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包括左閥座、右閥座、固定閥體、浮動閥體、閥板和波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閥座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右閥座的上端和下端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左、右閥座的內側中部分別固定連接固定閥體和波紋管的一端,所述波紋管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浮動閥體;所述閥板設置于所述固定閥體與浮動閥體之間;所述右閥座外側的外圓周上均勻設置3個以上的閥板夾緊松開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右閥座外圓周上均勻設置的多個閥板夾緊松開裝置,實現多點夾緊,使多點均勻受力,夾緊力大,密封性能良好。解決了大口徑盲板閥因夾不住出現的泄漏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盲板閥,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高爐煤氣系統、高爐TRT煤氣余壓 發電系統及重力除塵系統,用作煤氣可靠隔斷裝置的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
技術介紹
目前,盲板閥(包括插板閥(也稱為眼鏡閥)和扇形盲板閥)作為煤氣可靠隔斷 裝置,在高爐煤氣管道系統中是必需的。盲板閥也常用在密封蝶閥或閘閥的后面。由于插 板閥占用空間較大、重量重、價格高,因此使得扇形盲板閥更受歡迎。但國、內外市場上,壓 力彡0. 25Mpa的扇形盲板閥,多為口徑< 1500mm的三點夾緊結構,口徑再大時,這種結構就 會出現泄漏現象。隨著鋼鐵工業的發展,用于煤氣管道上的大口徑扇形盲板閥的需求不斷增加,但 密封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因此使用中只能采用占用空間大,重量大的插板閥。這給管道 設計和安裝帶來不便,并增加了投資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外形尺寸小、重量輕、 密封效果好的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包括 左閥座、右閥座、固定閥體、浮動閥體、閥板和波紋管,所述左閥座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右閥 座的上端和下端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固定閥體連接于所述左閥座上,所述浮動閥體通過 所述波紋管連接于所述右閥座上,所述閥板設置于所述固定閥體與浮動閥體之間;所述右 閥座上沿所述波紋管的外圓周均勻設置3個以上的閥板夾緊松開裝置,所述閥板夾緊松開 裝置的另一端與浮動閥體連接。作為優選,所述閥板夾緊松開裝置為液壓缸或絲杠螺母夾緊裝置。作為優選,為了保證閥板順暢、平穩、輕快地轉動,所述左閥座大側板內面與閥板 之間設置多個彈簧浮動裝置;所述右閥座大側板內面與閥板之間設置多個與所述彈簧浮動 裝置相對應的第一萬向球裝置;所述第一萬向球裝置與所述彈簧浮動裝置的數量相等,且 兩者在圓周上的位置關于所述閥板對稱。作為優選,所述彈簧浮動裝置包括螺母、花鍵軸、彈簧座、彈簧、花鍵套和第二萬向 球裝置,所述花鍵軸的一端設置螺母,另一端套設花鍵套,所述螺母焊接在左閥座大側板內 面;所述彈簧座套設于花鍵軸的中部,所述彈簧設于所述彈簧座上;所述花鍵套的一端與 所述第二萬向球裝置連接,所述彈簧浮動裝置設置第二萬向球裝置的一端與所述閥板相 對。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萬向球裝置和第二萬向球裝置包括球座、球碗、球墊和萬向 球,所述球墊設置于所述球座內的一端,所述球碗設置于球座內與所述球墊相接,所述萬向 球設置于球碗內,所述萬向球與球碗之間設置滾珠。作為優選,所述右閥座大側板內面的上部,設置兩個關于右閥座大側板垂直中心 線對稱的支撐柱,兩個支撐柱上連接一弧形板,所述右閥座大側板內面的下部,共設置三個 支撐柱,其中兩個關于右閥座大側板垂直中心線對稱,第三個位于所述右閥座大側板垂直 中心線上,所述第一萬向球裝置分別安裝在所述弧形板上和右閥座大側板內面的下部設置 的三個支撐柱上。作為優選,為了減小閥板在啟閉過程中所需的運行動力轉矩,所述扇形盲板閥的 閥板運行裝置設置在左閥座下端;所述閥板運行裝置包括驅動部件、傳動花鍵軸和花鍵鏈 輪,所述驅動部件與所述傳動花鍵軸連接,所述花鍵鏈輪設置于所述傳動花鍵軸上,所述閥 板下端邊緣所設置的鏈條與所述花鍵鏈輪相嚙合。作為優選,所述驅動部件為液壓馬達或電動裝置。作為優選,所述浮動閥體的下端設置支撐滾輪,所述支撐滾輪為偶數成對關于浮 動閥體的垂直中心線對稱布置;所述支撐滾輪包括支撐架、滾輪、滾輪軸、軸用擋圈,所述滾 輪裝在滾輪軸上,所述滾輪軸裝在支撐架上,所述軸用擋圈防止滾輪軸從支撐架上脫落而 裝在滾輪軸軸頭上。所述支撐滾輪用于支撐浮動閥體,并有利于浮動閥體的移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專利技術右閥座外圓周上均勻設置多個閥板夾緊松開裝置,實現多點夾緊,使多 點均勻受力,夾緊力大,密封性能良好。解決了大口徑盲板閥因夾不緊出現的泄漏現象。2.本專利技術為敞開式的扇形盲板閥,其外形尺寸小,重量輕,結構緊湊,所占空間小。 解決了使用直行程插板閥占用空間大的問題。附圖說明 示意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中的閥體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側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中的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專利技術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中的閥板運行裝置與閥板及閥板固定結構的圖7為本專利技術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中的彈簧浮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專利技術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中的第一萬向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左閥座2-右閥座202-右閥座大側板 3_固定閥體 5-閥板 502-盲板 504-軸孔 506-鏈條101-左閥座大側板 201-閥座孔4_浮動閥體 501-加強板 503-通孔 505-閥板座圈46-閥板夾緊松開裝置601-活塞桿7-彈簧浮動裝置701-螺母702-花鍵軸703-摩擦墊704-彈簧座705-彈簧706-花鍵套8_第一萬向球裝置801-球碗802-萬向球803-球座804-滾珠805-球墊806-支撐柱807-弧形板9-閥板運行裝置901-液壓馬達902-擋套903-傳動花鍵軸904-花鍵鏈輪905-軸套906-轉軸907-支架908-軸承10-行程開關11-波紋管12-支撐滾輪13-軟密封圈14-左擋塊15-右擋塊16-連接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如圖1至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為敞開式結構,包括相對設置的 左、右閥座1、2、固定閥體3、浮動閥體4、閥板5和波紋管11,左閥座1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 右閥座2的上端和下端固定連接在一起;左、右閥座1、2的中部開有相對應的閥座孔201, 所述固定閥體3連接于左閥座1上,浮動閥體5通過波紋管11連接于右閥座2上,閥板5設 置于固定閥體3與浮動閥體4之間。閥板5設置于所述固定閥體3與浮動閥體4之間;且 固定閥體3、浮動閥體4和波紋管11的中心孔均與閥座孔201相對且相配合。右閥座2上 沿波紋管11的外圓周均勻設置3個以上的閥板夾緊松開裝置6,閥板夾緊松開裝置6的一 端固定于右閥座2上,另一端與浮動閥體4連接。使閥板5圓周多點均勻受力,夾緊力大。 同時閥板5與固定閥體3和浮動閥體4之間均設置軟密封圈13。使盲板閥的密封性能良 好。所述閥板夾緊松開裝置6可以選用液動和電動兩種方式,當為液動方式時,閥板 夾緊松開裝置6為液壓缸,如圖2所示,液壓缸的活塞桿601的自由端與浮動閥體4連接, 帶動浮動閥體4向遠離或靠近閥板5的方向運動。當為電動方式時,閥板夾緊松開裝置6 為絲杠螺母夾緊裝置,絲杠螺母夾緊裝置的絲桿的自由端與浮動閥體4連接,絲桿的運動 帶動浮動閥體4向遠離或靠近閥板5的方向運動。從而實現盲板閥的開啟與關閉。這種 結構,使盲板閥在隔斷和開通的夾緊狀態時,夾緊力大且均勻,密封性能好,解決了大口徑 ^ DN1500mm時,三點夾緊扇形盲板閥夾不住的問題。如圖5所示,閥板5上設置盲板502和通孔503,盲板502和通孔503的外圓周設 置閥板座圈。閥板5的上端設置軸孔504,沿閥板5的下端邊緣設置鏈條506 ;上述各部件 用連接板501連接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多點夾緊扇形盲板閥,包括左閥座、右閥座、固定閥體、浮動閥體、閥板和波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閥座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右閥座的上端和下端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固定閥體連接于所述左閥座上,所述浮動閥體通過所述波紋管連接于所述右閥座上,所述閥板設置于所述固定閥體與浮動閥體之間;所述右閥座上沿所述波紋管的外圓周均勻設置3個以上的閥板夾緊松開裝置,所述閥板夾緊松開裝置的另一端與浮動閥體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偉峰,孟翠娥,袁軍,苗玉金,劉利斌,王凱樂,
申請(專利權)人:秦皇島秦冶重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3[中國|河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