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傾閥關閉角檢具,在底座(1)的中部垂直固定立柱(2),該立柱(2)的上端與旋轉柱(3)的下端相鉸接,所述旋轉柱(3)的頂端固定有手柄(4),并且在旋轉柱(3)的上部設有定位塊(5);在所述立柱(2)的旁邊設置角度尺(6),該角度尺(6)弧形邊的弧頂朝向底座(1)的上表面,且角度尺(6)上端的中部固定在旋轉柱(3)上;在所述立柱(2)的下部設置檢測銷(7),該檢測銷(7)的尖端指向角度尺(6)上的半圓形通孔(6a),并靠近半圓形通孔(6a)的弧形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準確檢驗防傾閥是否符合國III標準的要求,具有結構簡單、實施容易、操作便捷、精確可靠等特點。(*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檢驗器具,具體地說,特別涉及摩托車防傾閥的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為防治摩托車污染物排放對環境的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兩輪和三輪摩托車 國家第III階段標準,對兩輪或三輪摩托車工況法排氣污染物的排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 這種情況下,為了滿足國III標準,有的廠家在摩托車上增設燃油蒸發系統,以平衡油箱內 外的壓力,并吸收油箱內的油蒸汽入炭罐,防止油蒸汽進入大氣污染環境。防傾閥是摩托車燃油蒸發系統的關鍵部件,連接于油箱與炭罐之間的管路上,當 摩托車傾斜或摔倒的時候,起防止燃油溢出油箱流向炭罐的作用。國III標準規定,防傾閥 從翻轉75°開始關閉。目前,各摩托車生產企業在接收配套廠家配送的防傾閥時,均未對防 傾閥進行檢測,容易造成入廠質量控制不嚴,使一些不合格的產品也能順利安裝到摩托車 上,從而影響燃油蒸發系統的性能,造成返修、退貨等不必要的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防傾閥關閉角檢具,以準確檢驗防 傾閥的關閉角度。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防傾閥關閉角檢具,包括底座、立柱、旋轉柱、手 柄、定位塊、角度尺和檢測銷,在底座的中部垂直固定立柱,該立柱的上端與旋轉柱的下端 相鉸接,所述旋轉柱的頂端固定有手柄,并且在旋轉柱的上部設有定位塊;在所述立柱的旁 邊設置角度尺,該角度尺弧形邊的弧頂朝向底座的上表面,且角度尺上端的中部固定在旋 轉柱上;在所述立柱的下部設置檢測銷,該檢測銷的尖端指向角度尺上的半圓形通孔,并靠 近半圓形通孔的弧形邊。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將防傾閥固定于定位塊上,該防傾閥的一端通過管路接通高 壓氣源,防傾閥的另一端通過管路接入水箱并沒于液面下,防傾閥為打開狀態,水箱中有氣 泡產生;此時用手握住手柄,使手柄、旋轉柱、角度尺及防傾閥繞旋轉柱與立柱之間的鉸接 點轉動,當防傾閥關閉的時候,水箱中的氣泡消失,檢測銷尖端所指的角度尺刻度即為防傾 閥的關閉角度值。由此可見,本技術能直觀、準確地檢驗防傾閥翻轉關閉的角度,不僅 操作簡單、快捷,而且精確度高,有利于防傾閥的入廠質量控制,避免不合格產品安裝到摩 托車上,保證了燃油蒸發系統的性能。所述立柱及旋轉柱的橫截面均為矩形,在旋轉柱的下端開有“ n ”形缺口,所述立 柱的上端位于旋轉柱的“η”形缺口中,并通過徑向穿設的螺栓與旋轉柱相鉸接。以上結構 簡單可靠,易于裝配,旋轉柱只能在垂直于螺栓軸線的面上旋轉,不會在螺栓的軸向上發生 晃動,進一步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為了使角度尺安裝牢靠,不會發生松動或脫落,以保證角度尺和防傾閥轉過角度 的一致性,所述角度尺上端的中部通過螺釘與旋轉柱相固定,所述螺栓位于螺釘的正下方,角度尺、立柱和旋轉柱三者之間通過該螺栓連接。所述定位塊為方形,并與旋轉柱的表面相貼合,兩者之間通過焊接固定。以上結構 一方面牢固可靠,不會發生定位塊松動或脫落;另一方面,定位塊為方形,與防傾閥上自帶 膠套的內孔相配合,在方便防傾閥安裝的同時,能避免防傾閥相對定位塊轉動。為了簡化結構、方便操作,所述手柄的縱向截面為“T”形。有益效果本技術能夠準確檢驗防傾閥是否符合國III標準的要求,具有結 構簡單、實施容易、操作便捷、精確可靠等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本技術檢測時的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由底座1、立柱2、旋轉柱3、手柄4、定位塊5、角度尺 6、檢測銷7、螺栓8、螺釘9和螺母10構成,其中底座1為矩形平板結構,在底座1的中央設 置立柱2,該立柱2的橫截面為矩形,且立柱2與底座1的板面相垂直,立柱2的底端焊接于 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旋轉柱3位于立柱2的正上方,該旋轉柱3的橫截面也為矩形,且旋 轉柱3的橫截面積大于立柱2的橫截面積。在所述旋轉柱3的下端開有貫通其左右端面的 “ Π,,形缺口,立柱2的上端位于旋轉柱3的“ η,,形缺口中,并通過從前往后水平穿設的螺 栓8與旋轉柱3相鉸接,由螺栓8上套裝的螺母10定位。從圖1、圖2中可知,在立柱2的前側設置角度尺6,該角度尺6弧形邊的弧頂朝向 并接近底座1的上表面,且角度尺6上端的中部通過螺釘9與旋轉柱3下部的前端面相固 定。所述螺栓8位于螺釘9的正下方,角度尺6、立柱2和旋轉柱3三者之間通過該螺栓8 連接。在所述立柱2的下部從后往前穿設有檢測銷7,該檢測銷7的尖端伸出立柱2的前端 面,并指向角度尺6上的半圓形通孔6a,且檢測銷7的尖端靠近半圓形通孔6a的弧形邊。從圖1、圖2中還可知,在旋轉柱3左或右端面的上部設有定位塊5,該定位塊5為 方形,并與旋轉柱3對應的表面相貼合,兩者之間通過焊接固定。所述手柄4位于旋轉柱3 的正上方,該手柄4的縱向截面為“T”形,手柄4的底端與旋轉柱3頂面的中央相焊接。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圖3并結合圖1、圖2所示,將防傾閥11 (圖中雙點畫線所示)通過其自帶的膠 套套裝于定位塊5上,該防傾閥11的一端通過管路接通高壓氣源,防傾閥11的另一端通過 管路接入水箱并沒于液面下,防傾閥11為打開狀態,水箱中有氣泡產生;此時用手握住手 柄4,使手柄4、旋轉柱3、角度尺6及防傾閥11繞旋轉柱3與立柱2之間的鉸接螺栓8轉 動,當防傾閥11關閉的時候,水箱中的氣泡消失,檢測銷7尖端所指的角度尺刻度即為防傾 閥的關閉角度值。權利要求一種防傾閥關閉角檢具,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的中部垂直固定立柱(2),該立柱(2)的上端與旋轉柱(3)的下端相鉸接,所述旋轉柱(3)的頂端固定有手柄(4),并且在旋轉柱(3)的上部設有定位塊(5);在所述立柱(2)的旁邊設置角度尺(6),該角度尺(6)弧形邊的弧頂朝向底座(1)的上表面,且角度尺(6)上端的中部固定在旋轉柱(3)上;在所述立柱(2)的下部設置檢測銷(7),該檢測銷(7)的尖端指向角度尺(6)上的半圓形通孔(6a),并靠近半圓形通孔(6a)的弧形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傾閥關閉角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及旋轉柱(3) 的橫截面均為矩形,在旋轉柱(3)的下端開有“H”形缺口,所述立柱(2)的上端位于旋轉 柱⑶的“H”形缺口中,并通過徑向穿設的螺栓⑶與旋轉柱(3)相鉸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傾閥關閉角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尺(6)上端的中 部通過螺釘(9)與旋轉柱(3)相固定,所述螺栓(8)位于螺釘(9)的正下方,角度尺(6)、立 柱(2)和旋轉柱(3)三者之間通過該螺栓(8)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傾閥關閉角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塊(5)為方 形,并與旋轉柱(3)的表面相貼合,兩者之間通過焊接固定。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傾閥關閉角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的縱向截面 為“Τ”形。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防傾閥關閉角檢具,在底座(1)的中部垂直固定立柱(2),該立柱(2)的上端與旋轉柱(3)的下端相鉸接,所述旋轉柱(3)的頂端固定有手柄(4),并且在旋轉柱(3)的上部設有定位塊(5);在所述立柱(2)的旁邊設置角度尺(6),該角度尺(6)弧形邊的弧頂朝向底座(1)的上表面,且角度尺(6)上端的中部固定在旋轉柱(3)上;在所述立柱(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傾閥關閉角檢具,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的中部垂直固定立柱(2),該立柱(2)的上端與旋轉柱(3)的下端相鉸接,所述旋轉柱(3)的頂端固定有手柄(4),并且在旋轉柱(3)的上部設有定位塊(5);在所述立柱(2)的旁邊設置角度尺(6),該角度尺(6)弧形邊的弧頂朝向底座(1)的上表面,且角度尺(6)上端的中部固定在旋轉柱(3)上;在所述立柱(2)的下部設置檢測銷(7),該檢測銷(7)的尖端指向角度尺(6)上的半圓形通孔(6a),并靠近半圓形通孔(6a)的弧形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強,劉遠剛,吳宗美,
申請(專利權)人: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5[中國|重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