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包括頂壁、底壁和側壁,四周的側壁與頂壁和底壁之間構成具有全封閉空腔的立方體結構,所述底壁包括底平板,在底平板的上側設有鋼筋網,在鋼筋網的上側設有用來固定鋼筋網的浮板,使用時,按設計尺寸要求,將箱模擺放在所施工底板的支撐物上,箱模之間留出密肋梁的空隙,布置鋼筋后用砼進行澆注,箱模與澆注砼一起構成上下表面都十分平整的整體樓板結構,箱模在樓板中既是內模又是配套構件,施工十分方便,上述方案機械化程度高,功效快;現場組裝可節省運輸費用。(*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現澆砼箱模,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 屬于建筑材料領域。
技術介紹
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大跨度現澆樓蓋密肋梁之間模板組裝較為繁瑣,現在使用 的一種空腔結構模殼是上底、下底及四周側壁構成的全封閉空腔多面體結構,上底和側壁 為連接在一起的一次成型的整體盆狀模板,同下底連接形成封閉的整體空腔的多面體結 構,盆狀模板和下底都是工廠預置成型組裝后使用。盆狀模板是水泥及水泥砂漿在模具上 澆注而成,底板是厚于盆狀模板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因為結構的原因,盆狀模板在制作時須 一個個的用專用模殼制作,成本高工序繁瑣;因為材料的原因,水泥與鋼筋砼結構重量較 重,加大運輸、安裝成本;工廠成型后進行運輸增加運輸成本;鋼筋砼制作的底板因為較重 增加使用后下墜的風險須加大底板鋼筋的直徑,也會造成成本的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制造成本低、安裝方便的密肋鋼筋砼現澆樓 板箱模。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包括頂壁、底壁和側壁,四周的側壁與頂壁和底壁 之間構成具有全封閉空腔的立方體結構,所述底壁包括底平板,在底平板的上側設有鋼筋 網,在鋼筋網的上側設有用來固定鋼筋網的浮板。以下是本技術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平板與鋼筋網和浮板組裝成型。另一種改進所述底平板與鋼筋網和浮板一次性澆筑成型。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平板的四邊側面成倒錐型,有利于與后澆砼的結合。進一步改進所述側壁包括上下錯開疊合的兩塊側板,位于上方的側板疊合在下方的側板的外 側,使組合后的箱模在靠近底壁的外側形成內縮凹角,有利于同后澆砼之間的結合。進一步改進所述相鄰的側壁之間的結合處設有三角加固條。進一步改進位于下方的側板與底平板的結合處設有用于固定側板的板條。進一步改進所述相對的側壁之間設有橫向支撐柱。進一步改進其中兩塊相對的側壁外側設有提手,方便搬運吊裝。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壁和頂壁之間設有縱向支撐柱。使用時,按設計尺寸要求,將箱模擺放在所施工底板的支撐物上,箱模之間留出密 肋梁的空隙,布置鋼筋后用砼進行澆注,箱模與澆注砼一起構成上下表面都十分平整的整 體樓板結構,箱模在樓板中即是內模又是配套構件,施工十分方便。上述方案機械化程度高,功效快;現場組裝可節省運輸費用,玻鎂平板的密度是砂 漿與鋼筋砼密度的50%,可極大減輕箱模的重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1和2中箱模底平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2中箱模側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平板;2-板條;3-側板;4-鋼筋網;5-浮板;6_三角加固條;7_橫向支 撐柱;71-縱向支撐柱;8-內縮凹角;9-提手;10-頂板。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包括頂壁10、底壁和側壁3, 四周的側壁3與頂壁10和底壁之間構成具有全封閉空腔立方體結構,所述底壁包括底平板 1,所述底平板1的四邊側面成倒錐型,有利于與后澆砼的結合。所述相鄰的側壁3之間的結合處設有三角加固條6。側壁3的下端部與底平板1的結合處設有用于固定側壁3的板條2。所述相對的側壁3之間根據受力情況可增加橫向支撐柱7進行加固,底壁和頂壁 10之間也可以根據受力情況增加縱向支撐柱71進行加固;根據需要其中兩塊相對側壁3上還可增加提手9,方便搬運吊裝,底板1與側板3 組裝完畢后,再固定頂壁10。如圖3所示,在底平板1的上側設有鋼筋網4,在鋼筋網4的上側設有用來固定鋼 筋網4的浮板5,所述底平板1與鋼筋網4和浮板5 —次性澆筑成型。使用時,按設計尺寸要求,將箱模擺放在所施工底板的支撐物上,箱模之間留出密 肋梁的空隙,布置鋼筋后用砼進行澆注,箱模與澆注砼一起構成上下表面都十分平整的整 體樓板結構,箱模在樓板中即是內模又是配套構件,施工十分方便。實施例2,如圖2所示,一種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包括頂壁10、底壁和側壁3, 四周的側壁3與頂壁10和底壁之間構成具有全封閉空腔立方體結構,所述底壁包括底平板 1,所述底平板1的四邊側面成倒錐型,有利于與后澆砼的結合。如圖4所示,所述側壁3包括上下錯開疊合的兩塊側板31,位于上方的側板31疊 合在下方的側板31的外側,如圖2所示,使組合后的箱模在靠近底壁的外側形成內縮凹角 8,有利于同后澆砼之間的結合。所述相鄰的側壁3之間的結合處設有三角加固條6。位于下方的側板31與底平板1的結合處設有用于固定側板31的板條2。所述相對的側壁3之間根據受力情況可增加橫向支撐柱7進行加固,底壁和頂壁 10之間也可以根據受力情況增加縱向支撐柱71進行加固;根據需要其中兩塊相對側壁3上還可增加提手9,方便搬運吊裝,底板1與側板3 組裝完畢后,再固定頂壁10。如圖3所示,在底平板1的上側設有鋼筋網4,在鋼筋網4的上側設有用來固定鋼 筋網4的浮板5,所述底平板1與鋼筋網4和浮板5 —次性澆筑成型。使用時,按設計尺寸要求,將箱模擺放在所施工底板的支撐物上,箱模之間留出密 肋梁的空隙,布置鋼筋后用砼進行澆注,箱模與澆注砼一起構成上下表面都十分平整的整 體樓板結構,箱模在樓板中即是內模又是配套構件,施工十分方便。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底平板1與鋼筋網4和浮板5還可以采用組裝成型。上述實施例中,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的組裝可以用膠粘的方式。上述實施例中,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的組裝可以用氣釘固定的方式。上述實施例中,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的組裝可以用膠粘與氣釘相結合的方式 進行;上述實施例中,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的組裝可以在工廠組裝后運輸到現場使 用,也可以把組件制作好后運輸到現組裝。上述實施例中,底平板1、側板31和頂壁10以及橫向支撐柱7和縱向支撐柱71, 可以采用玻鎂平板、硅酸鈣板或纖維水泥板加工制作。玻鎂平板、硅酸鈣板或纖維水泥板具有質量輕、強度高的特點,并具有較強的抗 拉、抗壓、抗沖擊的特性,根據使用的箱模尺寸對材料進行切割、加工后工廠化組裝或現場 組裝,機械化的組裝成型使之效率極高,即可減少產品堆放占用場地又會降低遠距離運輸 的費用。權利要求1.一種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包括頂壁(10)、底壁和側壁(3),四周的側壁(3)與 頂壁(10)和底壁之間構成具有全封閉空腔的立方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底平 板(1),在底平板(1)的上側設有鋼筋網G),在鋼筋網(4)的上側設有用來固定鋼筋網(4) 的浮板(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平板(1)與 鋼筋網⑷和浮板(5)組裝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平板(1)與 鋼筋網(4)和浮板( 一次性澆筑成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平板(1)的 四邊側面成倒錐型。5.根據權利要求1 4其中之一所述的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其特征在于所 述側壁C3)包括上下錯開疊合的兩塊側板(31),位于上方的側板(31)疊合在下方的側板 (31)的外側,使組合后的箱模在靠近底壁的外側形成內縮凹角(8)。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密肋鋼筋砼現澆樓板箱模,包括頂壁(10)、底壁和側壁(3),四周的側壁(3)與頂壁(10)和底壁之間構成具有全封閉空腔的立方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底平板(1),在底平板(1)的上側設有鋼筋網(4),在鋼筋網(4)的上側設有用來固定鋼筋網(4)的浮板(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甄慶祥,吳鵬,劉京元,吳俊喜,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鴻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