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緩沖包裝墊材為板狀,該緩沖包裝墊材包括框體、可翻轉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一輔助支撐部,該框體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框邊、第三框邊、第二框邊和第四框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包裝墊材一體成型,該第一主支撐部設置于第一框邊和第二框邊之間,該第一輔助支撐部設置于第一主支撐部和第四框邊之間,該第一主支撐部上靠近第四框邊的棱邊與第一框邊和第二框邊連接,該第一輔助支撐部上靠近第二框邊的棱邊與第四框邊連接,該第一主支撐部上開設有固定孔,該第一輔助支撐部在翻轉后插設于翻轉后的第一主支撐部的固定孔內。因為上述的緩沖包裝墊材在未翻轉時,為板狀,因此,可減少占用的空間,便于運輸或者搬運。(*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包裝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緩沖包裝墊材。
技術介紹
現有的緩沖包裝墊材通常為保麗龍。該保麗龍用以在物品裝箱前作為防震或者緩沖的墊 材,以避免在物品的運送過程中遭受碰撞而損壞。然而,因保麗龍通常為一體成型,其形狀與產品的形狀相對應,且不可以折疊,因此, 在包裝物品之前該保麗龍占用的空間較大,從而不利于搬運或者運輸。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便于可便于運輸或者搬運的緩沖包裝墊材。一種緩沖包裝墊材為板狀,該緩沖包裝墊材包括框體、可翻轉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一輔助 支撐部,該框體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框邊、第三框邊、第二框邊和第四框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緩沖包裝墊材一體成型,該第一主支撐部設置于第一框邊和第二框邊之間,該第一輔 助支撐部設置于第一主支撐部和第四框邊之間,該第一主支撐部上靠近第四框邊的棱邊與第 一框邊和第二框邊連接,該第一輔助支撐部上靠近第二框邊的棱邊與第四框邊連接,該第一 主支撐部上開設有固定孔,該第一輔助支撐部在翻轉后插設于翻轉后的第一主支撐部的固定 孔內。因為上述的緩沖包裝墊材在未翻轉時,為板狀,因此,可減少占用的空間,便于運輸或 者搬運。附圖說明圖l為一較佳實施方式包裝墊材未折疊時的俯視圖。圖2為圖1中包裝墊材的II-II向的剖視圖。圖3為圖1中包裝墊材的III-III向的剖視圖。圖4為圖1中包裝墊材的IV-IV向的剖視圖。圖5為圖1中包裝墊材折疊后的立體圖。圖6為圖5中包裝墊材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為一較佳實施方式可折疊式包裝墊材100在未折疊狀態時的立體圖。包裝墊材100大致為板狀,其為一體成型元件。包裝墊材100包括框體10、與框體10連接的主支撐部 20和輔助支撐部30。包裝墊材100具有上表面41和與上表面41相背的下表面42 (參見圖2)。框體10大致為矩形狀,其包括第一框邊ll、與第一框邊11相對的第二框邊12、連接第一 框邊11和第二框邊12的第三框邊13和第四框邊14、以及由第一框邊ll、第三框邊13、第二框 邊12和第四框邊14圍成的開口15。其中,第一框邊ll、第三框邊13、第二框邊12和第四框邊 14順次首尾連接。主支撐部20的數目為三個,即第一主支撐部21、第二主支撐部22和第三主支撐部23。第 一主支撐部21、第二主支撐部22和第三主支撐部23并列設置于開口15內,并與第三框邊13和 第四框邊14平行,且均與第一框邊11和第二框邊12連接。第三主支撐部23位于第一主支撐部 21和第二主支撐部22之間。第一主支撐部21和第二主支撐部22上均開設有貫穿于上表面41和下表面42的第一固定孔 211和第二固定孔221。第一固定孔211和第二固定孔221用于固定輔助支撐部30。請同時參閱圖2,第一主支撐部21與第四框邊14相鄰設置,其包括靠近第四框邊14的棱 邊212。棱邊212上靠近上表面41的邊緣213與框體10的第一框邊11和第二框邊12相連接,且 第一主支撐部21上僅其棱邊212與框體10相連接,使得第一主支撐部21可繞著邊緣213相對于 框體10向上表面41一側翻轉。第二主支撐部22與第三框邊13相鄰設置,其包括靠近第三框邊 13的棱邊222。棱邊222上靠近上表面的邊緣223與框體10的第一框邊11和第二框邊12相連, 且第二主支撐部22上僅其棱邊222與框體10相連接,使得第二主支撐部22可繞著邊緣223相對 于框體10向上表面41一側翻轉。第三主支撐部23包括靠近第三框邊13的棱邊232。棱邊232上 靠近上表面的邊緣233與框體10的第一框邊11和第二框邊12相連,且第三主支撐部23上僅其 棱邊232與框體10相連接,使得第三主支撐部23可繞著邊緣233相對于框體10向上表面41一側 翻轉。輔助支撐部30的數目為兩個,g卩,第一輔助支撐部31和第二輔助支撐部32。第一輔助支 撐部31和第二輔助支撐部32大致為L型。第一輔助支撐部31和第二輔助支撐部32分別設置于 第四框邊14和第三框邊13的中部,且位于第四框邊14和第一主支撐部21、第三框邊13和第二 主支撐部22之間。第一輔助支撐部31和第二輔助支撐部32分別包括固定端311、 321和與固定 端311、 321相連接的支撐端312、 322。請參閱圖3和圖4,固定端311、 321包括靠近第二框邊12的棱邊313、 323。棱邊313上靠 近上表面41的邊緣314與框體10的第四框邊14連接,以使得第一輔助支撐部31可相對于框體 10向上表面41一側翻轉。棱邊323上靠近上表面41的邊緣324與框體10的第三框邊14連接,以使得第二輔助支撐部32可相對于框體10向上表面41一側翻轉。支撐端312、 322用以在第一主支撐部21、第二主支撐部22、第一輔助支撐部31和第二輔 助支撐部32翻轉后分別插設于固定孔211和221內,以使得第一主支撐部21、第二主支撐部 22和第一輔助支撐部31、第二輔助支撐部32相互卡掣。因為上述包裝墊材100在未翻折時為板狀,因此,可減少占用的空間,便于搬運或者運輸。請同時參閱圖5和圖6,當需要使用上述包裝墊材100進行包括產品50時首先,翻轉第 一主支撐部21、第二主支撐部22和第三主支撐部23, g卩,將第一主支撐部21繞著邊緣213相 對于框體10向上表面41一側翻轉90度,將第二主支撐部22繞著邊緣223相對于框體10向上表 面41一側翻轉90度,將第三主支撐部23繞著邊緣233相對于框體10向上表面41一側翻轉90度 ;然后,再翻轉第一輔助支撐部31和第二輔助支撐部32, g卩,將第一輔助支撐部31相對于框 體10向上表面41一側翻轉90度,將第二輔助支撐部32相對于框體10向上表面41一側翻轉90度 ,此時,支撐端312、 322與固定孔211和221相對應,最后,將支撐端312、 322分別卡掣于固 定孔211和221,此時,使用者可將產品50放置于第一主支撐部21、第二主支撐部22和第三主 支撐部23之上,并擋設于框體10內。上述包裝墊材100的框體10可減緩前后左右方向上對產品50的沖擊,而第一主支撐部21 、第二主支撐部22和第三主支撐部23可減緩底面方向上對產品50的沖擊,因此,上述包裝墊 材100不僅可以保護產品50,還便于搬運或者運輸。在本實施方式中,主支撐部20的數目為三個,輔助支撐部30的數目為兩個,在其他實施 方式,主支撐部20的數目可設置為一個、兩個、四個或者更多,輔助支撐部30的數目也可以 根據需要設置為一個、三個、四個或者更多,其均可達到便于搬運或者運輸的目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緩沖包裝墊材,包括框體、可翻轉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一輔助支撐部,該框體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框邊、第三框邊、第二框邊和第四框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包裝墊材一體成型,該第一主支撐部設置于第一框邊和第二框邊之間,該第一輔助支撐部設置于第一主支撐部和第四框邊之間,該第一主支撐部上靠近第四框邊的棱邊與第一框邊和第二框邊連接,該第一輔助支撐部上靠近第二框邊的棱邊與第四框邊連接,該第一主支撐部上開設有固定孔,該第一輔助支撐部在翻轉后插設于翻轉后的第一主支撐部的固定孔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緩沖包裝墊材,包括框體、可翻轉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一輔助支撐部,該框體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框邊、第三框邊、第二框邊和第四框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包裝墊材一體成型,該第一主支撐部設置于第一框邊和第二框邊之間,該第一輔助支撐部設置于第一主支撐部和第四框邊之間,該第一主支撐部上靠近第四框邊的棱邊與第一框邊和第二框邊連接,該第一輔助支撐部上靠近第二框邊的棱邊與第四框邊連接,該第一主支撐部上開設有固定孔,該第一輔助支撐部在翻轉后插設于翻轉后的第一主支撐部的固定孔內。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緩沖包裝墊材,其特征在于該框體具有上 表面和下表面,該第一主支撐部和該第一輔助支撐部的棱邊上靠近該上表面的邊緣與框體連 接。3.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緩沖包裝墊材,其特征在于該緩沖包裝墊 材還包括第二主支撐部和第二輔助支撐部,該第二主支撐部設置于第一框邊和第二框邊之間 ,該第二輔助支撐部設置于第二主支撐部和第三框邊之間,該第二主支撐部上靠近第三框邊 的棱邊與第一框邊和第二框邊連接,該第一輔助支撐部上靠近第二框邊的棱邊與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棋,
申請(專利權)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4[中國|深圳]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