彈簧(18)套在緩沖支柱外;其特征是:在緩沖阻流蓋(20)的外面套裝有緩沖密封膠圈(1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建波,劉金龍,李其章,
申請(專利權)人:遼寧潤迪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1[中國|遼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