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開關安裝底座包括底座本體、提手和彈性卡板,在所述底座本體的側面形成有提手插槽,提手可插拔地安裝于提手插槽內,提手的插入部分具有插口,彈性卡板的下端固定于底座本體的側壁上,彈性卡板穿過所述插口并向外伸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開關安裝組件,包括安裝面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開關安裝底座和開關,開關安裝于所述開關安裝底座并通過開關安裝底座固定于安裝面板,安裝面板具有安裝孔,該安裝孔具有凸緣,開關安裝底座能夠插入安裝孔內,使得彈性卡板與凸緣接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開關安裝底座能夠方便地拆卸和安裝,并且在拆卸和安裝過程中不會使開關安裝底座與其固定件之間發生磨損,從而能夠始終保持安裝位置。(*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開關安裝底座和開關安裝組件。?
技術介紹
內飾開關,例如車輛內部的電器設備的開關通常通過開關安裝底座安裝在儀表臺的安裝面板上。具體地,通常將開關安裝底座埋入安裝面板,以防止開關安裝底座脫離安裝面板。但當需要維修開關或電連接時,需要取出開關安裝底座,從而必須先拆卸安裝面板,操作十分不便。另外,拆卸安裝面板會對安裝面板與開關安裝底座(以及其它安裝在安裝面板上的零件)的接觸部分產生磨損,不能繼續保持原先的精準配合,因而造成重新安裝后配合不夠穩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方便拆卸的開關安裝底座。?本技術的開關安裝底座包括底座本體,其中,所述開關安裝底座還包括提手和彈性卡板,在所述底座本體的側面形成有提手插槽,所述提手可插拔地安裝于所述提手插槽內,所述提手的插入部分具有插口,所述彈性卡板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本體的側壁上,所述彈性卡板穿過所述插口并向外伸出。?本技術還提供一種便于維護的開關安裝組件,該開關安裝組件包括安裝面板、開關安裝底座和至少一個開關,所述至少一個開關安裝于所述開關安裝底座上,所述開關安裝底座固定于所述安裝面板上,其中,所述開關安裝底座為本技術的開關安裝底座,所述安裝面板具有安裝孔,該安裝孔具有凸緣,所述開關安裝底座能夠插入所述安裝孔內,使得所述彈性卡板與所述凸緣接合。通過使用本技術的開關安裝底座,所述提手的插拔使得所述插口帶動所述彈性卡板發生變形。當所述提手插入所述提手插槽時,所述彈性卡板可以自然傾斜延伸,以限定所述開關安裝底座的安裝位置,例如支撐所述凸緣的下側;當向上拔起所述提手時,所述提手通過起插口帶動所述彈性卡板變形,使得所述彈性卡板朝向所述側壁靠近,從而能夠脫離安裝位置,例如能夠通過彈性卡板的變形使所述彈性卡板的下端從所述凸緣的下側移動到所述安裝孔的下方,因而能夠脫離所述安裝面板。安裝時,只需將所述開關安裝底座安裝到所述安裝孔內,然后插入所述提手即可。?本技術的開關安裝底座能夠方便地拆卸和安裝,并且在拆卸和安裝過程中不會使所述開關安裝底座與其固定件之間發生磨損,從而能夠始終保持安裝位置。?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開關安裝底座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透視圖;?圖2是顯示圖1中的開關安裝底座的提手拔出時的透視圖;?圖3是圖1中的開關安裝底座的爆炸透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開關安裝組件的透視圖;-->?圖5是開關安裝組件的局部剖視圖,其中圖5(a)顯示了提手插入提手插槽時開關安裝底座的安裝狀態,圖5(b)顯示了提手拔出時的狀態。?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開關安裝底座10包括底座本體11,其中,開關安裝底座10還包括提手12和彈性卡板13,在底座本體11的側面形成有提手插槽11c?(參見圖5),提手12可插拔地安裝于提手插槽11c內,提手12的插入部分具有插口12a,彈性卡板13的下端固定于底座本體11的側壁上,彈性卡板13穿過插口12a并向外伸出。?如圖1和圖5(a)所示,當提手12完全插入提手插槽11c時,彈性卡板13處于自由傾斜延伸狀態,彈性卡板13的穿過插口12a的部分的傾斜狀態可以用該部分與彈性卡板13所連接的側壁之間的夾角α來表示。如圖2和圖5(b)所示,當提手12向上拔出時,彈性卡板13在插口12a的帶動下發生彈性變形,從而彈性卡板13的穿過插口12a的部分的傾斜狀態改變,使得該部分與所述側壁之間的夾角減小變為α′。?其中,彈性卡板13可以由具有適當彈性變形能力的材料制成,例如玻璃纖維增強尼龍(例如PA6?GF30)等。由于彈性卡板13具有一定變形能力,因而可以先將其下端固定于底座主體11的側壁,然后在將提手12插入提手插槽11c的過程中時彈性卡板13借助其自身彈性變形而使其穿過插口12a,最后將提手12插入到位,即可使彈性卡板13處于自由延伸(無變形)狀態。可選擇地,也可以先插入提手12,然后使彈性卡板13借助其自身彈性變形而使其下端穿過插口12a并固定于側壁,并在其下端固定于側壁后使彈性卡板13處于自由延伸狀態。?為了防止彈性卡板13在按照上述方法安裝到提手12和側壁上之后脫離與提手12和側壁的連接,優選地,如圖1至圖3以及圖5所示,彈性卡板13的上端具有接合部13a,該接合部13a朝向底座本體11的側壁彎曲。具體地,從圖1、圖3和圖5(a)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接合部13a朝向底座本體11的側壁彎曲,特別是朝向提手12彎曲,從而能夠在提手12的拔出操作使得彈性卡板13變形時確保彈性卡板13始終卡扣在插口12a內。?另外,可以使接合部13a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鋸齒結構13b,以便在通過接合部13a與開關安裝底座10的安裝基準(例如安裝面板20)安裝時增大?摩擦力,以保持穩固的接合。?另外,可以使彈性卡板13的上端位于所述開關安裝底座的最外側,從而使彈性卡板13的上端限定所述開關安裝底座的最外邊緣。因此,當提手12進行拔出操作時,彈性卡板13的變形將使得該最外邊緣朝向彈性卡板13所連接的側壁靠近,從而調節由所述最外邊緣限定的界限。?為了便于設置提手插槽11c,優選地,如圖3和圖5所示,在所述側壁的上端形成有第一凸臺11a,提手插槽11c限定于第一凸臺11a內,從而便于提手12的插拔操作。另外,為了方便將彈性卡板13連接于底座本體11,在所述側壁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凸臺11b,該第二凸臺11b具有彈性卡板插槽11d,彈性卡板13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該彈性卡板插槽11d內。如上所述,可以先將彈性卡板13的下端插入第二凸臺11b上的彈性卡板插槽11d,然后在提手12插入提手插槽11c的過程中,使彈性卡板13的上端穿過插口12a,以使提手12和彈性卡板13組裝到底座本體11上;也可以先將提手12插入提手插槽11c,然后將彈性卡板13的下端穿過插口12a并插入彈性卡板插槽11d,以使提手12和彈性卡板13組裝到-->底座本體11上。?此外,為了避免提手12的拔出操作使彈性卡板13從彈性卡板插槽11d脫離,完成上述安裝后,可以通過粘結或其它緊固方式加強彈性卡板13和彈性卡板插槽11d的固定連接,至少使該固定連接的強度大于彈性卡板13的變形強度??蛇x擇地,可以使彈性卡板13與底座主體11一體形成,例如通過注塑、模塑等方式一體形成。?另外,如圖3所示,提手插槽11c和彈性卡板插槽11d平行設置,從而在拔出提手12的過程中使得彈性卡板13沿其寬度承受均勻的外力,有利于延長彈性卡板13的使用壽命。?優選地,開關安裝底座10的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提手12和相應的彈性卡板13,從而在安裝和拆卸時使開關安裝底座10的受力均勻且便于操作。另外,操作時應該同時拔出或插入兩側的提手12。當然,也可以根據底座本體11的形狀設置提手12和彈性卡板13的數量。例如,當底座本體11為圓筒形時,可以以預定的角度間隔設置提手12和相應的彈性卡板13;當底座本體11為多邊形筒體時,可以在底座本體11的相對的側壁上設置提手12和相應的彈性卡板13。如圖1至圖4所示,底座本體11為具有中空結構的長方筒體,該長方筒體的中空結構通過隔板分隔成用于容納多個開關的安裝空間,從而可以安裝多個開關30,如圖4所示。當然,如果底座本體11形成為圓筒狀,也可以通過隔板將圓筒狀的內部的中空結構分隔為多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開關安裝底座,該開關安裝底座(10)包括底座本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安裝底座還包括提手(12)和彈性卡板(13),在所述底座本體(11)的側面形成有提手插槽(11c),所述提手(12)可插拔地安裝于所述提手插槽(11c)內,所述提手(12)的插入部分具有插口(12a),所述彈性卡板(13)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本體(11)的側壁上,所述彈性卡板(13)穿過所述插口(12a)并向外伸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開關安裝底座,該開關安裝底座(10)包括底座本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安裝底座還包括提手(12)和彈性卡板(13),在所述底座本體(11)的側面形成有提手插槽(11c),所述提手(12)可插拔地安裝于所述提手插槽(11c)內,所述提手(12)的插入部分具有插口(12a),所述彈性卡板(13)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本體(11)的側壁上,所述彈性卡板(13)穿過所述插口(12a)并向外伸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安裝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卡板(13)的上端具有接合部(13a),該接合部(13a)朝向所述底座本體(11)的側壁彎曲。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關安裝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13a)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鋸齒結構(13b)。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開關安裝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側壁的上端形成有第一凸臺(11a),所述提手插槽(11c)限定于所述第一凸臺(11a)內。5.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開關安裝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側壁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凸臺(11b...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俊濤,藍晨,葉樹珩,張燦黎,
申請(專利權)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