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用于治療病毒性蝦病的藥及其制備方法。藥由中藥原料蒲公英、板蘭根、大蒜素、大黃、五倍子組成,制藥的工藝步驟:一、將蒲公英、板蘭根分別用超臨界CO↓[2]萃取,條件是壓力30-45MPa溫度32-46℃,或者用(4-10)∶1的提取物,干燥成粉狀備用;二、將大蒜素,大黃,五倍子占,磷脂,鹵蟲粉分別粉碎或將工藝步驟一、二混合均勻作為芯材,以α淀粉作壁材制成微膠囊,芯材∶壁材=(2-3)∶(1-2),噴霧干燥的進風溫度為170-200℃,出風溫度為70-80℃。優點:用本藥防治是水生動物疾病防治的一種最簡單、最直接、效果最佳、成本最低的,它在水生動物疾病防治上起著較重要的作用。經初步試驗本發明專利技術能有效治愈目前最為常見的桿狀病毒。(*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是一種主要用于治療病毒性蝦病的藥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飼料和漁藥
技術介紹
由于海水污染造成全球對蝦暴發性疾病,致使水產養殖業及相關產業損失慘重。我國的對蝦出口由92年的24萬噸降到2萬噸。全球水產養殖業都遭受這一劫難,至今心有余悸。十年過去了,盡管采取了種種措施,特別是治理水質污染的“系統工程”使養殖業有了極大好轉,但畢竟只是一種間接的辦法,直接的根治海洋生物病毒性疾病的藥物至今沒有徹底解決。多年來這一難題一直困繞著水產專家和水產養殖業,出口的蝦、蟹常常因抗生素超標而受挫。全世界各地水產養殖業急切需要解決這一問題。實踐證明中草藥在解決病毒性疾病中有獨到之處,而且毒副作用少。然而傳統中醫藥療效慢,劑量大,不能徹底解決病毒性疾病的根本性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主要用于治療病毒性蝦病的藥及其制備方法,它具有成本低、效果顯著等特點。以解決長期來水產養殖特別是對蝦(主要出口產品)病毒性疾病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用于治療病毒性蝦病的藥,由中藥原料蒲公英、板蘭根、大蒜素、大黃、五倍子組成,各原料所占的重量比蒲公英占1-10%,板蘭根占5-20%,大蒜素占1-10%,大黃占5-10%,五倍子占0.2-5%,磷脂占0.1-10%,鹵蟲粉占35-87.7%。以鹵蟲干粉、磷脂為載體混合而成。若有特殊需要上述原料為芯材,以α淀粉作壁材制成微膠囊。用于治療病毒性蝦病藥的制備方法,它的工藝步驟依次分為一、取占重量比為1-10%的蒲公英、5-20%的板蘭根分別用超臨界CO2萃取,條件是壓力30-45MPa溫度32-46℃,或者用(4-10)∶1的提取物,干燥成粉狀備用;二、取占重量比為1-10%的大蒜素,5-10%的大黃,0.2-5%的五倍子占,0.1-10%的士磷脂,35-87.7%的鹵蟲粉分別粉碎或將上述工藝步驟一、二混合均勻作為芯材,以α淀粉作壁材制成微膠囊,芯材∶壁材=(2-3)∶(1-2),噴霧干燥的進風溫度為170-200℃,出風溫度為70-80℃。從幾味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藥中用現代生物技術—超臨界CO2萃取出特效成分,并輔有增效效用的其它幾味草藥和一種抗病毒的鹽田生物(干劑)復配,以脂質體制劑為載體制成微膠囊或微顆粒,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決定劑型.如是藥就需制成微膠囊,如果直接添加到全價料只要制成微顆粒即可。本專利技術所產生的積極效果藥物防治是水生動物疾病防治的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它在水生動物疾病防治上起著較重要的作用。試驗證明本專利技術能有效治愈目前最為常見的桿狀病毒,該病毒是目前對漁業危害性最大但又沒有根本解決措施的疾病。也是全球,主要是臺灣、泰國、日本等地,水產養殖業最頭痛的問題。拌隨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各類水產病害也迅猛增長。據不完全統計,水產養殖病害在300種以上,每年約有1/10的養殖面積發生病害,年損失產量占養殖總產量的15%-30%,經濟損失高達數百億元。水生動物病害已成為影響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特別是病毒性疾病至今沒有根本措施,雖然海洋藥物作為一種新的藥物源被開發利用,如巖藻多糖具有抗腫瘤、抗病毒、抗凝集活性,但也處于研究階段,而且成本較昂貴。中醫藥是我國醫藥寶庫,鹽田資源儲量又大,研制、開發價廉物美的水產新藥無疑具有廣闊的前景和較好的效益。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生產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取中藥蒲公英10公斤,用超臨界CO2萃取,條件是壓力35MPa溫度36℃;取中藥板蘭根10公斤,用超臨界CO2萃取,條件是壓力45MPa溫度32℃,萃取物干燥成粉狀備用,取中藥大蒜素、大黃、五倍子各6公斤、鹵蟲干粉為120公斤、磷脂1公斤分別粉碎。取萃取后的蒲公英2公斤,板蘭根5公斤,取粉碎后的大蒜素2公斤,大黃5公斤,五倍子0.5公斤,磷脂0.5公斤,鹵蟲粉85公斤均勻混合成混合料。該混合料可直接加到飼料中去,每噸飼料中只加1∽2公斤。上述混合料作為芯材,α淀粉作壁材制成微膠囊。芯材∶壁材=2∶1,噴霧干燥的進、出風溫度分別為200℃、70℃。實施例2取中藥蒲公英10公斤,用超臨界CO2萃取,條件是壓力30MPa溫度40℃;取中藥板蘭根10公斤,用超臨界CO2萃取,條件是壓力40MPa溫度32℃,萃取物干燥成粉狀備用,取中藥大蒜素、大黃、五倍子各6公斤、鹵蟲干粉為120公斤、磷脂1公斤分別粉碎。取萃取后的蒲公英2公斤,板蘭根5公斤,取粉碎后的大蒜素1公斤,大黃6公斤,五倍子0.6公斤,磷脂0.4公斤,鹵蟲粉84公斤均勻混合成混合料。該混合料可直接加到飼料中去,每噸飼料中只加1∽2公斤。另可將該混合料作為芯材,α淀粉作壁材制成微膠囊。其中芯材∶壁材=3∶2,噴霧干燥的進風溫度為180℃,出風溫度為80℃。實施例3取中藥蒲公英10公斤,用超臨界CO2萃取,條件是壓力31MPa溫度42℃;取中藥板蘭根10公斤,用超臨界CO2萃取,條件是壓力33MPa溫度33℃,萃取物干燥成粉狀備用,取中藥大蒜素、大黃、五倍子各6公斤、鹵蟲干粉為120公斤、磷脂1公斤分別粉碎。取萃取后的蒲公英1.4公斤,板蘭根5.6公斤,取粉碎后的大蒜素1.4公斤,大黃7.6公斤,五倍子0.8公斤,磷脂0.2公斤,鹵蟲粉83公斤均勻混合成混合料。該混合料可直接加到飼料中去,每噸飼料中只加1∽2公斤。另可將該混合料作為芯材,α淀粉作壁材制成微膠囊。其中芯材∶壁材=2.5∶1.5,噴霧干燥的進風溫度為190℃,出風溫度為7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治療病毒性蝦病的藥,其特征在于由中藥原料蒲公英、板蘭根、大蒜素、大黃、五倍子組成,各原料所占的重量比:蒲公英占1-10%,板蘭根占5-20%,大蒜素占1-10%,大黃占5-10%,五倍子占0.2-5%,磷脂占0.1-10%,鹵蟲粉占35-87.7%。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治療病毒性蝦病的藥,其特征在于由中藥原料蒲公英、板蘭根、大蒜素、大黃、五倍子組成,各原料所占的重量比蒲公英占1-10%,板蘭根占5-20%,大蒜素占1-10%,大黃占5-10%,五倍子占0.2-5%,磷脂占0.1-10%,鹵蟲粉占35-87.7%。2.用于治療病毒性蝦病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它的工藝步驟依次分為一、取占重量比為1-10%的蒲公英、5-20%的板蘭根分別用超臨界CO2萃取,條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瑞椒,
申請(專利權)人:孫瑞椒,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4[中國|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